第五百二十章 轰炸机(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2)页大意哦.......  

小牛球员各自懊恼。  

秦飞的这记突破速度真的太快了,眨眼间就杀到了禁区,然后完美地展示了他的运动能力,在众人的头上完成暴扣。  

甚至都来不及犯规。  

“兼具投射和突破的超级得分手,必须要从一开始就加以遏制,一旦被秦飞找到了比赛的感觉,将会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转播时,达拉斯电视台的主持人有明显的偏向。  

不过这也属于正常,就像旧金山的电视台在转播勇士比赛时,也会偏向于勇士一样。  

地域性竞争本来也是属于竞技体育的一种魅力所在。  

只要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解说和嘉宾稍有偏向也是正常。  

但如果是全国性乃至全世界性质的解说,面向的群体不一样时,那就要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小牛队的球员成熟了不少。  

不至于被秦飞这一记终结灌篮而搞得士气全无。  

进攻时,纳什持球推进。  

纳什的运球太好了,手指手腕灵活,篮球在他的左右跳动,他举起另外的一只手臂做指挥,从容不迫。  

这个时期的纳什,已经是比较巅峰的状态了。  

只不过在小牛队里,他还没有全部球权。  

这一年,纳什已经是28岁了。  

小牛还是走高位挡拆的战术,纳什比起前两年,球权上已经有了充足的进步。  

他把球传给了高位的诺维斯基。  

小奥尼尔贴上来,不给诺维斯基轻松投篮的机会。  

金发飘飘的诺维斯基高举篮球,在小奥尼尔贴上的一瞬间,忽然一个灵巧的转身。  

七尺长人做出了这样的进攻动作,很让人吃惊。  

关键是这个以投篮出名的大个子,所有人似乎都低估了他其他的进攻技术。  

小奥尼尔赶紧后撤,却还是被卡了半个身位。  

此时诺维斯基持球冲击到底线附近,然后双腿微微一屈,整个人飘然而出,翻身跳投,真的就像是一个后卫。  

中锋熟练掌握后卫技术和后卫熟练掌握中锋技术的球员,都有绝对的错位感。  

小奥尼尔长臂干扰。  

诺维斯基投出了高弧度的一球。  

他的投篮弧度真的很高,篮球仿佛是直上直下一样。  

充足的时间也然禁区内的卡位变得更加激烈。  

篮球“唰”地一声,精准洞穿了篮网。  

两分命中。  

小牛队开局的状态极佳。  

“历史级别的投篮手感。”  

“小牛队拥有两个历史级别的投手,史蒂夫纳什和德克诺维斯基。”  

三驾马车里,芬利也算是投手,但是和这两个家伙相比,投射方面还是略有欠缺。  

但芬利的优势是他的进攻更加全面,能够在场上补充进攻手段,使得小牛队的进攻层次更加丰富。  

开场之后,两队球员各显神通。  

整体来看,小牛队的投篮手感要比勇士队更好一些,所以开场的时候,小牛队就占据了领先优势,首节即将过半时,小牛11比7领先勇士4分。  

秦飞在此期间也投丢了一个球。  

卡莱尔叫暂停,调整一下球队状态。  

“小牛队的联防搞得不错呀!”  

勇士教练组的助教们很吃惊,小牛队的联防要比他们想象中执行地更到位。  

这个球队仿佛一早就知道联盟会实行联防一样,迅速地将联防运用到了比赛当中,帮助球队的防守体系建立更加完善。  

“换投手吧.......”  

助教们给了卡莱尔建议。  

勇士队需要加强进攻,而破联防的好办法就是多布置几个投手,一旦开始进三分的话,对方的联防体系不攻自破。  

卡莱尔点了点头,之前阿泰斯特没有投进三分,也是小牛队如今肆无忌惮联防的原因所在。  

他大手一挥,把詹姆斯波西换上了球场。  

波西的三分比阿泰要好一些,尤其是定点三分能力比较强。  

暂停结束,双方重回场上。  

秦飞持球过半场,比卢普斯绕出来接球。  

勇士换了一种进攻方式,球迷们没怎么看出其中的奥秘。  

秦飞则是从中路借掩护往篮下空切,中路为他做挡拆掩护的是大本。  

大本体格强壮,挡人质量也很好。  

关键是挡住了芬利后,小牛队只能是拉弗伦茨去追秦飞。  

这哪里追得上脚上跟装了风火轮一样的秦飞呀!  

眨眼间秦飞就又绕出来接到了球。  

然后秦飞直接运球突破,顺步往篮下冲击,小牛队夹击到位,秦飞行进间把球传给了底角的詹姆斯波西。  

波西大空位投篮,扬手三分。  

命中!  

一记很简单的三分投篮,激起千层浪。  

小牛队的教练组相互交谈,议论纷纷。  

主教练老尼尔森皱起眉头,察觉到勇士队以攻为守的理念。  

关键是,詹姆斯波西的防守也不弱啊他倒是有点吃惊这两年勇士的好运了,就好像开了挂一样,每一次的选秀、交易都非常成功,完美地补强了球队当中的每一个环节。  

11比10,小牛领先1分。  

小牛进攻,纳什持球打挡拆,诺维斯基挡拆外弹,纳什没有传给诺维斯基,而是选择了自己突破。  

没有完全甩开比卢普斯的防守。  

也同样是行进间的传球。  

给到了中路的拉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