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不用试探(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球扣向了中路

紧接着荣光启动追球,瞬间就将重心还没调整过来的莱昂纳多晃开了。

谭松旺在下地包抄帮荣光吸引了巴西球员的注意力之后,并没有就这么停下来,他的任务还没完成了。

荣光往中路去,他也跟着一拐弯,往禁区里面插曲。

和荣光平行跑位。

做出了要在禁区里面接应荣光的意思。

这可不是谭松旺一时兴起做的举动,而是中国青年队在训练中演练过的一种边路进攻套路。

如果防守球员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荣光的身上,那么谭松旺就会处于无人防守的状态,荣光可以把足球传出去,让谭松旺在几乎无人盯防的情况下接球,到那时,不管是他直接射门,还是再传中,都很轻松了。

如果巴西和中国队的这场比赛是本届事情赛中,中国队打的第一场比赛的话,那么巴西的后卫们肯定会一窝蜂跑去防守荣光。

但是现在这已经是第五场了,所以巴西的后卫们并没有这么白痴的跑去包围荣光,而让谭松旺处于无人盯防的地步。

经过之前的四场比赛,大家都知道了这支中国青年队不仅仅有荣光,他们自身也很出色,具备了和世界强队扳扳手腕的能力。

所以巴西的后卫线看到荣光横着盘带,却没有敢上去逼抢,一边盯着荣光,一边还要盯着谭松旺,就更不要说其他的中国队球员了,程涛高林他们都是在本届事情赛中有出色表现的

所以对荣光的防守,只能够寄希望于中场的队友跑回来协助。

荣光才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呢。

他刚刚带球杀向中路,就突然抡起了右脚

右脚外脚背抽中了足球

抽射

来了荣光的右脚外脚背弧线射门

当巴西的后卫们看到荣光抡脚射门,才反应过来他们又犯了个错误在这个位置,荣光可不是只会传球的啊

他的射门可能比他的传球更有威胁

足球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在空中划出一条明显的弧线。

绕过了冲上来的巴西后卫,也绕过了巴西门将雷南的十指关,然后几乎是擦着远端门柱飞进了球门

球进啦进啦

黄健强振臂高呼。

漂亮漂亮太漂亮了

在中国,无数电视机前守候的球迷们都一跃而起。

比赛才开始了三分钟中国队就进球了

本来大家都以为是一次试探性进攻的,哪知道荣光压根儿没有试探,直接就进球了

这样的开局,赛前谁能想到

对这支球队再有信心的人也他妈想不到啊

进球的荣光并没有狂奔庆祝,而是指着帮他牵扯了巴西后卫防守注意力的谭松旺,示意他上来庆祝进球。

谭松旺开心的扑了过来。

程涛和高林,以及其他的中青队球员们也都欢呼着奔上来,将荣光紧紧抱住

这个才来到球队十五天,就戴上了队长袖标的男人,让他们无比佩服

就算是因此被剥夺了袖标的程涛也没有一点怨言。

人家确实比自己更有资格做队长

穿着红色中国队球衣的球员们就这么在巴西的禁区前沿抱作一团。

漂亮冯明建看到荣光进这个球,也忍不住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在训练中他看到荣光打进这样的球,在那些比赛录像中,他也见识过荣光的这种射门。

不过这一次,是在比赛场边,亲眼目睹,足球以那么夸张的弧线飞进球门他才发现,带给他的震撼比任何一次都还要强烈

这小子真强啊

现在他也不得不想,如果去年我们的国家队召入了荣光那亚洲杯会打成什么样子呢

会捧得冠军吗那么现在,荣光就应该参加联合会杯,而不是世青赛了吧

不,不对

冯明建又摇了摇头,就算那支国家队有荣光,恐怕也未必能够实现冠军零的突破。

因为那支国家队里的球员们,可不像青年队这些孩子如此单纯,很轻易就佩服上一个人。那些人,各个都是老油条的,指望他们把荣光作为核心

恐怕难啊

而且荣光以来,就肯定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那些人会心甘情愿交出自己的位置

冯明建一想到这些事情,就觉得头痛。

随后他警醒了过来我想这些过去的事情做什么呢

重要的是,现在中国青年队正在创造历史

而我是这个历史的亲历者

这就够了

克劳琛和他中方教练也抱在了一起。

大赛前传言中方教练和克劳琛关系不和,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已经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胜利,可以掩盖很多东西。

以胜利的名义,可以号召大家团结。

这就是胜利的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胜利。

看到这一幕,你就会不由自主对这支球队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巴西的主教练韦贝尔在荣光进球的时候,双手抱头,显得非常懊恼。

开场才四分钟不到,就丢了个球,这对于巴西来说绝对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真他妈见鬼

那个荣光现在韦贝尔真希望当初荣光是一个巴西人

他在巴西踢球出道,他在巴西接受的足球培训,他在巴西成名走向欧洲他和巴西有那么多的渊源,为什么他偏偏就不是一个巴西人,而是个中国人

瑞科坐在替补席上,在荣光进球的时候,在他身边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叹息声。

他如果不是因为紧咬牙关,只怕他也会跟着发出叹气声。

开场才三分钟就丢球接下来漫长的比赛怎么打

大家本来就有些畏惧荣光,现在更是让荣光进了球我们还能够保持多久的信心

大家还敢去想击败荣光吗

他是那么的厉害

完全超出了我们的层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