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延寿丹(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记录?  

如果是假的,大夏皇帝是如何延寿的,那些小国皇帝,也没有放弃权力的必要…  

不仅是他,大陆诸国强者,都在质疑同一件事情。  

这段时间,延寿丹之事传的沸沸扬扬,为此甚至闹出了不少人命,但却没有人见过,越来越多的强者,对此产生了怀疑。  

甚至有传言说,这件事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是有纵横家借此搅动大陆局势,迫使诸国皇室不得已让位,通过改变诸国形势,突破自身修为瓶颈。  

就在此种说法越传越真时。  

魏国,皇宫。  

御花园内,身穿龙袍的身影,背对着一位中年模样的男子,问道:“怎么这么久才回来?”  

中年男子道:“本来是去追杀夏国的一名官员,那人在赵国坏我国大计,若不能招揽,断不可留,但途中被一件事情耽搁了。”  

那身影欣赏着园中的一株花朵,问道:“哦,何事?”  

中年男子缓缓道:“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神秘人,他送了我一件东西,让我交给陛下。”  

那身影面露疑色,问道:“什么东西?”  

中年男子道:“延寿丹。”  

身穿龙袍的身影猛然抬头,露出一张苍老的面庞,浑浊的眼睛中,射出两道锐利的光芒:“什么,延寿丹是真的!”  

中年男子从袖中取出一个瓷瓶,递给皇袍老者,说道:“我辨别不出真假,陛下看看吧。”  

老者迫不及待的伸手接过瓷瓶,从中倒出一枚血红色的丹药。  

他将这枚丹药放在手心,认真端详。  

这枚丹药看似普通,但其上的确有一种奇异的力量。  

老者正要将其送入口中,中年男子道:“此丹来历存疑,陛下三思…”  

老者摆了摆手,说道:“无妨。”  

以他的修为,这世上没有什么毒药能对他造成伤害。  

丹药入口即化,那道力量也融入了他的身体之内。  

下一刻,中年男子的目光猛然一凝。  

就在丹药入口之后,对面老者近乎全白的头发,以一种极快的速度,迅速转黑。  

与此同时,他脸上的皱纹,也在飞快的消失。  

转瞬之间,他就从一位苍颜老人,变成了中年模样。  

魏皇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目光精芒大放,虽然这种变化,更多的只是外在的表现,但他能感受到,他的寿元确实增长了一些。  

延寿丹是真的!  

他立刻看向那中年男子,问道:“那人除了给你丹药,还说什么了?”  

中年男子恢复了一下心绪,缓缓道:“他说,如果能给他足够的皇族精血,他就能炼制出更多的延寿丹,但他会取其中的一半作为报酬…”  

魏皇微微眯起眼睛。  

取一半作为报酬,虽然有些贪心,但对方有贪心的资格。  

大陆之上,已知能炼制这种丹药的,目前只有他一人。  

他若是不要报酬,自己反而要怀疑他的动机。  

魏皇望着远处,目光闪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临近年底,大陆诸国,却并不太平。  

先是小国皇室接连被灭,各国皇族为求自保,只能放权保命。  

本以为随着小国无人称帝,这件事情,也会逐渐平息,却没想到,那些人竟然真的敢将主意打到大国皇族的身上。  

楚国,魏国,赵国,齐国…,这四大王朝,也开始有皇族因为各种意外死亡。  

这使得说延寿丹是谣言的谣言不攻自破。  

倘若那种丹药不存在,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铤而走险?  

这一次,轮到大国皇族人心惶惶了。  

那些远离国都的皇族,第一时间搬到了都城寻求庇护。  

相较于另外几国,大夏长安,却显得格外宁静。  

权贵们本来就是因为逃命才离开长安的,当然不可能再搬回来,有人甚至发现,搬迁到地方的一些权贵,刚刚建造好的华丽宅邸,一夜之间,人去宅空。  

曾经令他们自傲的身份,如今却成为了勾魂索命的屠刀,恐怕唯有抛弃一切,寻找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隐姓埋名,才有苟活下去的可能。  

长安。  

云梦书院。  

“先生好!”  

“见过先生!”  

李诺从云梦书院走出来,不时有学子对他躬身行礼。  

结束了辅导班之后,他并没有闲着,有空的时候,会来各大书院视察视察,讲讲课之类的。  

不久之前,他又给自己任命了一个官职。  

国子监司业。  

如今他在朝中的境遇,和去年已经大有不同。  

基本上,三品以下,他想当什么官,都可以在委任状上自己填,上午申请,下午就能上任。  

国子监不同于刑部和中书省,手中的权力不大,只管监学训导,包括四大书院在内,大夏的所有书院,都归国子监管理。  

李诺作为司业,国子监二把手,经常来各书院视察他们的教学情况,有没有认真的为大夏培养人才,有没有校园霸凌,辱没师德师风的事情出现,顺便上几堂公开课,勉励勉励学子们,也是很正常的…  

出了书院,李诺顺路去玉音阁接凤凰一起回家。  

自从凤凰接手了李家的财政大权之后,陆续做了很多事情。  

李家原本的生意,只有李诺最早开的一家书坊,凤凰接手之后,不仅扩大了原先的书坊,还陆续开了几家分店,售卖他以前的诗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