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同时临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理寺。  

左相看着李玄靖,目光极度复杂,有痛恨,有可惜,也有不解。  

眼前之人,曾经是他最得意,也是最寄予厚望的弟子。  

那个时候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六科状元,亘古烁今。  

作为新科进士之首,振臂一挥,万人响应。  

那个时候,左相以为,未来的朝堂,会是他的。  

诚然,现在的朝堂,的确是他的。  

天子近臣,一手遮天。  

免死金牌想要就要,尚方宝剑说讨就讨,权贵视百姓为草芥,他视权贵为土狗。  

陛下对他的信任,让所有人至今不解。  

结果一如左相自己当年所预测,二十年过去,他已然成为大夏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存在。  

这是左相想要的结果,但不是他想要的过程。  

二十年前,在一众儒家弟子舍生取义,为了大义而牺牲时,他选择了背信弃义。  

出卖同门,苟且偷生。  

一身浩然正气,也彻底消失。  

这些天,每每看到李诺时,他就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人的影子。  

一个奸佞,如何能教出这样的儿子?  

这让他的心中,升起了一丝希望。  

当年他们的变法,已经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而且完成的更加彻底。  

彼时他们只是想限制权贵的权力,如今,大夏权贵,已经近乎消失。  

万一,他只是忍辱负重,用另一种方式,达成二十年前不曾达成的事情?  

确定此事的方式很简单。  

只要他初心不变,浩然真气便不会消失。  

但结果无疑令左相失望。  

他的体内,没有丝毫浩然之气存在。  

除非他有着儒家半圣以上的修为,否则,不可能瞒过自己刚才的探查。  

左相目光灼灼的看着李玄靖,沉声问道:“告诉老夫,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李玄靖淡淡道:“左相的话,本官听不懂。”  

左相径直问道:“双王之乱后,你借机杀了如此多的权贵,血洗王家在朝官员,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玄靖沉默片刻,开口道:“当然是为了报复,若不是他们,婉儿不会死,本官也不会沦落到如今人人唾骂的地步,他们不死,本官意难平。”  

虽然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但左相还是希望从他口中听到不一样的回答。  

哪怕他只有那么一点,一点点是为了百姓,为了死去的那些同窗…  

左相没有再开口,转身径直离去。  

快要走出衙房时,他脚步再次一顿,并未回头,再次问道:“这几个月,权贵们遇刺的案子,是不是你做的?”  

这些天,他逐渐明白了一件事情。  

如果不能改变那些人,那就毁灭他们。  

整个长安,有能力悄无声息的杀死那些权贵,而不留下任何痕迹的,没有几人。  

掌管大理寺和明镜司的他,无疑是其中之一。  

李玄靖摇了摇头,说到:“不是。”  

失望之下,左相没有再说一句,沉默离开。  

须臾之后,衙房内空间一阵波动,一道身影浮现而出。  

青年站在李玄靖身旁,望着左相离开的方向,问到:“左相找你何事?”  

李玄靖道:“他问了权贵们遇刺的案子。”  

青年目光微动,但并未说什么,随手拿起桌上的书册,淡淡道:“你们李家的人,在医道上,倒是都颇具天赋…”  

片刻后,青年再次问道:“朕还有多久?”  

李玄靖道:“三年。”  

青年眉头蹙起,问道:“这么少?”  

李玄靖道:“陛下身负大夏国运,花甲之后,每日损耗常人数倍寿元,即便是以皇族血脉补充,也维持不了多久。”  

青年沉声道:“大夏皇族,已经要被你我杀光了,难道要朕去杀朕的儿子吗?”  

李玄靖看着窗外,说道:“陛下忘了,大陆之上,可不是只有李氏皇族。”  

青年沉默许久,缓缓道:“莫非朕想要永生,只能杀光他们,一统天下?”  

李玄靖收回视线,说道:“古今多少强者,求长生而不得,陛下想要与天同寿,唯有做那天下共主…”  

青年没有再开口,沉默许久后,轻轻挥了挥衣袖,整个人消失在原地。  

衙房的长桌之上,留下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琉璃瓶。  

瓶中的液体,呈现出血一般的殷红。  

宁心园。  

转眼之间,回长安已经有近两个月了。  

佳人和安宁的预产期就在近几日,两名接生经验丰富的女医每天十二个时辰的守在她们身边。  

这两个月,在太医院的协助下,李诺已经完成了大夏医疗的基本改革。  

妇产接生一科,是医疗改革的重点。  

过去的一个月内,长安已经有许多孕妇,通过剖腹的方式,成功的生下了孩子,母子平安。  

虽然这个世界的医家们拥有特殊的力量,但生产对女子来说,依旧要走一道鬼门关。  

岳母大人当年生佳人和伊人的时候,即便是有名医在场,也经历了许多痛苦,险些出事。  

慕儿和凝儿的母亲,体质不如岳母大人,生产之时,更是险些丧命。  

如今,佳人和安宁,已经不用受这份苦了。  

她们只需睡一觉,睡醒之后,连任何伤口都不会留下。  

湖心小亭中,李府的两位夫人、两位准夫人正在玩叶子戏。  

这是一种纸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