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应验的预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左相愣在原地,久久没有开口。  

绕了一圈,又绕回来了。  

本以为,那人是他国的间谍,想要通过梁国,挑动大夏和魏国的战争,好从中取利。  

但查到最后,那位纵横家,竟然是大夏人士。  

怎么可能是大夏?  

他隐隐察觉到,似乎有一张巨大的网,笼罩在朝堂上空。  

左相沉声道:“继续查,老夫要他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信息!”  

确定了那人的籍贯是大夏,再查起来,就简单的多了。  

他在梁国使团的几位好友,为大理寺提供了重要线索,东方博是在大夏科举失败之后,才去梁国的。  

相比于大夏,小国科举的竞争要小很多。  

大夏的落榜学子,到了那些小国,甚至有中状元的可能。  

部分大夏的学子,如果觉得无法在大夏入仕,也可能退而求其次,想办法获取这些小国的身份,在他们的国家当官。  

当年的科举,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如果是当年的进士还好,所有的进士履历,都能从吏部查到。  

但此人是落榜考生,想要查到他的信息,需要多费许多功夫。  

今天定然是没有什么结果了,左相看向大理寺少卿,说道:“查出结果之后,第一时间来中书省汇报。”  

大理寺少卿点头称是。  

片刻后,左相走出公堂,离开大理寺。  

与此同时,另外两道身影,从大理寺外走进来。  

左相脚步一顿,迎面走来的两道身影,也停在了原地。  

淳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一双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尴尬道:“额…,左相,您怎么在这?”  

面对第五境的大儒,就算是他,也得保持足够的恭敬与客气。  

左相对他拱了拱手,说道:“见过殿下。”  

他虽然在和淳王说话,目光望向的,却是淳王身边的李玄靖。  

送左相离开的大理寺官员,也都站在原地,大气也不敢出。  

左相和寺卿大人的恩怨,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他们曾经是情同父子的师徒。  

也是势不两立的仇人。  

左相的许多弟子,都在那次的事件中牺牲,而举报他们的,就是寺卿大人。  

那以后,师徒二人就反目成仇。  

一息。  

二息。  

三息。  

三息之后,左相的目光从李玄靖身上移开,走出大理寺。  

李玄靖同样一句话都没有说,径直走回衙房。  

大理寺众人松了口气,片刻之后,大理寺少卿走进衙房。  

李玄靖在翻看卷宗,淳王在角落里自己和自己下棋,他先对淳王行了一礼,然后走到桌案前,将刚才的事情,详细的说给李玄靖听。  

“第四境的纵横家,浩然之气,籍贯大夏…”李玄靖的手指轻轻敲击了几下桌面,说道:“知道了。”  

大理寺少卿也没有多言,躬了躬身,说道:“下官告退。”  

他离开之后,淳王好奇的问道:“这种人,怎么可能修出浩然之气?”  

说到浩然之气,他想到的,是左相这样的大儒、书院里读书读傻了的学生、御史台那些什么话都敢说的御史,而不是一个杀人凶手。  

李玄靖轻声说道:“能否修出浩然之气,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想做什么,如果他是为了他心中的大义,而不是出于私心,哪怕是杀人放火,心中的浩然之气也不会消失。”  

淳王感慨道:“这也太可怕了,如果他想做的是错的,岂不是地位越高,危害越大,像左右二相那样的人,振臂一呼,恐怕大半个天下都会响应,如果他们造反…”  

李玄靖道:“就算是他们造反,也不是为了自己造反…”  

此刻,中书省内。  

左相的脸上,也露出了担忧之色。  

一个第四境的纵横家不可怕。  

一个第三境的儒家也不可怕。  

一个第三境的儒家,同时也是第四境的纵横家,对一个国家的危害性,可不是简单的叠加。  

他自己就是儒家,也了解儒家。  

儒家弟子,一旦认准了心中的大义,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以大义之名,拖着整个国家,坠入无底深渊…  

李府。  

整个下午,李诺都是陪慕儿和凝儿度过的。  

自从不住在宋府,就不常能见到她们了。  

虽然佳人和伊人偶尔会将她们带过来,但她们也不可能在李府长住,或许是在娘子身上的教育失败了,对于慕儿和凝儿,宋家倒是抓的很紧。  

学完了算学,宋家又请了先生,教她们文学,音律,绘画,显然是要将她们向更全面的方向培养。  

一整个下午,慕儿和凝儿都在向他吐槽,她们每天要上各种课程,还要练功,连找他玩的时间都没有了。  

似乎是长了一岁的原因,她们两姐妹的关系,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针锋相对了,终于有了一点亲姐妹的样子。  

反倒是佳人和伊人,姐妹之间的关系,还不如两个七岁的孩子。  

伊人虽然不像一开始那样,对她处处针对,但两人也没有多么亲密,伊人更喜欢和凤凰在一起,佳人和安宁的关系,则要更亲近一些。  

唯独凤凰,她和所有人的关系都不错,如果没有了她,李诺都想不到伊人平日里怎么和她们相处。  

第二天,李诺再次来到鸿胪寺。  

虽说昨天放了一天假,但却和没放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