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成王败寇(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几位内宫女官,平时需要贴身服侍太子和内宫妃子,几乎每日都能接触到太子。  

被明镜司暗中抓走的前内宫掌园谢小玉透露,东宫詹事府少詹事林甫之要求她,将一种药粉涂抹在内宫各妃子房间的插花之上。  

她是内宫掌园,掌管内宫园苑,其中一项职责,就是每日摘取最新鲜的花朵,做成插花,放在内宫妃子的房间之内。  

这种药粉是无毒的,且无色无味,正常人接触,并不会有太明显的反应。  

但太子本身患有肺疾,经常接触这种药粉,会诱使病情不断恶化,就连御医都查不出结果。  

更何况,当时太子府的御医,也被他们以某种手段收买。  

顾文翰,吴宗广,还有另外几名内宫女官虽然死了,没办法查证,但不难猜测,他们做的,是和谢小玉一样的事情。  

这些人与太子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做到这一切。  

通过这种方法谋害太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正因如此,所有人都不曾有疑,以为太子是死于肺疾。  

事实上,太子真的是死于肺疾。  

但若是没有他们,太子的肺疾,可能并不会危及性命。  

京兆尹林甫之参与了此事,汉王和他站在同一条船上,也不会是无辜的。  

至于幽王,其实李诺只是猜测,并没有直接的证据。  

通过那几个被圈出的名字,礼部掌固赵河一定是发现了此事,想要找幽王告密,但却因此而丧命。  

所以李诺敢断言,当年之事,一定有幽王的份。  

李诺不知道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身为东宫少詹事的林甫之,为什么要背叛太子,转投汉王,也不知道,他们当年是怎么说服那么多人谋害太子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的计划堪称完美。  

整整十年,都没有人发现端倪。  

哪怕是李诺之前查过的数件案子,都和此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也没有联想到这方面。  

直到他进入鸿胪寺,碰巧参加了吴宗广的葬礼,才终于才在法典的提醒下,发现了一些端倪…  

不得不说,他们策划意外死亡,很有一手。  

倘若没有法典,李诺根本不可能察觉到丝毫异常。  

这或许就是多做多错。  

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诛九族的事情,就算不杀他们,他们也不敢泄露分毫,急着杀人灭口,破绽反而越来越多,导致满盘皆输的局面…  

了解完事情的所有经过之后,淳王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为了一个皇位,闹得手足相残,真是造孽啊…”  

刑部的御史台的官员,接到诏令之后,就匆匆赶来。  

不过,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这里的事情已经结束了。  

从李诺的口中,得知事情的经过,所有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太子之死,竟然是汉王和幽王谋划的?  

还没等他们从震惊中回神,就听到了淳王的这一句感叹。  

他们用一种难以言明的目光看着淳王。  

淳王是诸皇子之中,最没有背景的皇子,没有强大的母族,没有朝臣站位,也没有世家支持,却偏偏是他,走到了现在的位置。  

汉王和幽王,为了皇位,不惜谋害太子,十多年来,在朝堂上争的头破血流。  

陛下就算是不杀他们,两人也彻底与皇位无缘。  

最想得到皇位的人,最先出局。  

每日笑呵呵,从来都不会主动去争什么的淳王,莫名其妙的成为了皇长子,也是大夏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这或许就是傻人有傻福吧。  

淳王终于意识到了这些人的存在,问道:“你们来这里干什么?”  

刑部和御史台的人,是奉两位宰相的诏令,来抓大理寺卿的。  

上一波抓大理寺卿的人,已经进大理寺了。  

御史中丞摆了摆手,说道:“没什么,我等路过,随便看看…”  

此时。  

大理寺。  

某间宽敞干净的牢房之内。  

汉王与幽王被摘去了冠冕,关在同一处牢房,两人坐在床边,皆默然无语。  

他们想过,今日清君侧可能会失败。  

却不曾想过,是以这样的方式失败。  

一败涂地,再无翻身之机。  

牢房从外面打开,一道身影缓缓走进来,幽王目光炯炯的看着李玄靖,问道:“这一切都是你的算计,李玄靖,你可真歹毒啊!”  

既然李玄靖已经掌握了当年东宫一案的证据,只要禀报父皇,两人根本没有清君侧的机会。  

以明镜司的情报能力,他不可能不知道他们这些日子的行动。  

他是故意放任他们不管,为的是将今日响应之人,一网打尽。  

李玄靖身后,一道身影缓步走进来。  

汉王与幽王看到那道身影,脸上下意识的闪过一丝惧色。  

但一瞬之后,幽王的脸色就恢复如常,事已至此,他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夏皇看着二人,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你们两个逆子!”  

幽王扯了扯嘴角,嘲讽的一笑,说道:“父皇又何必说我们呢,我们做的这一切,不都是父皇教我们的吗?”  

夏皇勃然大怒,一股无形的气势锁定幽王,厉声道:“逆子,你说什么!”  

幽王脸色苍白无比,在这道巨大的压力下,强行坐直了身体,反问道:“难道不是吗,当年的那些王叔,不也是被父皇一个一个的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