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当为绝佳(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一场都不知道能不能参加!”  

考院门口,有人昂首挺胸,有人垂头丧气。  

考场之外,百丈范围内戒严。  

李诺走了一段距离,远远的就看到了几道身影,他走到马车旁,宋瑜站的腿都麻了,说道:“妹夫,你怎么才出来,我都等你一个时辰了…”  

李诺目光望向宋瑜,他写完只剩半个时辰,宋瑜居然比他还快半个时辰。  

宋瑜笑道:“科举嘛,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坐在那里也想不出来,还不如早点出来,那考房逼仄的,躺下都伸不开腿,睡的我很不舒服…”  

其实第一考院的考房很宽敞,他躺下能伸开腿,就是因为睡得太舒服打鼾,被旁边的考生投诉,然后被考场巡逻人员赶了出来。  

看到另外两道人影从考院走出来,宋瑜挥了挥手,说道:“裴俊,周玉,这里!”  

马车旁,宋佳人看着李诺,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另一道身影便迫不及待的问道:“考的怎么样?”  

宋佳人看了李安宁一眼,李安宁向慕儿身后缩了缩。  

李诺看着她们,笑了笑,说道:“还好。”  

宋瑜问道:“裴俊,周玉,你们考的怎么样?”  

周玉摇了摇头,说道:“不好,我的文章有两道题目不会…”  

裴俊也唉声叹气道:“我书法只来得及写一副,画也差一点没画完…”  

宋瑜揽着他们的肩膀,说道:“这有什么叹气的,难不成你们还真想中进士啊,考不中就考不中,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军中干出一番大事业…”  

片刻后,马车缓缓的向宋府驶去。  

来的时候,是李诺和宋瑜一起的。  

回去的时候,宋瑜很自觉的选择步行。  

车厢内,李诺和娘子坐在一排,李安宁和慕儿坐在对面。  

两个人都默契的没有说话,只有慕儿一直叽叽喳喳,问东问西的。  

宋佳人望着车窗之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安宁的目光也望向空处,心中忐忑至极。  

李诺的书科,是她最担心的,书科也是第一场,万一书科失利,她将前功尽弃,后面也不用再看了…  

比起两人,李诺一点儿都不担心。  

就算是把大夏的所有书法大师,画道大家都叫来,再给他们一本大夏律,摆好《十六经》让他们开卷,他也不在怕的。  

科举第二场,五天后才开始。  

春考只有一万多人,科举的考生可是有近十万,而且科举的阅卷更严格,一天之内,根本没办法阅完书科的考卷。  

李诺的马车还没有到宋府,第一考院中,所有的考卷,就被分类送到了阅卷的场所。  

在大夏,科举是入仕的唯一通路,朝廷对待科举,自然要比春考严格的多,最明显的就是阅卷。  

以书法卷为例。  

春考的书法卷,一位考官,就能决定最终的成绩,具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若是考官擅长且喜欢楷书,而考生用了草书,有一定可能,会压低考卷的评级。  

但科举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书法而言,每一位考生的考卷,都会有五位考官交叉批阅,并在最后进行汇总。  

这五位考官,各自擅长不同的笔体,他们得出的评价,最高和最低的都会被去掉,取中间的三个平均,作为最终成绩。  

正是因为这种公平的制度,使得科举舞弊的可能性极小,备受考生信任。  

第一考院,仅书法一项,就配备了十五名考官。  

所有的考官,正在自己的房间之中,紧张的阅卷。  

魏询背着手,时而进去看看。  

作为这届科举,书法卷的出题人兼主考官,他不用亲自阅卷,但在一些情况下,却可以驳回考官们的评定。  

今日是书科阅卷的最后一个白天。  

明日正午之前,需要汇总出书科的总成绩,公布进入下一场考试的考生名单。  

书法一科的成绩,已经汇总完毕。  

第一考院,有两千名考生,六千份书法试卷。  

其中,绝佳没有。  

甲上的,有十一份。  

甲等十九份。  

今年的书法卷和以往不同,甲等以上的考卷共三十份,并不代表有三十位考生考到了甲等,这其中,也可能有两份及以上的考卷,属于同一个人。  

但作为考官,他们只能给出评等,别说考生的名字了,连考生的编号都被封住了,完全杜绝了考官舞弊的可能。  

按照规则,所有甲等以上的考卷,都要交给主考官过目。  

在这个过程中,主考官可以做最后的调整。  

魏询目光一扫,面露讶色。  

竟然没有簪花小楷。  

这可是科举,考生不可能不用自己最擅长的笔体。  

唯一的可能是,李玄靖的儿子在春考上超常发挥,科举之上,没有发挥出最高的水平,书法评分在甲等以下。  

人不是机关,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保持在最好的状态,魏询自己没有状态的时候,写出来的字,他自己都不想看第二眼…  

这样的话,他就没办法了。  

他总不可能从六千份试卷中,将那份簪花小楷的试卷找出来,给他压低两个评级…  

主考官也不能为所欲为,这么明显的举动,被巡考知道,他下半辈子就完了。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倘若有用簪花小楷的试卷得到甲等以上,他可以将其压到甲下或者乙上的评级,但李玄靖的儿子自己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