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乐科状元(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然没有来过大理寺,但长安这么多衙门,长安县衙和刑部只是靠关系,大理寺才是他关系最硬的地方。  

吴管家对这里也很熟。  

他只需要一句话,就有人为他将所有的事情办的妥妥帖帖。  

当然,他也没有仗势妄为,做什么违法的事情。  

他只是提供了一条情报。  

刘商是太乐令,官职正七品,正儿八经的朝廷中级官员。  

大夏《职制律》规定,官员狎妓者,拘一日,可用十两银子免去拘役。  

也就是拘留一天,或者罚款十两,二选一。  

这个惩罚并不重,相比于结党营私,擅权专政,贪赃枉法,谋害忠良,草菅人命,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就连御史们都懒得管。  

只是关刘商一天,甚至都不用惊动父亲。  

大理寺一位寺丞,写完对刘商的处置结果,盖上印鉴之后,法典上的数字,又增加了一天,变成了一百八十天。  

正七品的官员,比栎阳县尉还高两级,即便是犯的轻罪,竟然也能加一天的寿命。  

但当李诺翻开法典时,刘商的画像并不是亮的。  

这让他大为疑惑。  

刘商是上一届科举的乐科状元,十万考生中的乐科第一人,绝对满足法典的条件。  

难道是抓错人了?  

他第一时间来到大理寺的牢房里。  

大理寺的牢房分为两种,一种是死牢,关死刑犯的,位于地下,条件较差。  

另一种是暂时关押轻度违律官员的。  

这种牢房,单人单间,有床有窗,还有水果零食,是给官员反省用的,住着还算舒适。  

刘商被关在第二种牢房。  

李诺站在门口,通过栅栏向里面望了一眼,问道:“他就是太乐令刘商,没抓错人吧?”  

那位寺丞恭敬的说道:“回公子,不可能抓错的,刘大人是上一届科举的乐科状元,下官对他有点印象。”  

李诺脸上露出纳闷之色。  

这就奇怪了。  

法典的数字有变化,说明依律抓人是有效的。  

但刘商的画像又是暗淡的,说明法典没看上他,不认为他有什么特长。  

乐科状元没有特长,开玩笑呢吧…  

难道他这个乐科状元,是走后门得来的?  

这位前乐科状元,到底是不是有真本事,让他弹一段就行了。  

李诺看向身旁的大理寺官员,问道:“这里有乐器吗?”  

此人点了点头,说道:“张寺正喜音律,经常在衙房弹奏,他的房里应该有琴,下官去拿。”  

这位寺丞短暂的离开,不一会儿又走回来,身边跟着一名中年男子,中年男子的怀里,抱着一张古琴。  

李诺和他们叮嘱几句,说道:“开门。”  

关押刘商的房门被打开,几道人影走进来。  

原本坐在床上发呆的刘商,闻言身体一颤,飞快的躲到了床角。  

张寺正将手里的琴放在牢房的桌上,说道:“刘大人,请你弹奏一段乐曲。”  

刘商表情呆滞。  

大理寺的人抓他过来,还真是让他弹琴的…  

他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状况。  

大理寺的人将他抓了过来,但却又没有对他做什么。  

没有对他严刑逼供,甚至都没有人来问话。  

莫名其妙的闯进来几个人,莫名其妙的让他弹琴,一点儿前戏都没有,这让他心里很慌啊…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好像没有他想的那么差。  

他从床上下来,端正的坐在桌前,小心翼翼的问道:“弹什么?”  

两位大理寺的官员看向李诺,李诺没有开口,张寺正道:“随便什么都可以。”  

刘商先试了几下音,这把琴的音位还是比较准的,他只进行了一些微调。  

他将手放在琴弦上,略一思忖之后,手指轻动。  

一段乐声,在他的指尖流动。  

刚才他的脸色还有些苍白,表情畏惧,但是坐在这把琴前的时候,畏惧的表情尽去,脸色也变的红润起来。  

李诺不知道他弹的什么曲子,琴声响起的那一刻,他只感觉到一种古朴久远,深沉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的心,也开始变得澎湃起来。  

琴声入耳,他仿佛置身旷野,有古老悠久的风,从旷野深处吹来。  

他站在旷野之上,抬头望着碧蓝深远的天空,不由的产生了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  

噗通!  

牢房门口,两名大理寺的衙役,竟然真的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李诺不懂音乐,也不知道怎么评价他的水平。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  

那就是牛逼。  

只听了一小段,他觉得心灵都得到了洗涤。  

这种水平,法典居然看不上?  

不是哥们,咱们要求别这么高好不好?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破境之后,法典对于技能的要求好像变高了。  

一曲弹罢,李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站在他身边的张寺正却摇了摇头,说道:“刘大人的琴技,比起三年前,差之甚远啊,这一段《云门》,远不如你科举时弹奏的水平,看来这几年,你早已荒废了乐道…”  

李诺一愣,这都不行啊?  

《云门》是六乐之一,乃是祭祀天神的音乐。  

祭祀就是需要跪拜的。  

听《云门》而生出跪拜的冲动,说明弹奏者水平极高,弹出了此曲的灵魂。  

刘商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