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乱臣贼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王山,也就是豫州黄巾的最后一战,大王山沦陷,豫州黄巾灭绝。  

除了任天之外,也有一些谋士,一起登上了城墙。  

任天转头一看,贾诩也是登上城墙,并没有跟随出兵。  

在右侧,一道含笑声音响起:“任兄,也是好兴致啊。”  

转头一看,赫然是荀彧和郭嘉走了过来。  

“你们也没下去?”  

任天笑着问道。  

“没有,有戏志才在即可,更何况,大王山的黄巾,已经只是强弩之末,挡不住朝廷联军的进攻。”  

“我们也来看看,看看这大王山一战,到底如何。”  

郭嘉和荀彧两人,脸上都是有着笑容,山间的风吹得他们头发飘扬。  

任天看了看身后,甘宁和徐晃养由基等人,已经不见,唯有白起跟在身后,鲁仲连也已经不见,在四周的城墙上,新国士兵和看守城墙的朝廷士兵,都是驻扎在城墙上。  

关隘内,许多整装待发的新国士兵,似乎是在巡逻,前往分散到了小王山各处。  

白起轻轻朝任天点了点头,任天收回目光,看向前方,感叹说道:“奉孝,文若,你们说这黄巾兵,还有任何翻盘的可能吗?”  

郭嘉哈哈大笑,笑声中满是自信:“任兄,这种情况,就算是韩信再世,也断然没有翻盘的可能性。”  

“足足两百多万联军,攻打不过才区区几十万的黄巾,都是精兵猛将,更何况,你看到下方那些投石车了吗?这种投石车乃是主公令人研发的,投出去的射程更远更高,纵然大王山算是天险,也能被打下来。”  

郭嘉和荀彧两人脸上都有着笑容,除此之外,其余一些谋士,也是一并出现在了城墙之上。  

任天目光看过去,荀彧说道:“那是田丰,旁边的是沮受、逢纪、辛毗和许攸,在那边的是吕蒙,还有满宠大人也在。”  

“为何这些人并没有下去?”  

任天笑着问道。  

“人太多了,你不知我家主公麾下,多少将领想要征战,抢下军功,夏侯和曹家将领,去了一大半,还有一些新将领,也去了,哪里还能带如此之多的将军?这战场也有限。”  

“原来如此。”  

任天点点头,将话题转了回来:“对了,奉孝,我们来假设一下,你说这大王山黄巾,真的没有希望了?”  

郭嘉微微皱眉:“没有希望,从人和地理优势,全部在我方这边,大王山必输无疑,任兄你为何总是提及这个话题。”  

任天一笑:“因为我认为,大王山还是有翻盘希望的。”  

“何出此言?”  

“假如,有黄巾兵来攻打小王山,将小王山给打下来了呢?”  

“不可能!”  

荀彧开口说道:“这附近已经没有了黄巾,所有的黄巾都在大王山里,你这种假设无凭无据,再说,就算有,小王山就是最大的屏障。”  

任天叹了口气:“小王山已经沦陷了。”  

“哪里沦陷了?”  

任天看向郭嘉和荀彧,骤然之间,身后的白起抽出了佩剑:“全军听令,占领小王山!”  

这话音响起的瞬间,那些站在城墙上的新国士兵,骤然发难,直接就是将手中的长枪,朝着一旁的朝廷士兵刺去!  

长枪猛然贯穿了他们的身体,捅穿了胸口。  

噗噗噗!  

一名名朝廷士兵直接被捅死,新国士兵的长枪抽出来,迅速朝着其余朝廷士兵冲去,一些站岗的朝廷士兵,压根没有反应过来,就是被一枪捅死!  

一目望过去,那些朝廷士兵,都是一个个倒下。  

而在城中巡逻的一些朝廷士兵,根本没有反应,一旁的新国士兵,直接就是朝他们狠狠捅杀过去。  

鲜血飚射,一名名朝廷士兵,死于非命!  

“杀!”  

喊杀声出现,新国士兵身上都是带着鲜血,朝四处厮杀过去,一部分新国士兵,快速占领城墙。  

同时,营帐里准备好的新国士兵,飞快出去,朝着既定方向冲去。  

甘宁大吼:“随我来!”  

一部分新国士兵,直接和他直奔军械库。  

徐晃手中的长斧一震:“随我冲。”  

另外的新国士兵,跟随徐晃,直接朝着右侧横冲过去。  

这一刻,小王山上的新国士兵,如同瘟疫一般,瞬间蔓延向整个小王山。  

事情发生得太快太快,快到所有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快到郭嘉他们目瞪口呆。  

“这,这。”  

这谁能想得到啊?  

郭嘉他们刚要有异动,一旁的新国士兵,已经是将他们团团围住,手中的长枪,骤然对准了他们胸口。  

其余三国谋士,包括吕蒙在内,还有一些武将,全部都被围了起来,远处的弓箭手弯弓搭箭,瞄准着他们,只要一有异动,直接射成马蜂窝!  

贾诩也是被控制了,他的脸上有着惊骇,不可思议地看向任天,更是陡然想到了那一天任天和自己说的话,在这一刻,他总算是反应过来,知道任天要说的是什么了,知道他话语里的意思,只是,太迟了。  

等到郭嘉他们回过神,这里的地带已经是被任天给控制住了,地面上全部都是朝廷军队的尸体,献血开始流淌,而四周都是新国的士兵,脸色冷然地看着他们。  

山间的风吹来,好像将地上的血腥味也给吹散开来,弥漫在空中,让郭嘉等人,脸色煞白。  

“任兄,你,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