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这事,没提前通过气啊?(2/3)
稳岂是你想要就能要到的?”
唐海林知道姜远山是在和他开玩笑,另外还有帮他顺着引出话题的意思。
他叹了口气道:“两税合一后,地方财政能够截留的钱里面,土地款是最方便,也是最大头的一笔,现在何高官已经在调研阳市公务猿的薪酬体系,看样子是打算加工资绩效考核奖金哪里来?”
公务猿的基本薪资,那是国家财政在发放,但是绩效和奖金都要靠地方财政来支撑。
这意味着地方财政不富裕的话,那就只能拿基本薪资了。
这就是为什么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猿拿得多,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的意思是”
“这还用说吗?”
唐海林扭头看向罗阳:“小罗,你不是早就在我面前说过这些了嘛。”
“爸,不光是唐叔刚才说的开支,地方上搞城市配套建设,从道路到公园,从学校到医院凡是涉及到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当地老百姓幸福指数的那些投资,都需要地方财政收入来支撑。”
罗阳看到姜远山也在看着他,就知道自己逃不过了。
他只好开口道:“唐叔现在是在担忧一件事,他上任后应该是分管建设口,其中包含住建、国土、规划等部门,到时候地产形势不好,没有公司愿意开发,地方财政收入就少了一大块,何高官那边想要搞城市建设,增加公务猿收入,肯定会给唐叔那边压力,搞不好下指标都有可能!”
“老姜,我就说过吧,你女婿门清。”
唐海林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我这段时间就一直在想,如果土地财政因为行业周期问题而夭折,怎么样才能螺蛳壳里做道场,把局面至少搓圆了,不那么难看,省的以后开会的时候次次被点名。”
姜远山这次帮着老朋友。
“我知道你在这块上很有想法,讲一讲呢,说不定你唐叔能找到一点方向。”
姜帆一下子挽住了罗阳的胳膊,表情似乎有些紧张。
她也听出来了,刚才这番对话,几乎等同于问政,相当于把罗阳当成智囊了。
这可不是小事。
不会不要紧,就怕说错了,然后唐海林还采纳了,那后面要承担的因果就大了去了!
“倒是有一点想法,我就这么一说,唐叔您就这么一听哈!”
到罗阳现在这个层面了,也没必要遮遮掩掩,胆怯什么,也就是他自己不怎么愿意,但凡积极一点,以他对阳市的投资贡献和纳税贡献,进人大可能还费点功夫,进政协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进政协不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贡献意见了吗?
他担的起。
“先拿城市建设来说,的确需要地方财政收入来支撑,现在阳市还靠着政府举债来做这些事情的吧?”
罗阳笑着道:“其实上次在唐叔办公室里就听到过一种设想,政府把交通、市政公用等部门的某些职能给剥离出来,另外成立城建集团,局里只保留基本的专业指导职能,凡是涉及建设的,交给新成立的城建集团,这样一来,政府就不用举债搞城市建设,贷款主体完全可以由地方国资企业来承担.”
“是的,当初搞双峰镇试点项目期间,你就在我办公室聊起过。”
唐海林点头道:“甚至聊到了建立城投公司的设想,包括转换国土储备中心的部分职能.关键是这些动作只能节流,不能开源,至少短时间里不能开源啊!”
实际上是在他任期内不能开源。
老唐要是这么做了,等于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至于说土地财政收入这一块,倒也不是没有缓解的办法。”
罗阳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看的方向是唐海林那边,但在他和唐海林中间还隔着一个姜远山。
一个眼神,翁婿俩就心领神会。
话题说到这里,罗阳不得不感叹姜远山的老道,因为他不止一次在自家老丈人面前提到过,未来七八年里,自己打算在阳市搞地产开发,并且准备在地产周期回落时间段里储备土地资源。
现在姜远山把他约到龙潭山庄,等于是在帮着他创造机会。
而且按照现在的局面来看,还是唐海林求着要的,最后很可能会主动把这个机会送到罗阳的面前。
关键是他还顺手帮了老朋友,因为大局面如此,罗阳插手房地产就是在帮着唐海林在困难时间段里拿到土地财政收入,在职期间取得别的城市没有的成绩。
双赢?
不,三赢还不止!
连地方政府都得到了利益,起码在14、15年的时间段里拿到了城市发展的资金。
“哦,你有什么办法?”
唐海林这会儿眼睛都顾不上关注水面的浮漂了,关切的看着罗阳。
“唐叔你知道我在外面还是有点关系的,尤其是在魔都那边,认识几个地产开发商。”
“这个我知道。”
唐海林心里大致有点数了,脸上展露出一丝笑容:“当初双峰镇试点项目就是你推动引进的嘛,投资方国泰工业地产的老板傅彬在魔都还有一个三泰地产开发公司.”
“不止三泰一家。”
罗阳边说边伸出了三根手指:“三泰、阳光、金城.我至少可以说动三家地产公司来阳市投资地产项目!”
“今年?”
唐海林追问道:“还是明年?”
“应该会在14年下半年。”
唐海林知道姜远山是在和他开玩笑,另外还有帮他顺着引出话题的意思。
他叹了口气道:“两税合一后,地方财政能够截留的钱里面,土地款是最方便,也是最大头的一笔,现在何高官已经在调研阳市公务猿的薪酬体系,看样子是打算加工资绩效考核奖金哪里来?”
公务猿的基本薪资,那是国家财政在发放,但是绩效和奖金都要靠地方财政来支撑。
这意味着地方财政不富裕的话,那就只能拿基本薪资了。
这就是为什么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猿拿得多,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的意思是”
“这还用说吗?”
唐海林扭头看向罗阳:“小罗,你不是早就在我面前说过这些了嘛。”
“爸,不光是唐叔刚才说的开支,地方上搞城市配套建设,从道路到公园,从学校到医院凡是涉及到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当地老百姓幸福指数的那些投资,都需要地方财政收入来支撑。”
罗阳看到姜远山也在看着他,就知道自己逃不过了。
他只好开口道:“唐叔现在是在担忧一件事,他上任后应该是分管建设口,其中包含住建、国土、规划等部门,到时候地产形势不好,没有公司愿意开发,地方财政收入就少了一大块,何高官那边想要搞城市建设,增加公务猿收入,肯定会给唐叔那边压力,搞不好下指标都有可能!”
“老姜,我就说过吧,你女婿门清。”
唐海林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我这段时间就一直在想,如果土地财政因为行业周期问题而夭折,怎么样才能螺蛳壳里做道场,把局面至少搓圆了,不那么难看,省的以后开会的时候次次被点名。”
姜远山这次帮着老朋友。
“我知道你在这块上很有想法,讲一讲呢,说不定你唐叔能找到一点方向。”
姜帆一下子挽住了罗阳的胳膊,表情似乎有些紧张。
她也听出来了,刚才这番对话,几乎等同于问政,相当于把罗阳当成智囊了。
这可不是小事。
不会不要紧,就怕说错了,然后唐海林还采纳了,那后面要承担的因果就大了去了!
“倒是有一点想法,我就这么一说,唐叔您就这么一听哈!”
到罗阳现在这个层面了,也没必要遮遮掩掩,胆怯什么,也就是他自己不怎么愿意,但凡积极一点,以他对阳市的投资贡献和纳税贡献,进人大可能还费点功夫,进政协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进政协不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贡献意见了吗?
他担的起。
“先拿城市建设来说,的确需要地方财政收入来支撑,现在阳市还靠着政府举债来做这些事情的吧?”
罗阳笑着道:“其实上次在唐叔办公室里就听到过一种设想,政府把交通、市政公用等部门的某些职能给剥离出来,另外成立城建集团,局里只保留基本的专业指导职能,凡是涉及建设的,交给新成立的城建集团,这样一来,政府就不用举债搞城市建设,贷款主体完全可以由地方国资企业来承担.”
“是的,当初搞双峰镇试点项目期间,你就在我办公室聊起过。”
唐海林点头道:“甚至聊到了建立城投公司的设想,包括转换国土储备中心的部分职能.关键是这些动作只能节流,不能开源,至少短时间里不能开源啊!”
实际上是在他任期内不能开源。
老唐要是这么做了,等于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至于说土地财政收入这一块,倒也不是没有缓解的办法。”
罗阳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看的方向是唐海林那边,但在他和唐海林中间还隔着一个姜远山。
一个眼神,翁婿俩就心领神会。
话题说到这里,罗阳不得不感叹姜远山的老道,因为他不止一次在自家老丈人面前提到过,未来七八年里,自己打算在阳市搞地产开发,并且准备在地产周期回落时间段里储备土地资源。
现在姜远山把他约到龙潭山庄,等于是在帮着他创造机会。
而且按照现在的局面来看,还是唐海林求着要的,最后很可能会主动把这个机会送到罗阳的面前。
关键是他还顺手帮了老朋友,因为大局面如此,罗阳插手房地产就是在帮着唐海林在困难时间段里拿到土地财政收入,在职期间取得别的城市没有的成绩。
双赢?
不,三赢还不止!
连地方政府都得到了利益,起码在14、15年的时间段里拿到了城市发展的资金。
“哦,你有什么办法?”
唐海林这会儿眼睛都顾不上关注水面的浮漂了,关切的看着罗阳。
“唐叔你知道我在外面还是有点关系的,尤其是在魔都那边,认识几个地产开发商。”
“这个我知道。”
唐海林心里大致有点数了,脸上展露出一丝笑容:“当初双峰镇试点项目就是你推动引进的嘛,投资方国泰工业地产的老板傅彬在魔都还有一个三泰地产开发公司.”
“不止三泰一家。”
罗阳边说边伸出了三根手指:“三泰、阳光、金城.我至少可以说动三家地产公司来阳市投资地产项目!”
“今年?”
唐海林追问道:“还是明年?”
“应该会在14年下半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