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姜帆上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三看书,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第二天罗阳起了个大早,沿着山里的小路慢跑了一圈。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他往别墅返回,隔了老远就看到了姜帆的身影。  

一身白底小碎花长裙,站在门口前大树下,明眸善睐。  

“早啊,姜帆!”  

走近后,罗阳微笑着打招呼。  

姜帆直接扑进了他的怀里,深呼吸。  

“先吃我,还是先吃早餐?”  

罗阳搂着她的腰,在耳边轻声调侃。  

“我吃了早餐过来的。”  

声音跟蚊子一样,偏偏咬字清晰。  

于是罗阳的早餐直到晨光沐浴才开吃。  

结果他发现姜帆也喝了一碗粥,一个煎鸡蛋,一个菜包!  

早餐是低着头吃的,满脸羞红,不知道是因为撒谎还是因为余韵.  

“待会儿我要回家一趟,放暑假快一周了,我都没回过家。”  

吃完早餐后,罗阳对着姜帆道:“要不要去看看我妈?”  

“哈?”  

姜帆有点懵。  

片刻之后,反应过来了。  

“这么匆匆忙忙的,好吗?”  

她有些不确信的道:“我什么都没准备诶,你等一下,我找找这里有没有适合阿姨吃的补品”  

没等罗阳反应过来,一溜烟的跑了。  

过了好一会儿,手里拎了一大堆东西出来。  

“这是燕窝,这是藏红花.哦,这是西洋参!”  

龙潭山庄本来就是姜远山用来招待客人的地方,烟酒和补品之类的礼物存放了很多。  

姜帆手里甚至提了一个烟袋子,罗阳瞥了一眼,淡蓝色外包装,上面有只熊猫.  

好家伙,幸亏是去我家,要是上你家门,给我准备这么些东西的话,老姜怕不是要气的吐血?  

“烟酒就算了,我爸也不在家。”  

罗阳笑着道:“心意到了就行,挑一两样拿着就可以了。”  

“真的吗?”  

“保真!”  

罗阳从她手里选了两样东西,随后拉着她的手往外走;“你去了,就是最好的礼物。”  

从城郊到乡下老家,开车不过二十几分钟。  

姜帆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从古洪兰的年龄到喜好,十万个为什么似的,不知道问了多少问题。  

古洪兰本来暑假里打算去魔都的,只是儿子还没回家过,她只能在家里等他回来见一面,交代些事情再去工地上。  

结果见到姜帆之后,儿子立刻抛到了脑后。  

那张脸笑的叫一个开心哦要不是还要烧菜,恨不得就不撒手了,一直拉着姜帆才好。  

搞的罗阳气呼呼的跑院子里去了,陪着大黄逗闷子。  

姜帆出来找罗阳的时候,表情那是相当的得意,手里还捏着一个厚厚的大红包晃来晃去,明显是在炫耀。  

“哼哼!”  

罗阳蹲在院子里,摸着大黄的头道:“我家可是有规矩的啊!”  

“哈?”  

姜帆愣了一下;“什么规矩?”  

“拿了红包就是罗家的媳妇!”  

罗阳吓唬姜帆:“伱数数是不是一万零一,那代表万里挑一,你中古洪兰的圈套了!”  

“咦?”  

姜帆好奇的抽出红包里的钱,一扎整的,另外一张单的一元钞票。  

“真的是一万零一诶!”  

说完,喜滋滋的将钱塞回红包里,装进了自己的小包。  

“罗阳,我可以摸摸大黄吗?”  

“呵呵,你现在就是要吃大黄的肉,我妈也能立刻满足你!”  

“汪汪.”  

大黄冲罗阳叫了两声,夹着尾巴一溜烟跑了。  

“鹅鹅鹅鹅鹅鹅.”  

看到这副场景,姜帆笑抽了,捂着腰蹲到罗阳的身边,另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支撑自己不瘫坐到地上。  

到吃饭的时候,古洪兰更过分了。  

好吃的菜全移到了姜帆的面前,罗阳成了没人管的孩子。  

要不是两个人都还在读大学,而且双方父母也没走动过,古洪兰一准满村转悠三圈才肯回来。  

“过几天我要去魔都工地上,你要是在家,就去外公外婆家吃.”  

高兴归高兴,正事还要交代的。  

“妈,过几天我要和姜帆去海南旅游。”  

罗阳细数自己暑假的安排:“大概一周左右回来,然后七月份就在家不出去了八月份的话,魔都和阳市两边跑,因为学校有个创业项目,现在已经进入产品调试阶段了,会忙一点,你要是在浦东的话,我还可以过去看你!”  

“帆帆呢?”  

古洪兰立刻变脸:“一个暑假,你就陪她这么点时间?”  

罗阳瘪嘴,看了姜帆一眼:你自己解释吧!  

姜帆掩嘴笑了笑后才开口道:“阿姨,8月份我要进自家厂里实习,一直到开学前四五天才结束。”  

“哎呀,实习好啊!”  

反正姜帆做什么都是好的:“一看你就聪明,学什么都快,不像我家阳阳,高中时候吃了那么多的补品,也就考了一个普通本科.”  

姜帆嗯嗯的连连点头,还不时的冲罗阳挤眼睛,得意的很。  

罗阳隐蔽的伸出舌头舔了一圈。  

姜帆瞬间脸红到耳根。  

婉拒了在乡下吃晚饭后,罗阳四点多开车送姜帆回家。  

“我瞧你今天很得意吗?”  

“哪有,瞧着阿姨开心,我配合她嘛!”  

回城的路上,坐在后排的姜帆格外乖巧。  

“呵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