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三十年发展规划,从眼前开始(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和三小队邻界,但和三小队没什么关系。  

大海子不同。大海子南面、西面和北面有七八个村子围着,这些村子里的人都可以到大海子里逮鱼,这个没人说的,一直到最后大海子被人承包养螃蟹才算结止。  

即使到那个时候,村民到大海子里下网逮鱼,养螃蟹的也是不能管的,最多不让钓螃蟹。  

而小海子就完全不一样了。小海子算是李建国、顾博远他们看着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后面的坝也是他们不断加固起来的。  

李龙突然说要把这小海子承包,变成私人的,这让两个人都有些不满。  

尽管这对自家有利。  

李龙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不过也必须让他们知道,时代变了,不光小海子,以后许多地方都会被私人承包。  

“大哥,顾叔,这小海子就算我不承包,后面被外面人盯上,乡里也会交给别人承包。眼下每年还能出不少鱼,卖钱的事情不光咱们队人知道,全乡都知道。  

有心人如果盯上了小海子,要通过乡里承包的话,你说队里能不同意?与其等到外人承包,不如我先承包了。  

你们要觉得这样不好,那承包后给大家说一下,允许大家在里面逮鱼就行了。”  

李龙的话说的很现实。  

李建国和顾博远两个都在思考。  

“不光小海子,你们看着吧,往后苇沟也得让人承包了,有些人可能还会自己挖鱼池子养鱼卖。”李龙继续说道,“上面政策允许大家先富起来,那富起来的办法多了,肯定有人想试一试。”  

再过五六年,乡里有个能人创业失败,欠一屁股债,最后乡里没办法,就把小海子让他承包了,看他能不能有办法通过小海子赚钱。  

那时候小海子已经垮过一次坝,里面没啥大鱼了,只有小鲫鱼,那人真就无力回天。  

最后摆烂了。  

眼下小海子在李龙的努力下还好好的,他可不想让别人捡这个便宜。  

所以,先下手为强。  

两年的经历,让李建国顾博远知道李龙说的应该是正确的。不管这消息从哪里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代表着以后生产队里的管理形式,会有大的改变。  

也就是说,什么东西,都能私有化了。  

“那就包了吧。”李青侠对小海子简直是满意极了。他觉得年年在小海子里逮鱼都行。  

想想如果有一天那里被承包了,然后逮不了鱼了,李青侠觉得生活真就没多少乐趣了。  

“行,等我空了回去就找队里承包,然后到乡里备案。”  

“那你打算包多少年?”李建国问道。  

“先包个十年吧?”李龙说道,“队里肯定不会要多少钱。老爹,你一夏天能从里面逮鱼卖到多少钱?”李龙扭头问李青侠。  

李青侠一听李龙问这个,脸上顿时就增加了不少光彩,他有些矜持的笑着说道:  

“咋说也弄个两三千。”  

行吧,老爹一个夏天就差不多搞一个拖拉机了。  

李建国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算是有点拖家里的后腿了。在地里拼死拼活的忙,最后干下来赚的钱,不如老爹悠悠哉的逮鱼一年赚的多。  

毕竟一夏天就两三千了,弄不好老爹还少说了,再加上冬天努力一下,指不定超过五千没问题。  

这还是老爹一个人干的。  

李建国叹了口气,感觉电视也不好看了。  

不过他也知道他不能像李龙那样,更不能像老爹那样自在。  

一家人,甚至包括李龙和顾博远的公粮最后都得由他来交。  

明年,顾博远的地就得由他来种了,所以有台拖拉机会好太多。  

好在顾晓霞的户口已经迁到了县城,她那份公粮不用交了。  

李龙之所以觉得这个生产队好的原因,是这里除公粮以外负责比较少。  

他听老爹说,其实口里的负担比北疆要重。  

扯回原话,其实李龙还想把苇湖承包掉,不然的话,再过两年,供销社的苇把子任务恐怕就得受制于人了,那个时候,他再想赚这个钱,就没那么容易了。  

毕竟苇湖真的会被承包,而且还会比小海子还快。  

当然,也就承包几年,供销社出的苇把子任务也就再收几年,九零年左右,就不收了。那时候造纸厂也不怎么要苇子了,毕竟麦草在造纸方面更优质一些,麦草的产量也大。  

但这几年,也有不小的利润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