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传统观念,和世俗偏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心情顿时就有点不太美好起来。  

北疆挺好,因为他尽管只呆了几个月,但能看出来,大哥小弟呆的村子里,没有什么重男轻女,有人家生俩丫头是很正常的,还有人家生三个丫头的。  

小龙的对象家里就一个丫头,那也过来了。  

李安国有两个女儿,在这村子里,传统观念很重,如果不生个儿子出来,他这一枝子就断了。  

不至于以后被吃绝户,但断了,那总感觉是个遗憾。  

村子里上面有女儿的,基本上都是会去生儿子,哪怕超生。  

李安国要再生的话就超生了。  

村里超生的不少,要交罚款,所以他这趟去北疆一是躲清静,二来也是去挣罚款钱的。  

陈兴邦和他类似,现在就一个女儿,打算再生一个。  

李俊峰虽然年轻,却是好运气,生了两个儿子,所以才会乐呵呵的。  

中午在城里吃了面,然后去汽车站买了票,坐着回家。  

地区的车到县里,半路他们四个人下车,然后往村里走——这公路距离李家所在有村子还有四华里,就是两公里,不算远。  

“这走路还是好。”老家这边通往路虽然不是柏油路,但基本上都是沙石路,而且人多走的多,现在也没积雪,走起来方便。时不时的还能碰到熟悉的人。  

这样比起来比北疆强。  

所以李俊峰才有这感慨。  

“各有各的好。”李俊山感觉不一样,北疆的雪地看着也舒服。想想呆会儿回到家里,那潮硬的被子,他就感觉不舒服。  

还是老马号的火炉子火墙舒服啊!  

可惜短时间内是别想了。  

碰到的熟人越来越多,还有孩子,一路打着招呼就回到了村里。  

知道他们是从北疆回来的,不少人站在院门口看热闹,问一两句。  

回来之前,四个人都换了新衣服。里面是新棉衣,供销社买的劳保衣服,外面是扯的布,梁月棉和陆大嫂赶制的。  

脚上是棉胶鞋,现在穿着竟然还略有点热。  

“不是说李家老二带着人去北疆吃沙子的地方干活去了吗?咋看着还怪趁钱哩!”有人发出了疑问。  

“谁知道是不是装的?”有人有着固有的印象,“那西北苦寒之地,发配劳改犯的地方,能是啥好地方?”  

“那可说不准。”有人理性分析,“前面李家老爷子回来,那花的钱可不是假的,这半年花的钱有好几百了吧?有人都给算着。听说李家老大先前寄钱过来也是几十上百的寄,那钱能做假?”  

不说话了。  

看着这四个人“招摇过市”,颇有些羡慕。  

最先赶过来的家人是李安国的两个女儿,大的八岁,小的五岁,两个都穿着补丁衣服,扎着小辫,脸上冻的有红血丝,但看到父亲回来,很兴奋的一边一个抱着李安国的胳膊,还要帮着他提包。  

李安国没让提,那包可重,里面有给老爷子带的东西。  

李安国、李俊峰、李俊山在一个村,陈兴邦所在的村子还要远个不到一百米。  

李青侠已经知道二儿子和女婿回来了。他作为老爷子自然是不能出来迎的,便在院门口等着,有点坐立不安的感觉。  

这倒是。  

李青侠别的没啥心得,他感觉自己就是一农村的糟老头子,也没啥好炫耀的,唯一比较欣慰的是自己的几个孩子都比较孝顺。  

他急于想见到李安国,更多的还是想听听李安国他们是在北疆过的冬天是怎么样的。  

李建国打电报过来,不止一次提起想让他们二老去北疆生活,过冬。以前他是不想的,但去年夏天呆了几个月,李青侠觉得那边还真不错。  

这边虽然老朋友多,但冬天真不好过,阴冷阴冷的,不时的咳嗽,感觉肺都能咳出来。  

没让李青侠期待太久,李安国带着东西来到了老两口住的院子。  

“这是大哥让我捎给你的钱,这是小龙带给你们的蜂蜜和酒。”东西一起提过来,李安国笑着说,“大哥说让你们还是搬北疆去吧,这边可冷。”  

“那边能热?”杜春芳不解,“那边下雪吧?比这边冷吧?”  

“有炉子有火墙啊!”李安国解释着,“大哥家拉了一卡车煤,两边一倒,天天烧炉子,那屋子里热的只能穿单衣…”  

“一卡车煤?那得多少钱哟…”杜春芳心疼的说。这边烧不起煤,只能用和着黄土的蜂窝煤,一块也好几分钱哩。  

“那边煤便宜,一吨煤就二三十块钱,一吨啊!两千斤!不想烧煤,你们应该知道,荒地里到处都是柴火…”  

“这趟赚钱了么?”李青侠问道。  

“赚了。”李安国最得意的就是这个,还没来得及给媳妇说呢。  

“赚了就行。”李青侠看着李安国的新衣服,明白了,“不少吧。”  

“那是!”李安国感叹,“小龙本事大着哩,带着俺四个没少折腾,这小半年,赚了…好几百!”  

他没敢说自己拿到手差不多上千了。  

他详细的问了北疆冬天的生活,等李安国回去后,李青侠在院子里坐不住了。  

“唉。”李青侠心想,当时没那破事,不回来就好了。  

陈兴邦回到家的时候,妻子李霞已经听到了消息,一直在院门口往外看着,看到他提着包的时候,女儿红琴也跑了过来,迎接着父亲。  

红琴五岁,还没上学,但已经知道和爸爸亲了,最近陈兴邦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