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想一起过年的杨大姐(2/3)
几年那一次伊塔边民事件,李龙也是听说过。后世的解读更多,而且再过几天,这边因为改革开放生活条件好了,而那边因为苏联解体,物价飞涨,许多当时奔着“好日子”过去的人,又会想着往回来,说他们原来就是中国人。
当然,国家是没放开这个口子的,出去可以,让你出去,但想进来,那就不是你说了算的了。
这趟出来,李龙觉得最大的收获不是那几只黄羊,也不是那些皮子,而是大哥这一路上讲出来的这些经历。
如果不是来了这一趟,如果不是今天喝的太多,恐怕大哥永远不会说这些事情的。
在李龙的认知里,大哥永远是那么沉稳,只要不是至亲有什么急事,他是真的经常会三思而后行。
骨子里是那种传统的文人——不是犬儒那种,是真的那种我可以好好和你讲道理,在你不讲道理的时候,我也略通拳脚的人。
但基本上大家都愿意听他讲道理。四小队文化人不算多,有脑子的文化人就更少了。
李建国算一个,顾博远算一个。但顾博远是那种你就是找我帮忙,那我也要看心情,看想不想,大部分时间是不会去帮的,除非亲朋。
李建国不一样,作为村子的元老,他内心里一条基准是把村子变得更好,所以除非像顾二毛家那样结了仇的,否则的话,无论是谁找上门寻求帮助,他至少会帮忙出个主意之类的。
李龙甚至在想,自己这个“热书记”性格,其实也是大哥李建国本性的“升华”。
热书记,是热心书记的简称。这年头,队长管干活,书记管政工,其实主要体现出来的,就是帮着大家解决困难,解开思想疙瘩。
所以热书记指的就是那些非常热心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人。
李青侠一路上还担心自家老大可能会吐酒,毕竟这路不是很平稳,车里又堆了那么多皮子骚哄哄的不好闻。
没想到一直开到了四小队李家大院子里,李建国都是清醒的,下车都不需要人扶,走的稳稳的。
梁月梅等人听到吉普车声响,都出了屋子,包括杜春芳也站在门口关切的看着。
李龙下车看着老爹和大哥没事,就往里搬东西。
“这都哪里来的?买的?”梁月梅看着水果之类的,疑惑的问道。
“路过大哥原来呆的连队,人家送的。”李龙解释了一句,“大哥的老同事还在,我们在那里喝了一场酒。”
“闻到了,你大哥又喝大了。”梁月梅摇了摇头,“这又得难受两三天。”
吐酒伤胃,不吐酒伤肝。
“这水果别全放屋里。”梁月梅把两筐水果放在厨房里,开始分,“你带一筐回去,还有这酒…”
“酒我不要。”李龙急忙摆手,“不缺这些。”
“那就蜂蜜,蜂蜜你带一笼子回去。”梁月梅打算平分。
李龙又从车里拽下一只黄羊说道:“这个先冻上,等我大哥醒了再收拾吧,我这弄完就回去了。”
“你要不要休息一下再回?这开车开了快一天了…”
“不用不用,回去就半个小时的事。”李龙摆摆手,“我就不呆了,回了。”
他回的时候带着韩芳,韩芳的手里拿着个苹果在啃着,这是梁月梅塞给她的。
“叔,这苹果真甜!”韩芳一边吃一边笑着说。
“嗯,吃吧,吃完还有。”李龙笑着说,“这次带回来十几公斤呢。”
吉普车开回到大院子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下山了。
天慢慢变长,顾晓霞下班的时候天还没全黑。中午她回来的时候知道李龙没回来,就知道她肯定又去办啥事了。
等回来的时候,看李龙正在厢房那里整理着那些皮子,顾晓霞就一边放自行车一边问道:
“今天收的皮子不少啊?这是去哪里了?”
“跟着大哥去了一趟他原来呆的连队——原本老爹是说去北面打黄羊的,结果就刚好路过那里,在那里喝了顿酒,收了一些皮子。”
“叔还拿回来苹果和梨呢,”韩芳在门口补充着,“还有蜂蜜,苹果可甜了!”
“不错不错。”顾晓霞对李建国原来呆的地方也挺好奇的,“是兵团连队?原来大哥在那里干啥的?”
以前叫李叔,刚开始叫大哥的时候顾晓霞还有些不习惯,现在慢慢好些了。
“司务长。原来他的那个炊事班长,现在当司务长了,可热情了。”李龙拍了拍手,关了厢房的门,边去洗手边说道,“也就是我开车,不然我也得喝醉。”
“大哥喝醉了?”
“喝多了,估计得两三天能缓过来吧。”李龙笑笑,“不过感觉喝的痛快的很。”
去一趟北面的连队,算是生活的小插曲。接下来玛县的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事情。县城、乡村已经零星响起了鞭炮的声音,电光炮和小鞭声音不一样,雷子的威力更大。
县里的大院,过年的东西准备的不多,顾晓霞大年三十就能放假,到时打算去队里的大院子,三天假结束的时候再过来。
“杨大姐,到时和我们一起过去吧,队里过年热闹,小芳也有玩的伴儿。”晚饭的时候,顾晓霞和杨大姐商量着,“过去就好好休息一下,孩子我和他爸带。”
“不了,我和小芳就在县里了。”杨大姐摇了摇头,态度挺坚决,“就不凑这个热闹了。我们正好也过去南面的院子看看,那里也
当然,国家是没放开这个口子的,出去可以,让你出去,但想进来,那就不是你说了算的了。
这趟出来,李龙觉得最大的收获不是那几只黄羊,也不是那些皮子,而是大哥这一路上讲出来的这些经历。
如果不是来了这一趟,如果不是今天喝的太多,恐怕大哥永远不会说这些事情的。
在李龙的认知里,大哥永远是那么沉稳,只要不是至亲有什么急事,他是真的经常会三思而后行。
骨子里是那种传统的文人——不是犬儒那种,是真的那种我可以好好和你讲道理,在你不讲道理的时候,我也略通拳脚的人。
但基本上大家都愿意听他讲道理。四小队文化人不算多,有脑子的文化人就更少了。
李建国算一个,顾博远算一个。但顾博远是那种你就是找我帮忙,那我也要看心情,看想不想,大部分时间是不会去帮的,除非亲朋。
李建国不一样,作为村子的元老,他内心里一条基准是把村子变得更好,所以除非像顾二毛家那样结了仇的,否则的话,无论是谁找上门寻求帮助,他至少会帮忙出个主意之类的。
李龙甚至在想,自己这个“热书记”性格,其实也是大哥李建国本性的“升华”。
热书记,是热心书记的简称。这年头,队长管干活,书记管政工,其实主要体现出来的,就是帮着大家解决困难,解开思想疙瘩。
所以热书记指的就是那些非常热心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人。
李青侠一路上还担心自家老大可能会吐酒,毕竟这路不是很平稳,车里又堆了那么多皮子骚哄哄的不好闻。
没想到一直开到了四小队李家大院子里,李建国都是清醒的,下车都不需要人扶,走的稳稳的。
梁月梅等人听到吉普车声响,都出了屋子,包括杜春芳也站在门口关切的看着。
李龙下车看着老爹和大哥没事,就往里搬东西。
“这都哪里来的?买的?”梁月梅看着水果之类的,疑惑的问道。
“路过大哥原来呆的连队,人家送的。”李龙解释了一句,“大哥的老同事还在,我们在那里喝了一场酒。”
“闻到了,你大哥又喝大了。”梁月梅摇了摇头,“这又得难受两三天。”
吐酒伤胃,不吐酒伤肝。
“这水果别全放屋里。”梁月梅把两筐水果放在厨房里,开始分,“你带一筐回去,还有这酒…”
“酒我不要。”李龙急忙摆手,“不缺这些。”
“那就蜂蜜,蜂蜜你带一笼子回去。”梁月梅打算平分。
李龙又从车里拽下一只黄羊说道:“这个先冻上,等我大哥醒了再收拾吧,我这弄完就回去了。”
“你要不要休息一下再回?这开车开了快一天了…”
“不用不用,回去就半个小时的事。”李龙摆摆手,“我就不呆了,回了。”
他回的时候带着韩芳,韩芳的手里拿着个苹果在啃着,这是梁月梅塞给她的。
“叔,这苹果真甜!”韩芳一边吃一边笑着说。
“嗯,吃吧,吃完还有。”李龙笑着说,“这次带回来十几公斤呢。”
吉普车开回到大院子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下山了。
天慢慢变长,顾晓霞下班的时候天还没全黑。中午她回来的时候知道李龙没回来,就知道她肯定又去办啥事了。
等回来的时候,看李龙正在厢房那里整理着那些皮子,顾晓霞就一边放自行车一边问道:
“今天收的皮子不少啊?这是去哪里了?”
“跟着大哥去了一趟他原来呆的连队——原本老爹是说去北面打黄羊的,结果就刚好路过那里,在那里喝了顿酒,收了一些皮子。”
“叔还拿回来苹果和梨呢,”韩芳在门口补充着,“还有蜂蜜,苹果可甜了!”
“不错不错。”顾晓霞对李建国原来呆的地方也挺好奇的,“是兵团连队?原来大哥在那里干啥的?”
以前叫李叔,刚开始叫大哥的时候顾晓霞还有些不习惯,现在慢慢好些了。
“司务长。原来他的那个炊事班长,现在当司务长了,可热情了。”李龙拍了拍手,关了厢房的门,边去洗手边说道,“也就是我开车,不然我也得喝醉。”
“大哥喝醉了?”
“喝多了,估计得两三天能缓过来吧。”李龙笑笑,“不过感觉喝的痛快的很。”
去一趟北面的连队,算是生活的小插曲。接下来玛县的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事情。县城、乡村已经零星响起了鞭炮的声音,电光炮和小鞭声音不一样,雷子的威力更大。
县里的大院,过年的东西准备的不多,顾晓霞大年三十就能放假,到时打算去队里的大院子,三天假结束的时候再过来。
“杨大姐,到时和我们一起过去吧,队里过年热闹,小芳也有玩的伴儿。”晚饭的时候,顾晓霞和杨大姐商量着,“过去就好好休息一下,孩子我和他爸带。”
“不了,我和小芳就在县里了。”杨大姐摇了摇头,态度挺坚决,“就不凑这个热闹了。我们正好也过去南面的院子看看,那里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