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马超(1/3)
第673章马超
黄忠渡湖不久便即攻下作唐,恰逢文聘率军北上,明明敌人数倍于己,黄忠却没有听从王熊的建议坚守城池,只叫其留守作唐,自家则选择主动出击,领着落日营三千精卒前往城西二十里处的倪水桥。
入桥之后,黄忠亲领本部刀兵在前,排列成方阵,再令郭陆、杨慎各镇左右两翼,布下强弓千张埋伏在侧,以待敌军。
彼时文聘军前锋洪毅领五千骑兵先至倪水,轻视黄忠兵少,又是步卒,直接便下令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
面对敌人的蹄声如雷,呼啸之势,黄忠不动如山,两翼郭、杨二将亦是镇定自若,只是沉默的俯伏在盾牌下,待文聘军冲至三十步时,黄忠暴喝一声,拔刀跃起,本部亲军亦人人悍勇,随他一起直迎而去。
与此同时,随着郭陆、杨慎的一声令下,左右两千张强弓同时齐发,但见漫天箭雨,弓矢如蝗,直向敌骑溅落!
遭到意想不到的打击,文聘军陷入了一片混乱,竟被黄忠带着数百步卒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将他们的阵型彻底打乱,不仅如此,黄忠还趁势深入中军,斩敌将洪毅于两军阵前!
以三千步卒正面击溃五千骑兵,这一场胜利不仅堪称辉煌,甚至近乎不可思议,后续的影响更是深远!
且不说五千骑兵的全灭让文聘军实力大损,遭逢这等惨败,三军自然士气低落,此时临战都难,遑论除掉黄忠这条拦路虎后,北上江陵了。
无奈之下,文聘只得暂时停驻在作唐城外,与黄忠军形成对峙的同时,先行整顿军心,随之不久,这一战也迅速地传遍四方,一时间引起议论纷纷,各路反应不同。
扬州军自不消说,闻讯之后,留驻长沙后方的周泰和魏延大松一口气,黄将军如此神勇,看来文聘军短时间内是回不了江陵了,吾主无危矣!
荆州军这边却是各方震怖,军报传入襄阳时,蔡瑁大惊失色,顾盼左右曰之:“吾素知黄忠之能,却不知彼勇至如斯,其天人乎?”惶然之下,当即便派遣信使前往许都,再次向曹操求援。
得到消息时,曹操正在城外军营迎接凉州韩遂所派来的使者团,荀彧、荀攸、程昱,以及此次的联盟功臣钟繇皆陪行在侧。
曹仁早已备好了酒宴,众人在高台上阅军片刻,便即准备进帐入席。
既是为了“示威”,这次的阅兵自是早有准备,曹仁精心挑选出来了四千步卒,一千骑兵,整整齐齐地排着队列,组成十来个方阵,很早便立在大校场之上。
荀攸小步奔近,附耳说道:“前线来报,南郡北面突然出现陈国刘备的兵马,主将乃是关羽,初战便大破徐州军营,夺回刚刚失陷的当阳,随后不久又在江陵城下再次冲阵,不仅正面将徐州军杀的大败,连主将吴牛也被关羽斩去一臂,如今徐州军已是高挂免战,后撤五十余里,暂时停止了攻城。”
阎行身后是一位骑着白马的年轻武将,年纪不过弱冠,穿着一身锦色底绣上狮纹的华服,将其虎背熊腰的体型完美体现。
本就是颜控的曹操见马超这般用命,又这般神勇,对其愈发喜爱,曾想招揽马超入朝为官,却被婉拒,曹操不但没有动怒,反而继续讨好,又借汉献帝诏拜封马超为徐州刺史,时年马超不过二十六岁!
“大将军这话才是过谦。”
军营之中充盈肃杀之气,原本自然不是迎客之地,只不过按照曹操的想法,凉州虽名为大汉一州,但当地人久在边疆,早染胡风,其实亦是畏威而不怀德的蛮夷之辈,既然如此,自然是要先展示一番肌肉,再去杯酒言欢,于是便在凉州使团入城当日,便邀请其同去检阅三军。
当凉州使团随着曹操一同入场时,便看见了这样的一幕:四方八面,旌旗如林;各分队伍,井井有条;盔甲鲜明,衣袍灿烂,更有戈矛耀日,人马腾空
但最令他们侧目吃惊的,其实还是前方的一片静默,静至落针可闻!
诸将中有披挂重铠还费劲想行拜首礼(将上半身前伏大致与地面平行)的,听闻此令,便就纷纷直起身子,只是拱手行礼,稍作寒暄之后,除了留下两个人在前边引路,其他人皆融入曹操身后的队列中,一路向着营中的校场行去。
荀攸沉声道:“除此之外,武陵郡的情势亦有变化,早在多日之前,长沙一带的扬州军便有集结动向,臣便令人加倍关注,不出所料,近日驻扎在洞庭湖的黄忠部突有动作,先是奇袭夺了渡口,随后黄忠攻克作唐,不仅如此,更在次日城外与文聘军前锋大战一场.”
听到这话,那少年瞥了阎行一眼,嘴角微抿,淡淡地笑道:“阎校尉说的是极,大将军带的一手好兵,超甚是佩服,自愧不如。”说是自愧不如,可旁人看其笑容,却带着说不出的傲气和自负,分明言不由衷。
曹操微一顿步,却是没有回头,只是笑吟吟地一边让曹仁继续引领,一边手掌摆了摆,发出无声的询问:“何事?”
不久之后,曹操与凉州使团来到营外,此时营中诸将已在主将曹仁的带领下悉数来到营门,手持兵器、身披重铠,后系披风,列队行礼。
一阵唏嘘之后,方才又问道:“徐州军遭受重创,即便是败于刘备,对咱们而言也算是条好消息,应不至让公达这般神情,是不是还有别的消息?”
这一次倒像是发自肺腑的由衷之言了,不过曹操表面哈哈大笑,心中却是泛起狐疑。
比如官渡之战后,袁绍之子袁绍的部将高干和郭援曾欲联合南匈
黄忠渡湖不久便即攻下作唐,恰逢文聘率军北上,明明敌人数倍于己,黄忠却没有听从王熊的建议坚守城池,只叫其留守作唐,自家则选择主动出击,领着落日营三千精卒前往城西二十里处的倪水桥。
入桥之后,黄忠亲领本部刀兵在前,排列成方阵,再令郭陆、杨慎各镇左右两翼,布下强弓千张埋伏在侧,以待敌军。
彼时文聘军前锋洪毅领五千骑兵先至倪水,轻视黄忠兵少,又是步卒,直接便下令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
面对敌人的蹄声如雷,呼啸之势,黄忠不动如山,两翼郭、杨二将亦是镇定自若,只是沉默的俯伏在盾牌下,待文聘军冲至三十步时,黄忠暴喝一声,拔刀跃起,本部亲军亦人人悍勇,随他一起直迎而去。
与此同时,随着郭陆、杨慎的一声令下,左右两千张强弓同时齐发,但见漫天箭雨,弓矢如蝗,直向敌骑溅落!
遭到意想不到的打击,文聘军陷入了一片混乱,竟被黄忠带着数百步卒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将他们的阵型彻底打乱,不仅如此,黄忠还趁势深入中军,斩敌将洪毅于两军阵前!
以三千步卒正面击溃五千骑兵,这一场胜利不仅堪称辉煌,甚至近乎不可思议,后续的影响更是深远!
且不说五千骑兵的全灭让文聘军实力大损,遭逢这等惨败,三军自然士气低落,此时临战都难,遑论除掉黄忠这条拦路虎后,北上江陵了。
无奈之下,文聘只得暂时停驻在作唐城外,与黄忠军形成对峙的同时,先行整顿军心,随之不久,这一战也迅速地传遍四方,一时间引起议论纷纷,各路反应不同。
扬州军自不消说,闻讯之后,留驻长沙后方的周泰和魏延大松一口气,黄将军如此神勇,看来文聘军短时间内是回不了江陵了,吾主无危矣!
荆州军这边却是各方震怖,军报传入襄阳时,蔡瑁大惊失色,顾盼左右曰之:“吾素知黄忠之能,却不知彼勇至如斯,其天人乎?”惶然之下,当即便派遣信使前往许都,再次向曹操求援。
得到消息时,曹操正在城外军营迎接凉州韩遂所派来的使者团,荀彧、荀攸、程昱,以及此次的联盟功臣钟繇皆陪行在侧。
曹仁早已备好了酒宴,众人在高台上阅军片刻,便即准备进帐入席。
既是为了“示威”,这次的阅兵自是早有准备,曹仁精心挑选出来了四千步卒,一千骑兵,整整齐齐地排着队列,组成十来个方阵,很早便立在大校场之上。
荀攸小步奔近,附耳说道:“前线来报,南郡北面突然出现陈国刘备的兵马,主将乃是关羽,初战便大破徐州军营,夺回刚刚失陷的当阳,随后不久又在江陵城下再次冲阵,不仅正面将徐州军杀的大败,连主将吴牛也被关羽斩去一臂,如今徐州军已是高挂免战,后撤五十余里,暂时停止了攻城。”
阎行身后是一位骑着白马的年轻武将,年纪不过弱冠,穿着一身锦色底绣上狮纹的华服,将其虎背熊腰的体型完美体现。
本就是颜控的曹操见马超这般用命,又这般神勇,对其愈发喜爱,曾想招揽马超入朝为官,却被婉拒,曹操不但没有动怒,反而继续讨好,又借汉献帝诏拜封马超为徐州刺史,时年马超不过二十六岁!
“大将军这话才是过谦。”
军营之中充盈肃杀之气,原本自然不是迎客之地,只不过按照曹操的想法,凉州虽名为大汉一州,但当地人久在边疆,早染胡风,其实亦是畏威而不怀德的蛮夷之辈,既然如此,自然是要先展示一番肌肉,再去杯酒言欢,于是便在凉州使团入城当日,便邀请其同去检阅三军。
当凉州使团随着曹操一同入场时,便看见了这样的一幕:四方八面,旌旗如林;各分队伍,井井有条;盔甲鲜明,衣袍灿烂,更有戈矛耀日,人马腾空
但最令他们侧目吃惊的,其实还是前方的一片静默,静至落针可闻!
诸将中有披挂重铠还费劲想行拜首礼(将上半身前伏大致与地面平行)的,听闻此令,便就纷纷直起身子,只是拱手行礼,稍作寒暄之后,除了留下两个人在前边引路,其他人皆融入曹操身后的队列中,一路向着营中的校场行去。
荀攸沉声道:“除此之外,武陵郡的情势亦有变化,早在多日之前,长沙一带的扬州军便有集结动向,臣便令人加倍关注,不出所料,近日驻扎在洞庭湖的黄忠部突有动作,先是奇袭夺了渡口,随后黄忠攻克作唐,不仅如此,更在次日城外与文聘军前锋大战一场.”
听到这话,那少年瞥了阎行一眼,嘴角微抿,淡淡地笑道:“阎校尉说的是极,大将军带的一手好兵,超甚是佩服,自愧不如。”说是自愧不如,可旁人看其笑容,却带着说不出的傲气和自负,分明言不由衷。
曹操微一顿步,却是没有回头,只是笑吟吟地一边让曹仁继续引领,一边手掌摆了摆,发出无声的询问:“何事?”
不久之后,曹操与凉州使团来到营外,此时营中诸将已在主将曹仁的带领下悉数来到营门,手持兵器、身披重铠,后系披风,列队行礼。
一阵唏嘘之后,方才又问道:“徐州军遭受重创,即便是败于刘备,对咱们而言也算是条好消息,应不至让公达这般神情,是不是还有别的消息?”
这一次倒像是发自肺腑的由衷之言了,不过曹操表面哈哈大笑,心中却是泛起狐疑。
比如官渡之战后,袁绍之子袁绍的部将高干和郭援曾欲联合南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