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人算(2/3)
便亲提精锐,倍道穿插,径取寿春,同时与主公,刘表联手,共击汝南,袁术遂灭!”
荀彧沉声说道:“袁术既灭,寿春既下,余者传檄可定。”
“不错。”
曹操冷笑一声道:“假道灭虢倒是用不上了,不过若是此次竖子的行事果然如我所料,却也算是调虎离山,此等天赐良机,本将自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曹操料的不错,王政这一次的确又再次行险,想要孤军奇袭江陵。
然而曹操万万没想到的是,王政的行险不仅是计划上的,更连他这位主公都亲身涉陷了!
无他,正是因为在王政夺取临湘之前,甚至早在扬州军南征之前,郭嘉便未雨绸缪,提醒王政始终要注意后方的安危,防范邻近的几路诸侯,尤其是兖州曹操和陈国刘备,更是重中之重!
有鉴于此,即便是行险,王政也没有抽调太多的兵力,更与荀彧的估计不同,这一支冲着江陵去的奇兵,其实只有五千余人。
暮色沉沉,转入夜中。
临湘城西北面的一处山脉中,正有大队的骑兵趁着夜色,悄悄出山。
数千裹着布的马蹄奔腾起来虽然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但卷起的尘土依旧弥漫半空,如果在白天看去,肯定极为壮观,难以遮掩,但现在是夜晚,加上这支骑兵又分出了许多的探马出入远近,以为警戒,所以明明已在长沙境内走了很远,却并没有多少人发现他们的存在。
这支军队,正是由王政亲自带队前去奔袭江陵的骑兵,他们是前天晚上出的临湘,一夜行军,先赶到罗县,没有入城,只是在城外休息了一个白天,入夜之后,又启程北上,奔赴沅江而去。
既然是奔袭,保密便是最重要的,夜行晓宿便城了基本操作,当然了,五千人的骑兵行军,其实引发的规模也是不小,再是保密也是难免会走漏风声,被人发觉。
不过被人发觉不要走,只要探马得力,能把所有看到他们行踪的人,不管是百姓,商旅,还是敌人的探马通通抓住,那便依旧是一次完美的秘密行动,而这样的探马,王政亲自统帅的部队里自然不缺。
于是他们便这般无声无息的进入了武陵境内。
武陵郡,作唐县外的一处平原。
“主公。”
甘宁从后阵赶上,催骑来到王政身边,借助月色朝前边瞧了瞧道:“前面便是武陵的作唐了。”
“嗯,”王政不置可否,只是问道:“现在什么时分?”
“快三更天了。”
王政点了点头,又望向身后的向导,温言问道:“李兄弟,天亮前咱们能到沅江的上游么?”
那向导本是长沙军的一个都伯,战败被俘后降了天军,闻言连忙恭敬地道:“禀州牧,过了作唐,离青唐河(沅江的上游分支)就不足四十里了,若是别的军队可不好说,不过贵军哦不,是我军的问题不大。”
“哦?”王政也没在意他的口误,只是问道:“怎么说?”
“作唐北面多是山丘,地势崎岖,有些不利骑兵行军,这四十里地要是寻常的军马,起码要走个四五个时辰。”说到这里,那向导面露钦佩之色道:“不过州牧麾下皆是虎贲,人人骑术精湛,那么俺以为,天亮之前定能抵达!”
“听到了么?”王政笑了笑,对一旁的甘宁道:“吩咐兄弟们,再加把劲,务必五更前后赶到河边,先渡河后再做歇息,以应付将要开始的鏖战。”
如今正逢战时,沅江这种贯通汉寿,临沅,作唐等数个城池的河道沿途必然皆有守卒,不过沅江很长,文聘不可能在每处都布下军队,之前作为先锋的黄忠早已探查清楚,作唐北面正有一处较为隐蔽的渡河地点无人看守。
甘宁点了点头,又道:“主公,上午接了临湘的军报,说黄忠将军昨天凌晨佯渡洞庭湖,已然吸引住了荆州军的视线,并小有交战,另外徐方将军也率领我军主力,也在昨天上午发动了对临沅的攻势。
“文聘果如主公所料,分别遣军,一路驰援临沅,一路驰援洞庭湖,眼下情势,对咱们‘暗取江陵’的计划可谓十分有利!”
“什么叫如我所料?”王政摇了摇头,开玩笑道:“那是奉孝的计策,怎么,兴霸觉得本将是那种会将臣下功劳窃为己有的人么?”
“末将不敢。”
甘宁干笑一声,又道:“不过军报上说,文聘遣出的两路援军,总计也才不过两万人而已,这也就说是汉寿起码还屯驻了接近万荆州军,主公,咱们渡河之后,一旦拿下孱陵,文聘若是知悉之后,前来驰援可就有些麻烦了。”
“江陵乃是大城,起码也有数千守军,再加上这一万人马,可就是三倍于我的兵力了,且我军为深入敌后,皆是轻骑简装,所带粮秣只有十日。一旦不能速克”
“怎么?”王政似笑非笑地瞥了甘宁一眼,“将临大战,兴霸这是胆怯了么?”
这一句话登时激起了甘宁的傲气,不忿地叫道:‘若是主公不在这里,末将单独领军,莫说一万人马,便是五万人马,末将亦敢放手一搏!”
“那就行了。”
王政闻言微微一笑,轻拍腰间神剑,淡淡地道:“莫说文聘已中奉孝之计,分兵往援洞庭临沅,嘿,即便他没有中计,不曾分兵,本将既然亲自提剑挂帅,不管他有几万人马,也是来去自如,有胜无败,你可相信?”
这话说的霸气迫人,听得甘宁热血上涌,下意识便重重点了点头:“主公神威盖世,末将自然相信!”
“哈哈。”
行了不久,快到黎明之前,哨骑都尉从侧翼
荀彧沉声说道:“袁术既灭,寿春既下,余者传檄可定。”
“不错。”
曹操冷笑一声道:“假道灭虢倒是用不上了,不过若是此次竖子的行事果然如我所料,却也算是调虎离山,此等天赐良机,本将自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曹操料的不错,王政这一次的确又再次行险,想要孤军奇袭江陵。
然而曹操万万没想到的是,王政的行险不仅是计划上的,更连他这位主公都亲身涉陷了!
无他,正是因为在王政夺取临湘之前,甚至早在扬州军南征之前,郭嘉便未雨绸缪,提醒王政始终要注意后方的安危,防范邻近的几路诸侯,尤其是兖州曹操和陈国刘备,更是重中之重!
有鉴于此,即便是行险,王政也没有抽调太多的兵力,更与荀彧的估计不同,这一支冲着江陵去的奇兵,其实只有五千余人。
暮色沉沉,转入夜中。
临湘城西北面的一处山脉中,正有大队的骑兵趁着夜色,悄悄出山。
数千裹着布的马蹄奔腾起来虽然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但卷起的尘土依旧弥漫半空,如果在白天看去,肯定极为壮观,难以遮掩,但现在是夜晚,加上这支骑兵又分出了许多的探马出入远近,以为警戒,所以明明已在长沙境内走了很远,却并没有多少人发现他们的存在。
这支军队,正是由王政亲自带队前去奔袭江陵的骑兵,他们是前天晚上出的临湘,一夜行军,先赶到罗县,没有入城,只是在城外休息了一个白天,入夜之后,又启程北上,奔赴沅江而去。
既然是奔袭,保密便是最重要的,夜行晓宿便城了基本操作,当然了,五千人的骑兵行军,其实引发的规模也是不小,再是保密也是难免会走漏风声,被人发觉。
不过被人发觉不要走,只要探马得力,能把所有看到他们行踪的人,不管是百姓,商旅,还是敌人的探马通通抓住,那便依旧是一次完美的秘密行动,而这样的探马,王政亲自统帅的部队里自然不缺。
于是他们便这般无声无息的进入了武陵境内。
武陵郡,作唐县外的一处平原。
“主公。”
甘宁从后阵赶上,催骑来到王政身边,借助月色朝前边瞧了瞧道:“前面便是武陵的作唐了。”
“嗯,”王政不置可否,只是问道:“现在什么时分?”
“快三更天了。”
王政点了点头,又望向身后的向导,温言问道:“李兄弟,天亮前咱们能到沅江的上游么?”
那向导本是长沙军的一个都伯,战败被俘后降了天军,闻言连忙恭敬地道:“禀州牧,过了作唐,离青唐河(沅江的上游分支)就不足四十里了,若是别的军队可不好说,不过贵军哦不,是我军的问题不大。”
“哦?”王政也没在意他的口误,只是问道:“怎么说?”
“作唐北面多是山丘,地势崎岖,有些不利骑兵行军,这四十里地要是寻常的军马,起码要走个四五个时辰。”说到这里,那向导面露钦佩之色道:“不过州牧麾下皆是虎贲,人人骑术精湛,那么俺以为,天亮之前定能抵达!”
“听到了么?”王政笑了笑,对一旁的甘宁道:“吩咐兄弟们,再加把劲,务必五更前后赶到河边,先渡河后再做歇息,以应付将要开始的鏖战。”
如今正逢战时,沅江这种贯通汉寿,临沅,作唐等数个城池的河道沿途必然皆有守卒,不过沅江很长,文聘不可能在每处都布下军队,之前作为先锋的黄忠早已探查清楚,作唐北面正有一处较为隐蔽的渡河地点无人看守。
甘宁点了点头,又道:“主公,上午接了临湘的军报,说黄忠将军昨天凌晨佯渡洞庭湖,已然吸引住了荆州军的视线,并小有交战,另外徐方将军也率领我军主力,也在昨天上午发动了对临沅的攻势。
“文聘果如主公所料,分别遣军,一路驰援临沅,一路驰援洞庭湖,眼下情势,对咱们‘暗取江陵’的计划可谓十分有利!”
“什么叫如我所料?”王政摇了摇头,开玩笑道:“那是奉孝的计策,怎么,兴霸觉得本将是那种会将臣下功劳窃为己有的人么?”
“末将不敢。”
甘宁干笑一声,又道:“不过军报上说,文聘遣出的两路援军,总计也才不过两万人而已,这也就说是汉寿起码还屯驻了接近万荆州军,主公,咱们渡河之后,一旦拿下孱陵,文聘若是知悉之后,前来驰援可就有些麻烦了。”
“江陵乃是大城,起码也有数千守军,再加上这一万人马,可就是三倍于我的兵力了,且我军为深入敌后,皆是轻骑简装,所带粮秣只有十日。一旦不能速克”
“怎么?”王政似笑非笑地瞥了甘宁一眼,“将临大战,兴霸这是胆怯了么?”
这一句话登时激起了甘宁的傲气,不忿地叫道:‘若是主公不在这里,末将单独领军,莫说一万人马,便是五万人马,末将亦敢放手一搏!”
“那就行了。”
王政闻言微微一笑,轻拍腰间神剑,淡淡地道:“莫说文聘已中奉孝之计,分兵往援洞庭临沅,嘿,即便他没有中计,不曾分兵,本将既然亲自提剑挂帅,不管他有几万人马,也是来去自如,有胜无败,你可相信?”
这话说的霸气迫人,听得甘宁热血上涌,下意识便重重点了点头:“主公神威盖世,末将自然相信!”
“哈哈。”
行了不久,快到黎明之前,哨骑都尉从侧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