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旧衣香,留他荀令,新曲误,顾了周(1/3)
第612章旧衣香,留他荀令,新曲误,顾了周郎
魏延等人攻克吴县不久,另一边的丹阳亦传来捷报,新附的并州张辽于日前以声东击西之计攻破石城,吴胜大军兵锋直抵州治丹阳。
即便在世人眼中,既得庐江和九江之后,扬州剩余郡县归附王政不过早晚之事,但这克复的趋势如此之猛,如此之势依旧令人侧目不已,似乎不论是丹阳的山越群贼,还是吴郡孙氏多年的经营,在徐州军这道洪流面前,所有的抵抗都如微不足道的石子般被席卷而去,再不能驻足,只能溃散逃离。
不知不觉,已是进入的建安二年的二月。
“周从事好。”
走进王宫内殿时,门口的司阍管笑着向周瑜行了一礼,从事官职并不算高,若是其他人别说入宫的机会甚为渺茫,便是这看门官原也不会这般客气,但周瑜却是不同,毕竟人人皆知王政对他十分看重,可谓另眼相看,几次主动招揽不说,三番四次被婉拒也毫不着恼,表现出了难得的好涵养。
州牧都这般了,其他人哪里还敢不对周瑜恭敬?
周瑜也客气的点了点头,对那司阍官拱手道:“请禀报州牧一声,便说周瑜求见。”
“州牧交代过,如果是周从事,不必通报,自行入内便是。”那司阍管笑了笑道:“周从事请。”
“如此多谢。”
周瑜踏着游廊向着书房走去,来到庭院时,书房的大门虽开着,却不敢随意走进,便朗声道:“王州牧,周瑜求见。”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将既然将这份重任交付给你,自然是信的过你,你却说自家能力不够,嘿,意思是本将有眼无珠,看错人了吗?“
周瑜怔怔的看着,王政的手十分粗大,说来也怪,却保养的很好,白皙光滑,全不像其他武将那般,有着长年累月练武的老茧。
“禀州牧,书上句句皆在下肺腑之言。”
“不准。”
他掷地有声地道:“你是天生的将才,当日奉孝转述你针对山越之策,本将大为惊叹,自愧不及,所以兵法韬略上却是不予置评,亦不敢置评,然则相识至今,却发现你有个毛病。”
要知道周瑜眼下的官职乃是从事,又称别驾,作为州牧、刺史的佐官,这个官职权利虽大,位置虽重,但说到底还是一个秘书类型,俸禄不过八百石,官位不过七品,与县令相仿而已。
这
周瑜愈发无言以对,这事他之前确实没有想到过,只得默然地站在王政的面前,动也不动,王政绕着周瑜踱了一圈,忽然伸出手来,“锵”一声抽出了周瑜腰间的佩剑。
孙翊是孙策的三弟,年纪虽轻,却甚为勇敢,当日在面见王政时竟敢嗔目瞪视,怒骂不已,若换成其他人这般无礼,早不知死了多少遍了。
却见王政叹了口气,继续道:“这等事我原本不想多言,公瑾你既不愿担当重任,那我只得把话挑明了。”
周瑜浑身一抖:“州州牧?”
王政微笑着看着周瑜,语气说不出的恳切:“公瑾,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你若愿与我并骑前行,就莫要再说那些无谓之言了!”
王政又看了一眼周瑜的辞职书,“臣德薄才鲜,碌碌无能,不敢当此大用,还望州牧另选良才.”
且如今外面虽还没有风声,但朝中文武皆已知道,王政接下来的对外用兵很大可能会剑指荆州。
“不过既然连伯符兄这样的英雄都能击败,来日不管对手是谁,本将也充满信心了!”
王政面露回忆的神色,喃喃地道:“公瑾可知,其实我对伯符兄十分敬重,原本我二人也能成为朋友,只是身逢乱世,群雄逐鹿,南地虽大,却也容不了两个人的壮志!”
与小乔的婚事,成了压倒周瑜最后一点坚持的稻草,既然没有办法拒绝,抛开心结的周瑜,原本也准备接下来和王政好好君臣相得一番的。
他身手本就在周瑜之上,动作实在太快,周瑜没有防备,不由吃了一惊,王政将剑举到眼前,喃喃念道:“这便是那柄霜锋剑吗?”
这样的周瑜,又怎会觉得自己的才能担当不了一个太守,自己的武功做不得一个四品将军?
但也正是因为这份骨子里的自信,骨子里的骄傲,周瑜才会觉得自家在徐州军中目前立下的功劳,不应该得到这等程度的封赏和重用罢了。
前几日周瑜返回寿春时,王政再次让张昭这位刺史作为媒人出面,去谈了下周瑜的婚事,虽然事出突然,不过周瑜与小乔本就是郎情妾意,再加上其他因素,不过思忖一番,周瑜便同意了,婚礼定在了下个月。
王政沉声说道:“本将初入徐州之时,为了招揽琅琊王氏,亦曾有过许诺,来日会助其报仇,将吴郡孙氏灭户夷族!”
他顿了顿,又道,“这份任命当日乃是在宴席之上,诸多文武百官面前本将亲口说的,如今若是收回成命,岂非朝令夕改,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但王政这般推心置腹,周瑜也不禁有些感动,一时讷讷无言不说,脑海中更突然冒出一些十分荒诞的念头
若是在孙策帐下,他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这般破格提拔吗?
“公瑾,本将当初和周尚先生见面前时,便曾说过一句话。”
王政一怔,可能也没想到周瑜会上书,接过来看了片刻,不由剑眉一挑,侧目问道:“公瑾,你真是这么想的吗?”
“这是什么?”
这样的待遇,如今天军之中只有吴胜和徐方这等最早的从龙之臣兼总角之交获得过的。
周瑜闻言浑身一震,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个任
魏延等人攻克吴县不久,另一边的丹阳亦传来捷报,新附的并州张辽于日前以声东击西之计攻破石城,吴胜大军兵锋直抵州治丹阳。
即便在世人眼中,既得庐江和九江之后,扬州剩余郡县归附王政不过早晚之事,但这克复的趋势如此之猛,如此之势依旧令人侧目不已,似乎不论是丹阳的山越群贼,还是吴郡孙氏多年的经营,在徐州军这道洪流面前,所有的抵抗都如微不足道的石子般被席卷而去,再不能驻足,只能溃散逃离。
不知不觉,已是进入的建安二年的二月。
“周从事好。”
走进王宫内殿时,门口的司阍管笑着向周瑜行了一礼,从事官职并不算高,若是其他人别说入宫的机会甚为渺茫,便是这看门官原也不会这般客气,但周瑜却是不同,毕竟人人皆知王政对他十分看重,可谓另眼相看,几次主动招揽不说,三番四次被婉拒也毫不着恼,表现出了难得的好涵养。
州牧都这般了,其他人哪里还敢不对周瑜恭敬?
周瑜也客气的点了点头,对那司阍官拱手道:“请禀报州牧一声,便说周瑜求见。”
“州牧交代过,如果是周从事,不必通报,自行入内便是。”那司阍管笑了笑道:“周从事请。”
“如此多谢。”
周瑜踏着游廊向着书房走去,来到庭院时,书房的大门虽开着,却不敢随意走进,便朗声道:“王州牧,周瑜求见。”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将既然将这份重任交付给你,自然是信的过你,你却说自家能力不够,嘿,意思是本将有眼无珠,看错人了吗?“
周瑜怔怔的看着,王政的手十分粗大,说来也怪,却保养的很好,白皙光滑,全不像其他武将那般,有着长年累月练武的老茧。
“禀州牧,书上句句皆在下肺腑之言。”
“不准。”
他掷地有声地道:“你是天生的将才,当日奉孝转述你针对山越之策,本将大为惊叹,自愧不及,所以兵法韬略上却是不予置评,亦不敢置评,然则相识至今,却发现你有个毛病。”
要知道周瑜眼下的官职乃是从事,又称别驾,作为州牧、刺史的佐官,这个官职权利虽大,位置虽重,但说到底还是一个秘书类型,俸禄不过八百石,官位不过七品,与县令相仿而已。
这
周瑜愈发无言以对,这事他之前确实没有想到过,只得默然地站在王政的面前,动也不动,王政绕着周瑜踱了一圈,忽然伸出手来,“锵”一声抽出了周瑜腰间的佩剑。
孙翊是孙策的三弟,年纪虽轻,却甚为勇敢,当日在面见王政时竟敢嗔目瞪视,怒骂不已,若换成其他人这般无礼,早不知死了多少遍了。
却见王政叹了口气,继续道:“这等事我原本不想多言,公瑾你既不愿担当重任,那我只得把话挑明了。”
周瑜浑身一抖:“州州牧?”
王政微笑着看着周瑜,语气说不出的恳切:“公瑾,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你若愿与我并骑前行,就莫要再说那些无谓之言了!”
王政又看了一眼周瑜的辞职书,“臣德薄才鲜,碌碌无能,不敢当此大用,还望州牧另选良才.”
且如今外面虽还没有风声,但朝中文武皆已知道,王政接下来的对外用兵很大可能会剑指荆州。
“不过既然连伯符兄这样的英雄都能击败,来日不管对手是谁,本将也充满信心了!”
王政面露回忆的神色,喃喃地道:“公瑾可知,其实我对伯符兄十分敬重,原本我二人也能成为朋友,只是身逢乱世,群雄逐鹿,南地虽大,却也容不了两个人的壮志!”
与小乔的婚事,成了压倒周瑜最后一点坚持的稻草,既然没有办法拒绝,抛开心结的周瑜,原本也准备接下来和王政好好君臣相得一番的。
他身手本就在周瑜之上,动作实在太快,周瑜没有防备,不由吃了一惊,王政将剑举到眼前,喃喃念道:“这便是那柄霜锋剑吗?”
这样的周瑜,又怎会觉得自己的才能担当不了一个太守,自己的武功做不得一个四品将军?
但也正是因为这份骨子里的自信,骨子里的骄傲,周瑜才会觉得自家在徐州军中目前立下的功劳,不应该得到这等程度的封赏和重用罢了。
前几日周瑜返回寿春时,王政再次让张昭这位刺史作为媒人出面,去谈了下周瑜的婚事,虽然事出突然,不过周瑜与小乔本就是郎情妾意,再加上其他因素,不过思忖一番,周瑜便同意了,婚礼定在了下个月。
王政沉声说道:“本将初入徐州之时,为了招揽琅琊王氏,亦曾有过许诺,来日会助其报仇,将吴郡孙氏灭户夷族!”
他顿了顿,又道,“这份任命当日乃是在宴席之上,诸多文武百官面前本将亲口说的,如今若是收回成命,岂非朝令夕改,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但王政这般推心置腹,周瑜也不禁有些感动,一时讷讷无言不说,脑海中更突然冒出一些十分荒诞的念头
若是在孙策帐下,他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这般破格提拔吗?
“公瑾,本将当初和周尚先生见面前时,便曾说过一句话。”
王政一怔,可能也没想到周瑜会上书,接过来看了片刻,不由剑眉一挑,侧目问道:“公瑾,你真是这么想的吗?”
“这是什么?”
这样的待遇,如今天军之中只有吴胜和徐方这等最早的从龙之臣兼总角之交获得过的。
周瑜闻言浑身一震,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个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