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光风霁月(2/3)
上还是一介文儒,闻言却是目露迷茫之色。
王政只得解释道:“我大汉尚武之气,蔚然成风,加之将乃兵之胆,而若斗将得胜,一战便可让士气上此消彼长,故此才有所谓的阵前斗将,更在这些年成为诸侯攻伐间约定俗成的惯例。”
“只是斗将虽在两军阵中,却也离本部不远,主帅乃三军之魂,干系何等重大,再是托大一旦知道不敌对手必会撤马回转,他的亲兵和其他将领也会在其落入下风的第一时间便上前援救,掩护”
说到这里,王政又叹了口气:“若想让孙策这样的主帅来不及逃走,让孙策军中的大将和亲兵来不及援救,便只能是一击必杀,或者起码也要在十个回合内速杀孙策!”
“嘿黄忠再是勇悍,也无法做到这两点啊。”
“这”
贺宏闻言恍然大悟,顿时大感沮丧,低头沉默片刻,却是仰天大笑起来,待其再次抬头望向王政时,依旧信心十足地道:“州牧方才所言不差,不过吾却觉得黄将军固然做不到速杀孙策,但只要孙策应邀斗将,依旧必死无疑!”
哦?
王政闻言大感诧异,立时侧目贺宏:“此话怎讲?”
贺宏笑道:“黄将军当日在我合肥杀敌之时,不仅展露了过人的武勇,还曾在百步之外连连射杀敌将数人,当真是箭无虚发!”
“州牧,那孙策一旦不敌,若是想逃,黄将军这样的神射手只需弓弦一拉.嘿,这样的距离岂有不中之理?”
一言惊醒梦中人。
心神俱震之下,王政当即拍案而起,双目神光烁闪!
对啊!
以黄忠的箭术,若是孙策一旦不敌,转身而逃的时间已足够让黄忠搭弓射箭了!
话说起来,面对黄忠这样的对手,一旦把背部露出的话,那生命的威胁反而更巨大了,毕竟黄忠全力射出的一箭可比子弹还要致命
起码后世的防弹衣可以挡住子弹,却绝对挡不住这等堪比床弩的杀器!
只不过,在斗将的时候背后放冷箭似乎有些不讲武德?
这等事情王政倒是做的出来,可惜他那个远程能力
有心无力。
黄忠能力上自然绝无问题,但是其愿意去做吗?
王政暗自回忆起了前世看过的三国演义,在斗将的情况下,黄忠也只有在和关羽打的时候,一箭射在关羽盔缨根上,算是虚晃一枪,吓唬了一下逼王?
其他的情况下,黄忠对战张郃、夏侯渊、韩浩、徐晃等人的时候,几乎都是近身肉搏,很少用过箭术杀人。
唯二的两个被黄忠射杀的人,一个好像是因为救好基友魏延(射死邓贤)另一个是为了激怒夏侯渊?(射伤夏侯尚)且这两个也不是在斗将的情况啊。
一时间王政有些举棋不定起来,他所迟疑的不是其他,而是黄忠已入了骑砍系统,一旦他开口下令,哪怕其心中不愿,也必然会听令行事。
关键是王政的内心里,其实也不想利用系统逼迫黄忠去做与本心相违的事情。
要知道天朝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璀璨夺目,光耀八荒,不正是因为这些英雄们彼此间交相辉映所构成的吗?
无论君臣相得,并肩作战,抑或互为仇雌,纷争不休。
所以黄忠这样的人物,若是为敌,为了自家性命安全,王政自然是没有任何顾忌,必要杀之而后快,可如今对方既然归附了,效忠了,王政也不吝惜给与足够的尊重和体面。
沉吟良久,王政沉声道:“贺公此计的确可行,不过其中尚有一些疑难,政需要思忖几日,方可做出决定。”
贺宏闻言一怔,黄忠乃是你王政的后下,下一道命令有什么疑难的?正欲出言问个明白,却见王政已摆了摆手,直接岔开话题:“此次我徐州悉起精锐,虎贲近处,便是正面交战,若无意外,政亦有七成把握破敌致胜!”
在乱世之中,能活到这等年纪,贺宏于人情世故何等老练,一听这话便明白了王政已是间接否决了他的意见,张了张嘴,毕竟身份有别,还是没有继续说出已到嘴边的建言,只是苦笑一声,叹道:
“汉书有言,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也,吾痴长几岁,斗胆最后废言一句,还望州牧不要忘记此等至理。”
“至于州牧说的意外,莫非是发现了什么不妥?”
却是立刻便听出了王政的弦外之音。
“不错!”
王政颔首,望向贺宏一字一顿地道:“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本将当日能在奉高击退袁谭和冀州军,便是因为断其粮道,今大战在即,若是后方不稳,出了意外,这七成的胜算恐怕连一成都不剩了!”
贺宏深以为然,立刻道:“州牧明见!吾料孙策在未破临湖之前便派遣兵马突袭合肥,亦是抱着断绝扬州后方运输的诡计,故此当然黄将军到达合肥时,吾曾数次出言挽留,便是想着若有大将重兵提备,合肥便万无一失!”
“合肥不失,不仅州牧这边的粮草绝无问题,寿春亦会源源不断地给与支援,等于立于不败之地!”
王政摇了摇头,淡淡扫了眼贺宏,意味深长地道:
“合肥城高强坚,又有北门这条生路存在,城池不大,却绝不会成为孤城,一座不是孤城的城池,便是黄忠不曾留守,本将未曾抵至,外敌若想攻破,哪有那般容易?”
贺宏终于明白王政费了这么多唇舌,却是意有所指,登时惊出一身冷汗,当即一蹦而起,瞋目竖目:
“州牧莫非是发现了我合肥城中有什么隐患不成?”
“是内应?奸细?还是有哪些狗胆包天的士族,官员已偷偷和孙策沆瀣一
王政只得解释道:“我大汉尚武之气,蔚然成风,加之将乃兵之胆,而若斗将得胜,一战便可让士气上此消彼长,故此才有所谓的阵前斗将,更在这些年成为诸侯攻伐间约定俗成的惯例。”
“只是斗将虽在两军阵中,却也离本部不远,主帅乃三军之魂,干系何等重大,再是托大一旦知道不敌对手必会撤马回转,他的亲兵和其他将领也会在其落入下风的第一时间便上前援救,掩护”
说到这里,王政又叹了口气:“若想让孙策这样的主帅来不及逃走,让孙策军中的大将和亲兵来不及援救,便只能是一击必杀,或者起码也要在十个回合内速杀孙策!”
“嘿黄忠再是勇悍,也无法做到这两点啊。”
“这”
贺宏闻言恍然大悟,顿时大感沮丧,低头沉默片刻,却是仰天大笑起来,待其再次抬头望向王政时,依旧信心十足地道:“州牧方才所言不差,不过吾却觉得黄将军固然做不到速杀孙策,但只要孙策应邀斗将,依旧必死无疑!”
哦?
王政闻言大感诧异,立时侧目贺宏:“此话怎讲?”
贺宏笑道:“黄将军当日在我合肥杀敌之时,不仅展露了过人的武勇,还曾在百步之外连连射杀敌将数人,当真是箭无虚发!”
“州牧,那孙策一旦不敌,若是想逃,黄将军这样的神射手只需弓弦一拉.嘿,这样的距离岂有不中之理?”
一言惊醒梦中人。
心神俱震之下,王政当即拍案而起,双目神光烁闪!
对啊!
以黄忠的箭术,若是孙策一旦不敌,转身而逃的时间已足够让黄忠搭弓射箭了!
话说起来,面对黄忠这样的对手,一旦把背部露出的话,那生命的威胁反而更巨大了,毕竟黄忠全力射出的一箭可比子弹还要致命
起码后世的防弹衣可以挡住子弹,却绝对挡不住这等堪比床弩的杀器!
只不过,在斗将的时候背后放冷箭似乎有些不讲武德?
这等事情王政倒是做的出来,可惜他那个远程能力
有心无力。
黄忠能力上自然绝无问题,但是其愿意去做吗?
王政暗自回忆起了前世看过的三国演义,在斗将的情况下,黄忠也只有在和关羽打的时候,一箭射在关羽盔缨根上,算是虚晃一枪,吓唬了一下逼王?
其他的情况下,黄忠对战张郃、夏侯渊、韩浩、徐晃等人的时候,几乎都是近身肉搏,很少用过箭术杀人。
唯二的两个被黄忠射杀的人,一个好像是因为救好基友魏延(射死邓贤)另一个是为了激怒夏侯渊?(射伤夏侯尚)且这两个也不是在斗将的情况啊。
一时间王政有些举棋不定起来,他所迟疑的不是其他,而是黄忠已入了骑砍系统,一旦他开口下令,哪怕其心中不愿,也必然会听令行事。
关键是王政的内心里,其实也不想利用系统逼迫黄忠去做与本心相违的事情。
要知道天朝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璀璨夺目,光耀八荒,不正是因为这些英雄们彼此间交相辉映所构成的吗?
无论君臣相得,并肩作战,抑或互为仇雌,纷争不休。
所以黄忠这样的人物,若是为敌,为了自家性命安全,王政自然是没有任何顾忌,必要杀之而后快,可如今对方既然归附了,效忠了,王政也不吝惜给与足够的尊重和体面。
沉吟良久,王政沉声道:“贺公此计的确可行,不过其中尚有一些疑难,政需要思忖几日,方可做出决定。”
贺宏闻言一怔,黄忠乃是你王政的后下,下一道命令有什么疑难的?正欲出言问个明白,却见王政已摆了摆手,直接岔开话题:“此次我徐州悉起精锐,虎贲近处,便是正面交战,若无意外,政亦有七成把握破敌致胜!”
在乱世之中,能活到这等年纪,贺宏于人情世故何等老练,一听这话便明白了王政已是间接否决了他的意见,张了张嘴,毕竟身份有别,还是没有继续说出已到嘴边的建言,只是苦笑一声,叹道:
“汉书有言,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也,吾痴长几岁,斗胆最后废言一句,还望州牧不要忘记此等至理。”
“至于州牧说的意外,莫非是发现了什么不妥?”
却是立刻便听出了王政的弦外之音。
“不错!”
王政颔首,望向贺宏一字一顿地道:“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本将当日能在奉高击退袁谭和冀州军,便是因为断其粮道,今大战在即,若是后方不稳,出了意外,这七成的胜算恐怕连一成都不剩了!”
贺宏深以为然,立刻道:“州牧明见!吾料孙策在未破临湖之前便派遣兵马突袭合肥,亦是抱着断绝扬州后方运输的诡计,故此当然黄将军到达合肥时,吾曾数次出言挽留,便是想着若有大将重兵提备,合肥便万无一失!”
“合肥不失,不仅州牧这边的粮草绝无问题,寿春亦会源源不断地给与支援,等于立于不败之地!”
王政摇了摇头,淡淡扫了眼贺宏,意味深长地道:
“合肥城高强坚,又有北门这条生路存在,城池不大,却绝不会成为孤城,一座不是孤城的城池,便是黄忠不曾留守,本将未曾抵至,外敌若想攻破,哪有那般容易?”
贺宏终于明白王政费了这么多唇舌,却是意有所指,登时惊出一身冷汗,当即一蹦而起,瞋目竖目:
“州牧莫非是发现了我合肥城中有什么隐患不成?”
“是内应?奸细?还是有哪些狗胆包天的士族,官员已偷偷和孙策沆瀣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