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四面楚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君麻吕如今的尸骨脉已经进化出了一丝丝“共杀灰骨”的特性。  

若是用回他自己的脊椎,应当会更为接近“共杀灰骨”本身。  

大筒木流星的回天也好,红莲的井遁护甲也好,白的冰遁护甲也罢。  

都只能让君麻吕的十指穿弹偏移轨道,并不能直接挡下。  

“共杀灰骨”那种“化万物成尘土”的特性。  

让君麻吕的两根指骨,轻而易举的穿过了红莲与白的防御。  

两人也在君麻吕的一击之下,当场殒命。  

大筒木流星的回天击飞了袭向两人的四根指骨,两人见到红莲与白的尸体,也不由得后怕不已。  

宇智波鼬直接化身乌鸦群,消失在了君麻吕的视野之中。  

带土更是全身虚化,暂时离开神威空间,部分身体回到了忍界。  

黑绝见到十指穿弹的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那种几乎毁灭一切的感觉,是那样的令他,刻骨铭心。  

他不敢大意,直接舍弃了如同盆栽的白绝,自己化作一滩烂泥,融入了脚下的石柱之中。  

君麻吕也没想到,自己如今的实力竟然如此强大。  

“景修大人说的没错,仅仅只有速度的攻击,并不能战胜强敌。”  

“既然是要飞射而出,那就要带上最为强大的螺旋穿透。”  

“穿透一切防御,直击敌人要害!”  

大筒木清辉身为月球大筒木的长老,自然见多识广。  

他扫到红莲与白那几乎已经化成沙土的尸体,就意识到了不妙。  

再看到君麻吕眉眼之上的两点朱砂以及标志性的白眼、白发。  

大筒木清辉几乎下意识的惊呼而出:“共杀灰骨!你竟然是大筒木一族!”  

君麻吕自然不会与敌人废话,但他的首要目标并非大筒木二人组,而是宇智波鼬。  

如果君麻吕再次陷入月读幻境,有实力强横的大筒木二人组在侧。  

“我之死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不能打扰景修大人。”  

白眼的视野不断扩大,终于在神威空间的某根石柱底部。  

君麻吕发现了正靠近景修所在石柱的宇智波鼬。  

君麻吕的战斗智慧虽然略逊于鼬,但远在极少争斗的月球大筒木一族之上。  

瞬身之术发动,君麻吕几步之间就赶到了宇智波鼬身前。  

大筒木清辉回过神来:“区区下界,怎么可能还有大筒木一族。”  

“不过是残留的血裔罢了。”  

“流星,拿下他!”  

大筒木流星脚下查克拉汇聚,仿佛出膛的炮弹冲向君麻吕。  

君麻吕身形一滞,下一瞬,他以更快的瞬身术来到了大筒木清辉身前。  

改良后的柔拳八卦阵锁定大筒木清辉。  

融入了部分风后奇门的柔拳八卦阵。  

根本不是日向天忍那种,只借用一丝自然之力。  

形成独属于自己的弱小领域所能比拟。  

柔拳奇门八卦阵,以君麻吕为中宫,在周身布下一个周天奇门法阵。  

虽然依旧遵循着四盘八卦的规律。  

若是有其余术士在此,定然可依循轨迹,预测出君麻吕下一步的动作。  

可惜,这里是忍界,即便能预测出君麻吕的动作,也要速度、力量可与君麻吕匹敌。  

更是有着可防御布满骨刺的拳头。  

“柔拳法·八卦奇门六十四掌!”  

君麻吕的掌心出现一截仅有厘米长,同时细如发丝的灰白色骨刺。  

那是最为接近“共杀灰骨”特性的尸骨脉精华。  

一旦被这样的掌拳命中,哪怕强如初代目火影千手柱间,也未必能接下几拳。  

大筒木清辉自然远远不如千手柱间。  

就在君麻吕的尸骨细针即将刺入大筒木清辉的穴窍之时,宇智波鼬的天照在君麻吕的掌心燃烧。  

大筒木流星也真的像是流星一样,再次砸向君麻吕。  

一片骨骼增生而出,连同天照的黑火,化作四枚“天照骨手里剑”。  

在君麻吕对尸骨脉出神入化的掌控下,直接飞向从底部撞击而来的大筒木流星。  

大筒木流星见状,体表穴窍查克拉喷涌,化身成一根高速旋转的钻头。  

依靠旋转之力,震退“天照骨手里剑”的同时,钻向君麻吕的胸口。  

“尸骨脉·游龙柳之舞!”  

君麻吕的身体仿佛随风而舞的蝴蝶,偏偏蝴蝶的翅膀每一次煽动,都带有刺耳的破空声。  

一根根如同箭矢般的骨箭就在蝴蝶的漫舞中,精准的射向几人。  

即便是隐匿行踪,只与景修相距两根石柱的黑绝,也遭到了骨箭的无差别攻击。  

“没想到柔拳结合尸骨脉,竟然会有如此美妙的变化!”  

大筒木清辉依旧饶有兴趣的记录着战斗之中的点点滴滴。  

似乎他在月球的大筒木一族,就是充当书写历史的角色。  

君麻吕与大筒木流星你来我往,斗的不亦乐乎。  

为了速战速决,君麻吕甚至用出了“唐松之舞”,双手与口中各持一柄骨刀。  

三刀流配合骨刀的强横,打破了大筒木流星的防御。  

口中的骨刀也狠狠的刺入了大筒木流星的腹部。  

“动手!”  

宇智波鼬在此时发动了月读,刚刚战胜强敌,还来不及喘口气的君麻吕。  

再次陷入了无穷无尽的肉体与精神的折磨之中。  

大筒木清辉也如缩地成寸般,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