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七公主的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明光反应最快,大雨宫明显是有实力更强的支援来了,如果这时候有一位返璞来了,难道让城楼上的普通士兵和低等级的修行者去迎敌吗?  

正前方,远处的天空之中,已经有一团紫云在靠近。  

那是什么?  

陈明光不知道,  

如果可以,他真的不想知道。  

“所有人!全部退回关内!快从城楼上下去,全部躲起来!!”  

李力和徐杨两位军主还有些迟缓,“这是…”  

吴刚还好点,虽然笨,但是之前也听陈明光分析了不少,在亲眼看到李青荣身死后,  

中计已经是事实了。  

而他也只能帮助自己的队长去做这样的事。  

他们有庐阳院的身份,真要这样子这些得胜关的兵下命令,嘶吼着下命令,多少还是管些用的。  

虽然大家都不懂发生了什么,但基本上也都拿着武器从战胜的喜悦中醒过来,动作不算快的从各个通道慢慢下了城楼。  

陈明光和古峰所采取的办法是相同的,也是合理的。  

这个时候就是该跑、躲、藏。  

七公主慢慢踱步至李、徐二人身旁,  

“李青荣军主是为国牺牲,虽然令人悲痛,不过据陈明光所言,大雨宫得到了两座峰的协助,二位还是全力应敌吧。”  

她说的没有一点问题,  

不过李青荣的死实在突然,就在不久之前,这位青发及腰的青年才俊还是得胜关五军主之一,  

而现在已经成了地上躺着的尸体,冰凉且僵硬。  

也是在不久之前,有人来告诉庐阳院的羽儿大人,那时候跟随他们一起过来的东湖院三人,全军覆没。  

按照东湖院三人所言,他们此次本是出门游历的,算是正好碰到了得胜关的战事。  

出东湖院的时候,他们绝没想过,这次战事惨烈,甚至于连自己的尸首都找不全。  

如果不是七公主这个皇室中人记着回去要将这三人的名字上呈,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  

曾经有三个东湖院的勇士,他们不属于这次战争的军部人员,只是恰好碰上,所以便没有顾及生死,奋不顾身的参与进去。  

那个叫心池的小姑娘还是传仙才士的崇拜者,之前对于顾益被关在大雨宫的事,还感到无比的愤怒,  

只等着这场战争打赢,这样其他人都能抽身去想一想如何营救,她甚至已经做好了要一起去营救的准备,  

但可惜的是,姑娘甚至没来得及从传仙才士口中听到关于小苑山仙人的一个字,便已经在这永远的失去生命。  

战争是什么?到底为什么有战争?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发动战争?七公主在见了太多的生死离别之后却还是始终都想不明白这些问题。  

这个问题,她也求教过很多人,甚至于一些离国人,既然战争的双方都对逝去的人感到悲痛,却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将活的好好的人送上战场。  

在这短短的几个时辰的时间,  

七公主已经看到了好几位之前还活蹦乱跳的人丧命,  

她甚至于有些害怕,  

接下来又会是谁?  

“来人,将李青荣军主的尸身抬下去!”  

战狼军主李力摸掉眼角的一丝晶莹之后抽刀转身,站上得胜关城楼。  

“贺将军的命令是叫我们原地待命,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就是这个时候!战狼军听令,所有人迎战来犯之敌!”  

远处的紫色云朵愈发的近了,  

李军主找来陈明光,他要了解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时候本不该再有什么人胆敢进犯得胜关了,回来的人应该是纪岚将军和品尝胜利的许国军人。  

但现在…  

嗖!嗖!  

丛林里,又是两块黑影迅速飞来,李力和徐杨略作分辨之后都是立即将牙关咬的紧紧,握着刀的双手忍不住力量翻涌带来的颤抖。  

敌人以非常令人愤怒的方式杀掉了三位军主,  

仿佛是在用这三具尸体摧毁他们的信心和信念。  

就是连七公主也有些紧张了,  

三位军主先不管,之前随着纪岚一起追出的那些修行者呢?  

难道也都尽数殒命了吗?  

局势一瞬间变得极度危险,  

陈明光和吴刚在完成自己的事情之后,迅速赶回七公主的身旁,他们二人对于目前情况的判断可能更加悲观一些,  

七公主必须得逃,  

之前一直是用劝的,但现在不一样了。  

尽管两人之间没有任何交流,但多年在一起作战之后,默契程度已经相当高。  

必要时候就算强行也要带走七公主!  

“出去的人都被杀掉了吗?”  

他们三个站在城墙,而两位军主则靠的更外面一些,更接近敌人。  

七公主这个问题叫陈明光也很心痛,“我和吴刚是靠着蒙医才勉强逃回来的,对方反追击的速度很快,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感觉人数很多。”  

七公主问:“人数怎么可能多?陈州盆地的修行者就这么些。”  

除非离国将邢原战场的一些守神和立心境的人调过来了。  

“公主,原因已经不重要了,事实如此。”  

这个事实就是得胜关的许多修行者都被骗出去了,现在要么仓皇逃命,要么已经身首异处。  

这座雄关,剩下的还有战斗能力的人不多了。  

他们五个可能已经是守神境最多最集中的一个小团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