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黄袍加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血脉,那就算是搬去皇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种地方,我才不稀罕。”  

墨镜下翻了个‘白眼’,天马希望满脸嫌弃。  

“据说皇室人员,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必须控制到误差十秒之内。”  

“就是一群光鲜亮丽的‘囚徒’,有什么意思?”  

岛国上一任天皇,研究了60年的虾虎鱼,发表了29篇相关论文,乃是世界唯一的权威专家:并非他真对虾虎鱼有多深的热情,而是他只能做这样的事情。  

和监狱中数蚂蚁的囚徒差不多,硬要说有什么区别,大概就是他的牢房更宽阔?  

“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  

“但是呢,希望啊——”  

想到日向舍人的性格,依织一华叹了口气。  

那种高傲的人,如果发现还有‘神之眼’的血脉存在,必定会全力出手铲除。  

以天马希望现在的实力,连对方一根手指都扛不住:当依织一华意识到好友的眼睛,正是‘神之眼’后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当然,还有另一种破局的方法:面对日向舍人当场下跪,高呼老祖。然而依织一华明白,别看眼前的好友浑身散发着‘丧’的气息,但其实也是个有傲骨的人。  

要她向敌人下跪求饶,做不到的。  

“我们到了,”  

文京区离千代田并不远,  

很快车队就来到了警视厅总部。  

“我不会害你的,希望。”  

面对推门下车,转身伸手的好友,天马希望耸了耸肩。  

“好吧,那就让我看看,你所谓的‘神之眼’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这就是神之眼?!”  

警视厅的特殊作战室中,看着屏幕上以‘无敌’之姿,吊打众多超凡存在,击退卡夫卡陆将,凌空点爆超音速导弹,最后甚至追着阿美利加舰队打的少年;天马希望忍不住抬手,摸了摸自己的眼睛。  

我的‘眼睛’这么厉害?  

我怎么不知道!  

“是的,希望媛命。”  

旁边警视厅的专家介绍,  

“日向舍人阁下的‘神之眼’观察距离为106公里,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攻击附带封印其他超凡‘灵力’的特性.”  

“这些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情报,与希望媛命的‘神之眼’表现非常相似。”  

警视厅已经做过了测试,天马希望这双灰白色的眼睛,不仅仅是外貌和‘日向舍人’的一模一样,同样具备‘远视’‘广角’等特性:虽然范围和日向舍人的眼睛没法比,但早已超越了正常超凡者的极限。  

毫无疑问,她正是觉醒了天照血脉!  

“能不能别在我名字后面加什么‘媛命’,听起来也太别扭了。”  

对于天马希望的话,专家点了点头。  

“谨遵御令,希望媛命。”  

所谓‘媛命’是岛国女性皇室人员、或者神道教中尊贵之人的称呼:一般情况下,有这种尊称的人,同时具备这两个身份。  

而天皇的姓名后缀一般为‘男命’,换句话说,必须是被认为拥有神的血统,最尊贵女性才配得上这个称号。  

证实天马希望‘天照血脉’的身份之后,她自然能使用这种尊称。  

倒不如说,如今整个岛国,没有比她更有资格的人。  

“我家明明只是普通人家庭”  

“并非如此,希望媛命。”  

竹雅总监带着一群新的专家走进会议室,  

“请看,这是‘天马’家的族谱。”  

短短几个小时,在全力以赴的岛国政府面前,天马家祖宗十八代信息都被挖了出来。  

“天马家在明治时期,便是当地望族;其来源于战国时期的楠木氏,往上追溯,即是筑后橘氏”  

随着专家们拿出一堆古籍排出‘转折亲’,很快天马希望的老祖宗,就被推导到了平安京橘氏:毫无疑问的天照后裔,皇室血脉云云.  

“等等,你们当我没读过书吗?”  

天马希望人都麻了,  

岛国皇室‘万世一系’,上千年从未断绝.起码是这样宣传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皇室人口膨胀怎么办?  

答案是‘赐姓为臣’。  

平安时代,源、平、藤原、橘四大氏族,全都是因为皇室人口膨胀,天皇直接给这些血亲赐予‘姓氏’,然后让他们散布岛国开荒建城:既能减轻皇室财政负担,又能不断扩张领土范围。  

这些大家族或是为公卿,或是化为武家.发展起来之后,轮番掌握岛国政权:说来说去,都是天照一脉。  

后来的皇室都是这么干的,所以就导致了:  

“按照你们这种说法,”  

“千年下来,哪个岛国人体内,没有几缕皇室血脉?”  

面对天马希望的吐槽,竹雅总监苦笑。  

“但希望媛命。”  

“如今整个岛国,觉醒‘神之眼’的,只有您和日向舍人。因此:”  

天照血脉这面大旗,你不扛谁来扛?  

难道要政府去大海里,捞不知道沉在那里的三神器?  

“你们.”  

看着一群捧着‘家谱文书’的专家,还有警视厅的众高官热切的目光,天马希望抬起的手指颤抖。  

“真是害苦了我啊!”  

“消消气,消消气。”  

十几分钟后,依织一华给坐着生闷气的天马希望殷勤揉肩。  

被自己好友强行‘架上’天照血脉的位置,换谁来都不可能心平气和:何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