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南北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抽签?还是占钓位?”  

“抽签!一屁股做到底!”  

“那行,您先给留三到五个名额,我挂断电话接着组织人,半小时之内给您准信儿!”文东道。35xs  

“这…时间你抓紧,打电话问的钓友非常多,已经只剩下不到十个名额了,您这边如果定不下来,我没法答复别人!”  

“行!如果半个小时没给你回电话,名额您可以给别人!”文东商量道。  

“好!”  

挂断坑老板电话,文东找到通讯录店里的骨干挨个打电话通知了一圈,不过跟文东预想的不太一样,一直钓鱼挺积极的老王老陈跟老赵听说钓鲫鱼之后,却有些兴趣缺缺,不太积极。不知是不是岁数的关系,他们几个不约而同都喜欢钓大个体有手感的鱼,听说是七八九两的鲫鱼,就没什么兴趣了。只说会到场看看,但是并不准备下杆。  

一通电话打下来,只有小国跟阿斌报了名,加上文东,三个人出战。钱峰魏然他们是单独报的,已经报上名了,加到一起也就是六个人。  

确定好人数,文东打电话报了三个人的名,简单跟魏然他们通过气之后,就开始准备起来。  

对很大一部分钓鱼有深入研究的钓鱼人来说,其实鲫鱼比鲤鱼要好玩的多。闪舞鲫鱼之所以被定为竞技对象鱼跟它的习性有非常大的关系。  

鲫鱼属于中下层鱼,但是小个体的鲫鱼在水中近乎全水层活动,在达到一定密度之后,钓技钓法的变化非常多,可以充分考量一个钓手对鱼情的理解跟把握能力,无论是速度,还是手法,还是饵料味型跟状态的理解,可以这么说,鲫鱼如果能钓明白了,那其他的常见淡水鱼都玩得转。  

虽然大鲫鱼的变化要少一点,但是这玩意滚雪球的能力比鲤鱼要大得多,钓鲤鱼打闭口可能比较难,但是钓鲫鱼,钓技的高低体现在鱼获上加成非常明显。  

文东之所以忙不迭的开始准备,是因为有些突然,红虫坑里准备着还好,不需要提前订,但是钩子,大线是要额外准备的。  

像这种密度的鲫鱼,文东目测10大线,06子线,六七号的金袖,基本就够用了。  

大钩好绑,像常用的15号线,新关东二号钩,不客气的说文东闭着眼睛绑都不耽误事儿,又快又齐整。  

但是钓鲫鱼用的袖钩细子线,绑起来就有些慢了,钓鲫鱼偏偏精细的要求又不能糊弄,文东至少要准备三个人用的线才勉强够用。闪舞野钓用的带刺袖钩文东倒是绑了不少,但是这玩意带刺挂抄网,摘鱼也费劲,阿宾跟小国他们肯定是不会用的。  

拉着顾青又是绑钩又是拴线折腾一通,总算将线组准备好,随即文东祭出他的调饵大盆,干脆利索的从后间仓库搬出了一整箱的饵料。  

既然允许用红虫,那门槛就等于直接落了三级,索性文东连手食都没有特意的准备,而是直接怼诱鱼用的鲫鱼散炮。  

如果文东没有掌心的底牌,那钓鲫鱼的第一首选就是鲜活的红虫,这玩意通杀所有种类所有大小所有鱼情的鲫鱼,可以这么说,鲤鱼可能还会因为养殖颗粒喂养之类的原因而偏口有的认颗粒不认红虫,但是鲫鱼,近乎百分百的认红虫。  

手食解决了,剩下的就只有诱鱼的窝子,无论是手抛,还是勾上捏饵带炮,都可以,但是如果鱼情给力的话,文东更倾向于简单做窝之后,杆杆带炮,诱钓结合。  

钓养殖鲫鱼的窝子成本比鲤鱼还要低一点,钓鱼王的麝香底窝,超诱,第五元素,水冷外加一丢丢的千里香跟自制酒米,调整好之后开饵的时候再根据鱼情适当加点轻麸之类的找找水比跟状态,完活!价格高昂的丸九饵料基本上都剩下了,能撒一丢丢的丸五收下水就算得上奢侈了。  

调配,装袋,一通忙活,到了傍晚时候,总算将第二天用的东西准备妥当。  

第二天一早,文东很早就来到了店里,根本没等到钓场,在店里就开好了了一大盆窝料,十多斤料,足够五六个人用了。  

三个人,两辆车,迎着日出,朝着小旺庄出发。  

小旺庄位于高新区,地处渭水镇西北放,距离渭水镇大概二十公里左右,头年就有风头说要拆迁,但是一直没拆,前一世也没听说这里有钓场,不成想这辈子竟然也有人瞅到了其中的商机,竟然开起了鲫鱼坑。  

半个小时不到,文东来到了钓场。  

刚下车,文东就皱起了眉头,这个钓场的环境实在是太简陋了。  

鱼坑南北走向,大概20米x40米左右,就是个土坑简单归置了下,在钓位上放了一块水泥板就当钓位了,坑沿上铺着无纺布,水质黄中泛绿倒是还凑合。  

简单围着坑转了一圈,文东微微皱眉。  

鱼是昨天下午放进去的,昨晚上刮了半晚上的北风,此刻的鱼都在打氧机往南的地方扎着堆呢,距离南岸越近,鱼星越密集,南大边位置上更是密密麻麻的鱼星,不等开钓已经有开锅的架势了。  

“东哥,咋样?”小国看文东转了一圈皱着眉,好奇的问道。  

文东隐晦的摇了摇头小声说道:“南北坑,不好整!昨晚上刮风估计影响挺大,看鱼星都在南半截窝着呢!”  

阿宾也看了一眼文东问道:“那干不干?不行咱们就撤,反正也没缴费!这坑一看就是外行人弄得,哪有南北朝向挖鱼坑的!”  

阿宾跟文东的看法有些相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