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通过考试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娇,总喜欢把刻薄当深刻。  

你让他们说点好话,比杀了他们还难!  

可事到如今,却也没什么好说的,别端着了!  

终于,国史馆这边动了起来,有他们带头,翰林院,国子监,乃至礼部,詹事府,凡是能动的衙门,全都动了起来。  

各种文章,层出不穷。  

阐发华夏之道,鼓励对外开拓的,倡导教化蛮夷,壮大华夏的…种种议论,跟雨后春笋似的,全都出来了。  

只可惜这些人注定是没法捞到飞鱼服了,老朱也没有那么多衣服赐给他们。  

朱元章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武学上面,他倾注了这么大的心血,寄予了厚望,此番出海,经营琉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要想成功,这个负责的人选又非常重要,可谓是重中之重。  

张希孟又几次授课,朱元章也亲自过来。  

他们频繁现身,足以说明此事的重要…花云、吴祯、吴良、李新材、陈桓、谢成,几乎所有勋贵,都感觉到了庞大的压力。  

傻子都知道,这事情重要,谁要是能拿到琉球总督的名额,绝对是咸鱼翻身,此前失去的圣卷,一下子就回来了不说,还能名扬天下,名利双收!  

还能怎么办?  

玩命吧!  

大家伙都是从尸山血海爬出来的,该狠的时候,谁又比谁差多少!  

结果就能看到,这些人早起晚睡,成天抱着书籍苦读,写写算算,片刻不停。  

在每个人的桌上,都有着厚厚的草纸,写完了多少块墨,写秃了多少支毛笔…花云对天发誓,这几个月下来,他把十辈子的字都写完了。  

不光如此,他的肚子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瘪了下去,松松垮垮的皮肤下坠,弄得跟沙皮似的…但也顾不得这些了。  

马上就要考试,这么多人,角逐一个名额,说实话,他真的没有什么把握。  

为了当好这个总督,要有基本的文字功力,诗词歌赋,都有懂一点,还要会撰写公文…这个有点类似当初在军中的要求,下点功夫就行了。  

然后是算学,天文,历法,农业等等学科,也都是基础知识,依旧不难。  

接下来就是一些治国的本事,法令,军务,征战,考评官吏,组织科举…花云觉得自己还能勉强应付。  

最后就是张希孟特别开的经济学…没错,张希孟把这门学问拿了出来,他倒是没有用经济学这个名词,而是讲经营之道。  

要怎么发展产业,怎么组织贸易,如何获利,如何继续投入,让钱财增值。  

很显然,这是真正关键的东西。  

偏偏花云在这块上的程度,远不如吴家兄弟,考试临头,他绞尽脑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想去找蓝玉,蓝玉也不搭理他,弄来弄去,花云只能怀着上坟的心,参加了考试。  

一场考完,果不其然,花云落在了吴祯吴良的后面,事实上他只考了第五名。  

别了,我的总督之位!  

别了,我的百万税收!  

就在花云好想大哭一场的时候,突然得到了消息,张相和陛下叫前五名过去,参加最后一场面试,由张相亲自出题,这是最后的机会。  

花云连忙打起精神,吴家兄弟,李新材,还有另一位武将,加上花云,五个人齐刷刷站在了张希孟面前。  

“大家不要紧张,也算不上考试…我就是想到了一个情况,你们大举前往琉球,人员这么多,琉球国小,你们过去,如果造成当地粮食布匹,诸多物资缺乏,你们该怎么办?”  

这五个人互相看了看,这倒是经营之道当中,时常提高的供需问题。  

吴祯抢先道:“先生,可以从大明运粮过去!”  

吴良不服道:“我看可以从倭国等处购买!他们要是不答应,就出兵讨伐蛮夷!”  

这俩兄弟迅速争了起来,李新材想了想,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  

“张相,上国仁慈,似乎该携带粮食过去,在当地屯田,一年半载之后,或可自给自足。”  

话说到了这里,花云眉头紧皱,脑子不断转动,他倒是觉得有点道理,可又不是他心中所想…  

“张先生…我,我以为可以提高价格,十倍,百倍提高,价格高了,当地人需求少了,也就够使团开支了。”  

花云说完之后,突然陷入了死一般的宁静。  

张希孟什么话没说,转身去见朱元章,不多一会儿,老朱和张希孟一起出来。朱元章的目光依次扫过几个人,最后落到了花云头上。  

“琉球第一任总督,就是你了!”  

花云浑身颤抖,忙跪倒磕头,涕泪横流,“臣,臣叩谢天恩!”  

朱元章没说别的,只是看了看其余几个人,“刚刚考题的事情,谁泄露出去,立刻废掉入选海外总督资格!”  

吴家兄弟咧着嘴,满心苦涩,还要点头称是,跟喝了一桶黄连水似的,这考的是什么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