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推行新盐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着急,他足足忍耐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要全面评估盐法的效果,看看到底如何!  

另外老朱还要等待,等待着更多的食盐运过来。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新的盐法,背后最大的支撑,就是质优价廉的食盐,没有这个,什么都是白扯。  

压力落到了长芦盐场这边,你们到底行不行?  

张希孟可以很确定告诉朱元章,不但行,而且非常行!  

现在这时候正是天气变热,日头高照的季节。  

最适合盐场晒盐。  

为了生产足够的食盐,彭早住招募了一万多名盐工,这还不够,在最忙碌的时候,胡大海带了三千多人,也加入了晒盐的行列。  

站在海滩上,就会看到一望无际的盐田,当真是如同田地一般,星罗棋布,一眼望不到尽头。  

一夜海风之后,盐池的底部尽是雪白的结晶。  

只要看到这一幕,谁也不会认为盐是个稀罕物。  

相比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庄稼,生产食盐要容易多了。  

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夜晚,就能弄出几百万斤的粗盐…继续过滤加工,做成精盐,长芦盐场一天就能装好几艘万石大船。  

这么容易获得的东西,居然卖了这么多年的天价的,老百姓也实在是吃亏太大了。  

不能等了,可以向外推动了。  

朱元章召集所有在京重臣,宣布推广新的盐法。  

面对这个结果,中书省根本无从反对,也没法反对。  

只是税务部略有些想法,胡惟庸觉得是不是可以把盐税纳入税务部范畴,由他们统一征收?  

朱元章冷冷道:“盐税暂时走长芦盐场的账,咱和北平都司,各占一半的股,有多少税,多少分红,自会算清楚的,到时候由内帑拨给国库,你们暂时不用操心了。”  

胡惟庸讪讪答应。  

一句话,算是打消了税务部的念头。  

不过胡惟庸的这番话,却让其他人感觉到了不妙。  

这孙子不会反水吧?  

只要把税收转给他们,这家伙就要背叛大家伙?  

无耻之尤!  

应天朝堂,种种情形,不需要多说,有朱元章镇着,想出事情都很难。  

可离开了应天,似乎就出了麻烦,首先出问题的竟然是苏州。  

朝廷向苏州运送食盐的队伍,遭到了一群人围攻,他们自称是苏州本地盐铺的,朝廷这么干,是不给他们活路,他们也只有拼了,要不把食盐拿回去,要不就要了他们的命!  

双方对峙了许久,幸好有兵马赶来,才算是驱散了人群,把食盐弄到了苏州城。  

可随即就传出来消息,说是谁敢帮忙卖盐,就等着倒霉吧!  

刹那之间,盐虽然运进来了,竟然没有地方销售,简直咄咄怪事!  

“苏州,又是苏州!咱早就说,上一次先生太手软了,没有杀干净,现在这帮人又跳出来作祟了。”  

朱元章气哼哼道,马皇后同样眉头紧皱,论起来,她对盐法的关心程度,一点不下朱元章。  

因为这个盐法可是有太子参与的,也算是朱标的功劳。  

如果砸在了手里,岂不是有损太子名声?  

“重八,先生思虑周全,新的盐法自然是好的。以你的手段,朝堂之上,也没谁敢明着反对…可出了应天,不过几百里,苏州就敢明目张胆反对盐法,确实是不能姑息!”  

连马皇后都觉得要出重拳了,朱元章也不会客气,调拱卫司的人,立刻抓人。  

可就在朱元章打算行动的时候,又从苏州传来了消息…就在食盐运到苏州的第二天,突然出现了一群女工,数量超过了五千人。  

她们分成各队,三五十人一组,配合着朝廷兵马,断然出击,一个晚上,足足抓捕了七百多人。  

这里面既有那些闹事的,又有背后怂恿的,然后全都送到了拱卫司周惠娘那里。  

这还不算完,由巾帼纺织厂的女工牵头,在苏州城设立了二十处食盐商行,直接开门销售。  

她们设置了最高购买数量,要求不许重复购买,买了食盐之后,也不许高价转卖,只能自家吃。  

这帮女工组织的竟然比应天还要好,这下子把老朱整不会了。  

要是每个城市都有这么一群热心肠,又能干的人,那该省多少事情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