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还活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题,他要是讲学,也不能说教人家父子不和,君臣屠载,夫妻打架,兄弟反目这差不多就是一句无可挑剔的废话,全看怎么理解了。  

张希孟又沉吟了一会儿,他把夫妇有别拿了出来,随后在后面写了一句,有别无差。  

男女不一样,这不是废话吗,谁不知道?  

可夫妇有别,这一個别字,就等于承认男女不同,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是一家之主,女人只是附属品。  

而张希孟在后面加上了无差二字,立刻就变了一个意思,夫妻虽然不同,但是在法律地位上,却是相同的,女子也享有财产权.  

张希孟看着自己的注释,竟然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原来这就是大儒的快乐啊!  

其实这句话原本出自孟子,朱熹拿过来,充当白鹿洞书院学规,等于是借着圣人的嘴,说出自己的主张。  

而张希孟重新注解,等于又把圣贤拉到了自己这边。  

至于孟子说了什么,并不重要,我认为你说了什么,那才重要!  

一句话,最终解释权,归我所有。  

张希孟成功破题之后,顿时一发不可收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出自中庸,属于读书的过程…而张希孟在后面添了四个字:知行合一。  

他当然知道这个笃行之可不是实践的意思,他也知道,主张知行合一的那位,也没有实践的意思,但是现在解释权在我手里,我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  

张希孟在短暂沉吟之后,就挥笔写道:“吴王开科取士,入仕举子,首先在各部历事,积累经验,学习本事,便是由学入问的过程,思之、辨之,而后将所得用在辅国治民的行动中,便是笃行之,便是知行合一。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读书人口不言利,身不牟利。入朝为官,侍奉圣主。不兼并田亩,不逃避赋役,为万民之表率,国家之栋梁。表里如一,堂堂正正张希孟一路注释,把朱熹的一篇学规,改的是面目全非,朱老夫子的棺材板已经快要压不住了。  

为了防止朱熹诈尸,张希孟在后面自己总结了一段…千百年来,种种主张,所在多有,华夏俊杰,才智之士,  

什么没有提出来过?  

但是有太多东西,仅仅是提出来,留在书本上,挂在嘴边上,却从来没有身体力行。  

盖因为学问和现实分开,不能将书本和实际连接…仆以为,一个人有报国之心,又是饱学之士,还赞同兼并土地.三者最多得其二。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人,不愿意放弃兼并田亩,就只能在无君无父的贼臣,和狗屁不通的混蛋之间选一个了。  

张希孟写完之后,十分满意,把毛笔放下。从棺材里爬起来一半,准备掀翻棺材盖儿的朱老夫子又默默躺下了,  

这人厉害,他怕不是对手啊!  

正在张希孟沉浸喜悦之中的时候,突然,门户洞开!  

砰的一声,吓得张希孟急忙站起,下一秒就有个满身尘土,还带着血腥的家伙,扑到了张希孟的怀里。  

“大哥,我还活着!”  

张希孟略微沉吟,也是伸出了手,抱住了朱英。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朱英泪水涌动,他随手从桌子上抓起一张带着字迹的纸,往脸上擦了一把,可怜兮兮道:“大哥,我真怕见不到你,老天保佑张希孟看了看那张纸,又看了看朱英,他的脸黑了…我他娘的不想见到你!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