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为本,日用为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实实的富国裕民之道,归结起来,还是民本之道啊!”  

叶琛是宋濂、刘基等人的好友,学问水平自不必说,他很轻易明白了张希孟的意思。  

其实可以说这几年张希孟的主张都没有变过。  

从最初的均田开始,讲的是民生根本,随后划分千年,主张君王与百姓共天下,如今又干脆指出衣食为本,日用为道。  

等于是全盘推出了民本之道。  

张氏学说的根基,在这一刻,已经确定下来。  

高启自然也能领会,他却是心中狂喜,抑制不住激动,张相果然没让他们失望,期待了这么久,一趟白鹿洞书院之行,果然有石破天惊之举,惊世骇俗之作。  

“叶学士,民本之道,其实自先秦时候,就有无数名家提出来过,诸子百家,也都有爱民之心。奈何历代以来,君王虽有爱民之心,却因为士人把持权柄,窃据天子威福,蒙蔽百姓耳目,使民愚钝,以至于被士人裹挟。这才违背了圣贤之道。如今张相不过是吹去尘埃,讲出根本所在。孔夫子的仁政王道是对,那张相的衣食为本,日用为道,就是错的?”  

很显然,张希孟也掌握了儒家的绝学。  

他从一堆主张里面,挑出了民本两个字,随即总结出衣食为本,日用为道,这八个字。  

就犹如仁政王道,三纲五常一样,成为了张氏之学的根基。  

试问这二者谁高谁低呢?  

貌似还真不好分辨。  

至少不能一下子就说张希孟不如孔夫子…总算能勉强对抗一下。  

可不要小瞧这个勉强一战,自从儒家成为显学以来,还从来没有主张,能达到这个高度,仅从这一点来看,张希孟已经足以自豪了。  

叶琛苦着脸道:“我自是知道,只是张相主张虽好,却还要有人支持,光靠着咱们,势单力薄,着实不行…且不说别的,江西千年百姓,读书人没有一百万,也有八十万,其中名家辈出,大儒遍地,才子之盛,丝毫不弱于浙江。要想挫败这些人,取代理学,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啊!”  

“那就用一百朝,一千朝,一万朝!”高启的执拗劲儿又上来了,“道之所在,义无反顾。我以为张相的主张,天经地义,远胜理学百倍。我愿意和他们辩经论道,不胜不休!”  

徐贲也绷着脸道:“没错,我也愿意,能为正道而死,死而无憾!”  

眼瞧着大家伙群情激奋,张希孟连连摆手,“不必如此,也用不着!你们要是信了我的东西,反而出去跟人辩经,那就说明你们都是糊涂蛋,没有真正看懂。”  

几个人悚然,立刻躬身道:“请张相赐教!”  

张希孟不客气道:“我讲衣食为本,日用为道。不是到此为止了,是要让大家伙琢磨办法,如何丰富百姓衣食,如何让人吃饱穿暖,如何身体力行!日用为道,是要走入百姓中间,从民生入手,总结出道理,研究出富民之策,便民之政,强民之法…总而言之,这八个字不是让你们挂在嘴边,而是要让你们落到实处!”  

“仆既然立下一门学问,我希望自己的门人弟子,两脚泥土,一身灰尘,行走在田间地头儿,站在百姓中间,真正研究一些问题,解决一些困难。而不是在这里夸夸其谈,自以为掌握了天理。倘若那样的话,要不了多久,这门学问也就和理学一样,变成了士大夫空谈的工具了。”  

张希孟说到这里,心中突然有一丝触动,或许日后的心学就是这么被门人毁掉的吧!  

高启等人面色如血,局促惶恐,“张相,我等惭愧,多谢张相教诲。”  

“谈不上。”张希孟摆手道:“如今主公即将到来,江西一省,也快要落到了我们治下,好好拿出点本事来,把江西治理好了。拿出真正的东西来,我这门学问,也就没有谁能推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