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赈济灾民,教化百姓,这一类的事情,只能靠着士绅去做,所以才有了天子和士大夫共天下的情况。  

所以几乎所有时候,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了,你只能那么办。  

欧洲的单产更低,农业剩余更少,他们连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都编织不出来,只能采用分封制。  

直到全球殖民,工业化开始,有了庞大的结余,才能组建现代的公务员体系,对国家进行管理,乃至推出各种福利。  

这背后都是要靠足够物质财富积累的,说白了,就是抢掠其他五洲四洋,满足一小撮人的优越生活罢了。  

大约可以理解为欧洲白人成了士绅地主,其他各洲百姓沦为佃农百姓,以血泪供养白人老爷。  

这个世界,从根子上,就不是公平的。  

对于朱家军来说,却是走了另外一条路子,在落实均田之后,发动得到土地的百姓,组成民兵,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  

随后老朱又设立了粮长,授予一些农户组织发动百姓的权力。  

这样一来,朱家军终于获得了对农村的动员能力,权力下乡,下到了村里!  

在对付雪雪的时候,朱家军就已经展示了民兵的力量。  

这一次老朱更加放开了手脚。  

和州由于孙德崖等人的祸害,城里百姓本来就不多,分田之后,又有数千百姓返乡,去当农民了。  

此时的和州,拥有的百姓不过一万多人。  

朱元璋审时度势,立刻下令,分批撤离和州,前往乡下暂时安顿起来。  

随后老朱也选择了撤出和州,将一座空城留给了元军。  

秃坚不花、绊住马、陈野先等人并没有什么察觉,因为在他们印象中,只要夺取了城市,就已经大功告成。  

红贼都是一帮流寇,不值一提。  

据说这个朱家军把脱脱丞相都给打败了,还以为他们多厉害,现在一看,也不过如此!  

因此他们急匆匆挥军进入和州,并且急匆匆向元廷报捷。  

高邮之败以后,总算能有点好消息了。  

朝廷一高兴,没准就会给他们大加封赏,脱脱垮台了,丞相,太师,我们也有一份。  

就在这几个人想着美事的时候,突然手下人拿着一封信,匆匆跑进来。  

这封信竟然是朱元璋写的,留在了和州衙门的桌案上。  

秃坚接在手里,才看了几眼,顿时眉头立起。  

绊住马,陈野先迫不及待凑过来,看了看之后,竟然也大惊失色。  

“和州进得来出不去,吃得进吐不出,如之奈何?”  

落款:朱元璋!  

如之奈何?  

“红贼狂妄!还能如之奈何,立刻出兵,剿灭他们!”这几个人大声叫嚣,气得不行,明明都弃城逃跑了,还装什么大瓣蒜?  

“打!给我狠狠打!”  

就在他们派兵之后,很快就遭遇了麻烦,而且还不是小麻烦。  

元军离开和州,第一时间情况就传到了朱家军耳朵里。他们有多少人,朝哪个方向去,骑兵多少,有没有回回炮,所有情报,一清二楚。  

随后朱家军就立刻针锋相对,对元军发起围攻。  

几千元军,根本不够朱家军打的。  

而大举出击,又找不到朱家军的踪影,几天较量下来,元军损失快一万人,却是一无所获,这下子可把秃坚和绊住马吓坏了。  

原来姓朱的没有撒谎!  

他们该怎么办?  

这么下去,不就让朱家军给消耗光了吗?  

他们立刻召集所有人,连夜想办法。  

而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在积极调兵遣将。  

他从高邮赶回和州,带的兵马也就一万多人,这也是朱元璋放弃和州的原因所在,一万多人,并没有把握击溃十倍于己的元军。  

如果在和州进行拉锯战,受损的还不是老百姓!  

反正先把和州城借给你们暂居,等咱的兵马都到了,再来收利息!  

就在这几天的功夫,各部朱家军相继赶到。  

缪大亨率领五千人,从泗州方向赶来,陈德和顾时率领濠州兵马赶来,耿再成从六合领兵赶到,冯国胜从真州赶来,周德兴从定远赶来…  

除了镇守扬州的汤和和冯国用,加上渡江的张希孟,朱元璋几乎聚集了所有的力量。  

林林总总加起来,总兵力突破了五万!  

这还不打紧,在五万朱家军背后,还有超过十万的民夫,定远、滁州、尤其是和州,百姓们踊跃参加民夫,男女老少,一起拿起武器,发誓要赶走元军,保护家园。  

朱元璋在这段时间里,全力以赴,集中力量,酝酿着决战。  

而困守和州城的元军,一无所获不说,还损失惨重。  

此消彼长之下,决战之势渐渐形成。  

就在这时候,马氏也挺着大肚子,到了军前。  

按照时间计算,再有一两个月,孩子就要出生了。  

“妹子,你就老实修养,还跑来干什么?”朱元璋黑着脸道:“你还不放心?”  

马氏一手撑着腰身,缓缓坐下,脸上带着笑,“哪有不放心的!我的丈夫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对付元鞑子,自然不在话下。只是身为夫妻,我没法在后面等着,这是我的不是,你要是责怪就责怪,反正我也不想改。”  

朱元璋被弄得哭笑不得,他如何不知夫人的心意?  

还是那句话,哪有什么万无一失的事情,尤其是战场上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