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四十六神龟犹寿(六)(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渔翁年事已高,沧桑写满长长的面颊。  

眼睑下的皱纹,宛如武陵山川内的峡谷沟壑。  

听了赵荣的话,这老渔翁两撇稀疏白眉往中间一缩,皱纹更密更深,因他背朝几人,商素风、邹松清他们未曾瞧见。  

点苍老人一脸疑惑。  

他瞧了瞧老渔翁的背影,又看向忽然起了兴致的青衣剑神。  

心中生疑惑,那一双鹰目陡然锐光一闪!  

屏息凝神感受老渔翁的气息,又从细微处感受他的动作。  

商素风眉头一皱,没察觉到不妥之处。  

这位戴着斗笠的老人颤颤巍巍,气息并不顺畅,拽起这条水鱼时浑身绷紧,显然用尽全力。  

由此见得,老渔翁并未有什么特殊之处。  

他仅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  

商素风思忖间,老渔翁转过脸时,随手一抛.  

“噗通”一声。  

那水鱼又被扔进江水中。  

商素风盯着水波纹理,又听赵荣不紧不慢问道:  

“老丈,得了一只好龟,才费力拽上岸,怎不换做一锅滋补鲜汤,反倒丢了回去?”  

老渔翁长长的脸上没甚么表情,用苍老的声音回应:  

“大侠你有所不知,这只老龟老朽见过数次,它不仅与我有缘,还曾对老朽有过助力。老龟在远处游动虽是无意,却帮我聚拢了鱼虾,我一见它,篮笼中就从未空过。”  

他说得蹊跷,稍微揣摩便觉深藏智慧,叫人信服。  

“所以,这锅鲜汤要不得。”  

“虽只有几面之缘,但老朽视它如友,今日钓起已将它惊吓,心中不安,只盼它往后遁迹州江,莫要着了渔人钩网,能得一个善终。”  

小舟上的点苍师徒听了老渔翁的一番话,眼神微微露出异样。  

老人的话似乎别有深意,但他们却体会不到。  

然而.  

一旁的青衣剑神又笑了一声:“妙。”  

曲非烟打量着老渔翁,脸上也挂着笑容:  

“师兄啊,这妙又妙在何处?”  

赵荣望着江面变淡的涟漪:“早年我也是一个打渔人,对洲河江湖深有感情,虽靠捕鱼为生,却对水中生灵怀有敬畏。”  

“这位老丈既将老龟当成朋友,那岂能烹友为食?”  

“倘若是一个江湖人,他能在练武一道上有此觉悟,亲近自然而得势,在纯粹中求武,那就大道宽敞了。”  

“不管是渔人还是武人,都能对此联系产生感应。”  

“此刻漂泊江浒,怎能不道奇妙呢。”  

邹松清听罢,大涨见识。  

心说剑神就是剑神,只言片语在他口中,就能说出这般多道理。  

点苍老人心觉有趣。  

虽然看不出这老渔翁的奇特,却也知道剑神夫妻二人不会无缘无故与一位老渔翁挈阔。  

老渔翁只是干笑一声。  

像是听懂了,又像是简单附和。  

舟船复行,两岸逐渐变窄,桃树越来越多。  

曲非烟一脸惋惜:“可惜,芳草落英都不在这个时令。”  

赵荣点头:  

“武陵人误入桃源,时人津津乐道,后人渴望追寻。又道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  

他念念有词,又朝老渔翁问:  

“想必老丈在此多年,应当早览盛景于胸,不知我们这一行,能否沿着这沅江,窥见桃源山溪的一角呢?”  

他的目光,与老渔翁有个交汇。  

老人便是再想躲,也躲不开了。  

他叹了一口气,原本平静的面颊,忽现沮丧愁苦之色。  

赵荣见状,嘴角的笑容实在压不住。  

并非因捉弄人而喜,只是想到过去,觉得这程程岁月中有太多趣乐。  

“四位朋友,随老朽一道吧。”  

舟船一下安静下来。  

众人眼中,原本颤颤巍巍的老渔翁突然动作麻利。  

收笼放帆,摇动船橹。  

邹松清本想上去帮忙的,可老人不知从哪里一下获得了巨大气力。  

江上清波晃动,舟船快行。  

他掌舵摇舟,游刃有余,那江水泛出的波浪,不知比老龟入水时大了多少。  

看样子他像是有一身高明内功。  

可奇怪的是,哪怕此时发劲,也没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什么真气运行的痕迹。  

商素风既好奇他的武功。  

更好奇老渔翁怎么一脸苦涩,像是碰见了人生中最倒霉的事。  

小舟轻盈得很,行过岔道时也不曾减速。  

七拐八拐,在沅江支流之末,入了一片湖泽,周围绿树环绕,颇有意境。  

白色的水鸟口衔小鱼,从浅滩边惊飞而起,留下数片白羽。  

湖树佳处,点苍师徒多有流连,赵荣与曲非烟也看得新奇。  

到了湖水渡口,有木桥栈道,延伸十多丈,两岸栽培花草,此时虽无芳香,却得见匠心,那栈道有新有旧,多经修葺,显然有人日常打理照料。  

五柳先生记中桃源并非此地,然而,纵不见醉乡阡陌,却也是个怡养心境的好地方。  

湖上的波浪远远推开,早吸引到了留意着湖水的人。  

“师父!”  

老远就听到有女子在喊:“您今日回来得迟了些。”  

季凤连一路奔跑迎了上来,嬉笑道:  

“师兄又在瞎操心,说今日有些异样。我就说不可能,您准是又碰到到处摸找的江湖人,又生了些瞧热闹心这才耽搁。”  

在她身后,还有好几道脚步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