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二十八不老传说(三)(2/3)
忙活起来,也没多余心思打听。
放好马匹,赵玉彦与邹松清一道回空桌旁坐下。
他二人,甚至是商素风,都将目光放到两个少女身上。
因为某些因素,她们在会仙楼没寻到分出胜负的机会。
这一路上,却没少较量。
两人的剑法截然不同,只从剑招上来看,几乎是难分胜败。
若是比拼内力,自然是赵姝更胜一筹。
可她们比剑时,虽想论胜败,却多是想在招法上言胜,并非打生打死。
故而没有强拼掌力的时候。
这十几日相处下来,别说是邹松清了,就连点苍老人也频频露出异色。
果真如蓝姝所言姑苏姐弟,竟都是罕见的天才。
小小年纪,一身功力剑法,都是江湖上难得一见的。
如此上乘资质,一下冒出来三个。
更戳中点苍老人心坎的是从这三个少年人身上,他竟都看到了一丝当年那个人的影子。
这便是一个震撼人心的信号。
若能将这三人收到门下,剑神有四大真传,点苍也能有个三大真传。
三人所用的剑法各不相同,尽管各有来历,多半也不是那些成名大派。
有着当世妙谛坐镇的点苍派,还是极有机会的。
想到这里,就连邹松清也心中火热。
只不过.
这次潇湘之行前途未卜,所以商素风一直没开口朝这方面提及。
万一身死剑神剑下,那便一切成空。
几人正等着店小二上茶饭。
“砰”的一道摔碗声清脆入耳。
这种事屡见不鲜,周围人都扭头看向靠西侧。
因为客店生意好,店铺外边搭着草棚,赵姝赵霏等人,都坐在外边。
西侧摔碗的道袍中年,也是如此。
此人面白无须,桌上搭着一柄长剑,此时满脸红怒,正瞪着后桌的两老一青。
道袍中年旁边还有数位同门,各都皱眉看向后桌。
却又拉了拉摔碗的中年道长,让他息怒,不想将事情闹大。
中年道长正想顺着台阶下来,哪里晓得,后桌的两位老人却一阵怪笑。
老人身旁的青年劝阻也无用。
“臭小子,你怕什么。”
面相枯瘦丑陋的老人嘲笑道:“我们又没有说错,只是这牛鼻子道士脾气大,气量小,接受不了我们讲的实话。”
另外一位老人笑得身体乱摆,指着那发怒的中年道长对身旁的青年道:
“他没有胡子,说话和那余矮子一个腔调,难道不是练了松风观的武功?”
“你却不知道,当年松风观的余矮子费尽心机从福州得到残破阴谱,门下弟子一个个自宫练剑,到哪里都是脂粉味,隔着十里远都知道松风观的人来了。”
那青年听罢想笑,可朝几位道长看了一眼后又憋了下来。
“师父,莫要再说了,喝茶喝茶。”
他又劝了一句。
可是两位老人就和小孩一样,根本不听劝。
他们盯着中年道长看,见他只生气却不反驳,故而又哈哈大笑起来。
“说中了,说中了,还真是余矮子的弟子!”
“三哥,奇怪奇怪,这松风观不是灭门了吗,怎么还有传人。”
另一位头发散乱的老者笑着答道:
“被灭的是松风观,余矮子贪心不足,一直派人在江湖上搜剑谱碎片,自然有几个弟子不在观中。”
“你!!”
那中年道长原本说话正常,此时却被气出了尖细嗓音。
周围看戏的人都露出异色。
另有一位身穿道袍,更为年长的道长站了起来:
“两位何必咄咄逼人,我颜师弟十九年前就诚心拜在听涛观门下,虽然同属青城山,却并非之前的松风观。”
颜人柱得师兄出声帮衬,却咽不下那口气。
余沧海对他终究有师恩。
“余观主早已逝去,你们竟还要恶言相向,实在可恨!”
他压着嗓音,对两名老者吼出。
“余矮子没做好事,死了难道就不能说?”
“是啊是啊,死了难道就清白了吗?”
两位老人嗤嗤笑了起来。
他们看上去表情怪异,疯疯癫癫,话语却犀利得很。
“你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颜人柱怒急,已经把搁在桌上的长剑握在手中:
“胆敢再出言侮辱,休怪我剑下无情!”
两位老人似乎早就在等他问话。
二人将想要劝说的青年朝旁拨开,双手环抱胸前,得意洋洋地说道:
“我们说出名讳,准要吓你一跳。”
“没错!”
“二十多年前衡山论剑,我们六兄弟曾与剑神论技。”
“大名鼎鼎的桃谷六仙,就是我们!”
什么!
周围看戏的江湖人一听,顿时一惊。
竟是当年那六个怪人!
这可是极为难惹的角色。
旁观之人朝两位老人一瞧,他们面相丑陋,加之如今极为苍老,显得相当恐怖。
大晚上出来,恐怕要被人当成鬼怪。
听闻桃谷六仙形影不离,一直都是六人一起出动。
一时间,又怀疑起他们的身份。
听涛观的几位道长也听闻过桃谷六仙的名号,不敢大意。
方才出声的中年道长又道:
“我颜师弟早已痛改前非,如今这江湖与二十年前迥异,也请两位前辈莫要再用当年
放好马匹,赵玉彦与邹松清一道回空桌旁坐下。
他二人,甚至是商素风,都将目光放到两个少女身上。
因为某些因素,她们在会仙楼没寻到分出胜负的机会。
这一路上,却没少较量。
两人的剑法截然不同,只从剑招上来看,几乎是难分胜败。
若是比拼内力,自然是赵姝更胜一筹。
可她们比剑时,虽想论胜败,却多是想在招法上言胜,并非打生打死。
故而没有强拼掌力的时候。
这十几日相处下来,别说是邹松清了,就连点苍老人也频频露出异色。
果真如蓝姝所言姑苏姐弟,竟都是罕见的天才。
小小年纪,一身功力剑法,都是江湖上难得一见的。
如此上乘资质,一下冒出来三个。
更戳中点苍老人心坎的是从这三个少年人身上,他竟都看到了一丝当年那个人的影子。
这便是一个震撼人心的信号。
若能将这三人收到门下,剑神有四大真传,点苍也能有个三大真传。
三人所用的剑法各不相同,尽管各有来历,多半也不是那些成名大派。
有着当世妙谛坐镇的点苍派,还是极有机会的。
想到这里,就连邹松清也心中火热。
只不过.
这次潇湘之行前途未卜,所以商素风一直没开口朝这方面提及。
万一身死剑神剑下,那便一切成空。
几人正等着店小二上茶饭。
“砰”的一道摔碗声清脆入耳。
这种事屡见不鲜,周围人都扭头看向靠西侧。
因为客店生意好,店铺外边搭着草棚,赵姝赵霏等人,都坐在外边。
西侧摔碗的道袍中年,也是如此。
此人面白无须,桌上搭着一柄长剑,此时满脸红怒,正瞪着后桌的两老一青。
道袍中年旁边还有数位同门,各都皱眉看向后桌。
却又拉了拉摔碗的中年道长,让他息怒,不想将事情闹大。
中年道长正想顺着台阶下来,哪里晓得,后桌的两位老人却一阵怪笑。
老人身旁的青年劝阻也无用。
“臭小子,你怕什么。”
面相枯瘦丑陋的老人嘲笑道:“我们又没有说错,只是这牛鼻子道士脾气大,气量小,接受不了我们讲的实话。”
另外一位老人笑得身体乱摆,指着那发怒的中年道长对身旁的青年道:
“他没有胡子,说话和那余矮子一个腔调,难道不是练了松风观的武功?”
“你却不知道,当年松风观的余矮子费尽心机从福州得到残破阴谱,门下弟子一个个自宫练剑,到哪里都是脂粉味,隔着十里远都知道松风观的人来了。”
那青年听罢想笑,可朝几位道长看了一眼后又憋了下来。
“师父,莫要再说了,喝茶喝茶。”
他又劝了一句。
可是两位老人就和小孩一样,根本不听劝。
他们盯着中年道长看,见他只生气却不反驳,故而又哈哈大笑起来。
“说中了,说中了,还真是余矮子的弟子!”
“三哥,奇怪奇怪,这松风观不是灭门了吗,怎么还有传人。”
另一位头发散乱的老者笑着答道:
“被灭的是松风观,余矮子贪心不足,一直派人在江湖上搜剑谱碎片,自然有几个弟子不在观中。”
“你!!”
那中年道长原本说话正常,此时却被气出了尖细嗓音。
周围看戏的人都露出异色。
另有一位身穿道袍,更为年长的道长站了起来:
“两位何必咄咄逼人,我颜师弟十九年前就诚心拜在听涛观门下,虽然同属青城山,却并非之前的松风观。”
颜人柱得师兄出声帮衬,却咽不下那口气。
余沧海对他终究有师恩。
“余观主早已逝去,你们竟还要恶言相向,实在可恨!”
他压着嗓音,对两名老者吼出。
“余矮子没做好事,死了难道就不能说?”
“是啊是啊,死了难道就清白了吗?”
两位老人嗤嗤笑了起来。
他们看上去表情怪异,疯疯癫癫,话语却犀利得很。
“你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颜人柱怒急,已经把搁在桌上的长剑握在手中:
“胆敢再出言侮辱,休怪我剑下无情!”
两位老人似乎早就在等他问话。
二人将想要劝说的青年朝旁拨开,双手环抱胸前,得意洋洋地说道:
“我们说出名讳,准要吓你一跳。”
“没错!”
“二十多年前衡山论剑,我们六兄弟曾与剑神论技。”
“大名鼎鼎的桃谷六仙,就是我们!”
什么!
周围看戏的江湖人一听,顿时一惊。
竟是当年那六个怪人!
这可是极为难惹的角色。
旁观之人朝两位老人一瞧,他们面相丑陋,加之如今极为苍老,显得相当恐怖。
大晚上出来,恐怕要被人当成鬼怪。
听闻桃谷六仙形影不离,一直都是六人一起出动。
一时间,又怀疑起他们的身份。
听涛观的几位道长也听闻过桃谷六仙的名号,不敢大意。
方才出声的中年道长又道:
“我颜师弟早已痛改前非,如今这江湖与二十年前迥异,也请两位前辈莫要再用当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