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十点苍之鹰(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阳内功修炼到极为高深的境界,足以从内而外,焚烧毒性。”  

“他的剑法无有规束,驾势而行,必是妙谛无疑。”  

这么多年过去,江湖人对妙谛高手也有了一定认知。  

势之大成,意之练达,速之极尽,外化之气.  

不管是刀剑还是拳脚,只某一项登临极尽,便参妙谛。  

江湖人各抒己见,虽然还有众多不同声音,但以那些巅峰高手为参照,这些功参妙谛的路径,几乎被所有人认可。  

矮个老者道出这番详尽说辞,马车中的人便知他没有说笑。  

低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再度传出:  

“普安州这人,其势飘忽,如大鹰飞掠。”  

“能在这云贵之地对应上的想必你们已经猜到是谁了吧。”  

另外一马车的女子立时回应:“大理武林支柱,点苍神剑!”  

“竟然是他.”  

“据说点苍神剑二十多年没出宗门,没想到他也不甘寂寞,下了点苍山。”  

光头络腮胡大汉接话:“二十多年前,点苍神剑是除了东方不败之外,唯一能与雁城那位对战百招的高手。”  

他话音刚落。  

接连响起了簌簌两道揭开马车帘子的声音。  

一位高大的汉子,还有一位中年女子,全都不顾大雨,飞身站到马棚顶端。  

他们的目光穿透雨幕,齐齐朝普安州城方向看去。  

若是看到有人追上来,他们定然第一时间逃走。  

“不用担心,若是他追上来,你们早就见不到我了。”  

“元肃兄,出门办事还是小心为上。”  

“不错,不要在此耽搁,我们先去凉都再说。”  

这光头大汉和中年女子本来还有心情叙话,此时听到这位妙谛名讳,顿时没了兴致。  

此处距离普安州不远,怎么看都像是在一个妙谛高手的眼皮底下,浑身不自在。  

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出手得罪,但眼下与矮个老者混在一起,对方想不误会都难。  

要知道,点苍神剑可不止是妙谛高手那么简单。  

江湖上早就传得沸沸扬扬,点苍老人一直想再寻那位一战。  

他若没有真本事,怎敢有此等豪言?  

纵然西域教宗迎来盛世,可这盛世源头,也与雁城那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几人自问有些本领,却也够不上这等江湖传说。  

心中虽藏有猫腻,敬畏之心倒也无法抹消。  

他们立时催促马夫,抢过灰衣人与受伤的矮个老者一步,朝着凉都进发。  

三驾马车在大雨中极速奔行,一刻不停。  

差不多一个时辰过后,聿聿驻马声接连响起。  

远处传来轰隆隆的河流咆哮声。  

乌都河川浪声如歌,洪水推着波浪,一路高亢。  

浪头急急地拍打着河床,雕刻下岁月痕迹,又奏出一曲自然音符。  

望着大河断桥,他们是没有心情去欣赏了。  

“怎么回事?”  

儒雅灰衣人询问一声。  

前去探路的人回禀:“乌都河上游的木桥被水冲塌了。”  

“说是最近涨水造成的。”  

“可有渡口?”  

“有。”  

探路的人继续回应:“说是要朝下游方向走,那边水面宽,水流没有那么急,来往有舟船拉商客。”  

“不过近来客商行人特别多,估计要等候很长时间。”  

听了他的话,几人没任何犹豫,直接顺着小路朝下游渡口方向去。  

别说等候,就是连夜赶路也要朝凉都方向去。  

众人心中有鬼,总想着离普安州远一点。  

车夫驾马,徐徐催动马车来到河流下游。  

这时看到河岸边有许多人马,舟船极为忙碌。  

寻人打听了一下能否使用银钱优先通行。  

然而,与他们有类似想法的客商大有人在。  

“马车放在这里,我们先过河。”  

“好。”  

这几人倒也果断。  

他们取下贵重物,朝岸边走。  

“让开!”  

那顶着光头的络腮胡子恶汉抢身到河岸边,将一根绳子绑在枪头上,跟着大力朝河对岸掷去!  

“嗖”地一声巨响!  

这恶汉好大的气力,长枪如箭,深深扎在对岸的泥土之中。  

又听砰的一声。  

另外一柄长枪,被他扎在脚下。  

周围人见他搞出这般声势,便知是江湖高手,加上他长相凶恶,立马从他身边退避。  

但众多目光,都朝他身上汇聚。  

恶汉得意一笑,飞身而起。  

在一众惊呼声中,驾驭轻功,在绳子上借力,竟然轻松飞跃河面。  

那位受伤的老者也紧随其后,鼓足一口气劲,强撑着用出轻功过河。  

乌都河边,不少人瞧着这个热闹。  

之前也有江湖高手踩着木头过河,但像这样,一连出现四位高手,实在罕见。  

于是喧闹议论声四起,猜测他们的武功来历。  

驾驭马车的车夫没他们的本事,负责留下来看守马车。  

河对岸就有几家茶棚,距离附近的县城不远。  

在大雨天寻个地方躲雨,喝上一碗热茶,对于赶路人来说,还是非常诱人的。  

所以.  

几家茶棚坐得极满。  

靠在最北侧的茶棚柱梁边,有两张桌子最是空荡。  

一张茶桌坐了两个人,另外一张桌子只坐了一个人。  

两男一女,看上去大概四五十岁,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