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九点苍之鹰(九)(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空乌云覆压,闷雷作响,瓢泼大雨泼洒而下。  

雨点足有黄豆大小,温家中央厅堂上的干槎瓦被打得噼啪乱响。  

可下方厅堂内,却离奇安静了一瞬。  

点苍老人并不高亢的话语,有一股叫人心生不安的底气。  

他面泛赤红,似火灼烧,华发白须随劲气飞掠浮动。  

那股澹然之态,若非演技精湛,绝不像是深陷险地之人能做出的模样。  

一时之间.  

矮小瘦削的蓑衣老者,竟心如悬旌,步伐踌躇。  

点苍老人见状,一双鹰目忽然从平静转变为锐利,平添一丝火芒,口中话语陡然尖锐起来!  

“怎么?不敢出手?”  

那面目煞白的白脸人怒喝一声:“从前辈表象来看,无疑深中碧陀虫草之毒,何必装腔作势?”  

他表面愤怒,出言却在试探。  

可点苍老人极其坦诚:“老朽中毒不假。”  

“但你们犹犹豫豫,难道对自己的毒术并无信心?”  

“西域毒宗,倒是叫人失望。”  

此言一出,一众蓑衣人怒火中烧。  

“找死!”  

人群中数声爆喝齐响,其中九人蓑衣大震,他们朝背后一掏,从蓑衣下揭出奇怪兵刃。  

乃是一根长逾四尺的蛇杖。  

杖身盘着一条红铜烧炼的赤色小蛇,一直延伸至杖尖,探出狰狞蛇头,口中全是尖锐利齿,上方机括一动,银色利齿立刻变作黑色,喂送了致命毒药。  

“布毒阵!”矮小老者冷冷叮嘱,他一声令下,随即手藏袖中,在一旁游走掠阵。  

“是!”  

九人同时响应。  

对付一个中毒之人,他们本意只是一拥而上,这时用出毒阵,可谓是谨慎到了极点。  

赵姝看了点苍老人一眼,在一双鹰目的示意下,与邹松清一道飞身后退。  

人影翻飞之间,九名蓑衣人已挺蛇杖上前。  

他们脚下踩着阵法,将商素风团团围困。  

一旁的邹松清与赵姝都有些惊异。  

西域毒宗的阵法鲜有听闻,原以为只是寻常把式。  

可这九人绕厅行走,竟或张或弛,收放自如,暗含多重变化。  

二人目不转睛,发现这阵法大有来历。  

然而又叫不出名头。  

只待九人齐齐出手,他们才恍然大悟!  

九人各持蛇杖,第一击出手右手使杖,左手平举身前,又出一黑白袖中杖!  

所谓袖中杖,乃是袖中藏着的黑白环蛇。  

此蛇飙射而出,直挺如杖。  

嘶嘶声鸣响厅堂。  

九人九蛇,顿时构成九人十八杖,加之奇妙步法,蛇杖与毒蛇联动。  

这一下.  

但凡有点江湖阅历,便知这毒阵来历。  

岂不是少林绝技中的十八罗汉阵?  

只不过衍变有方,成了西域毒阵。  

毒蛇与蛇杖从四面八方齐齐架来,如十八架毒桥,朝着中央坍塌,冲势极猛,锁死全身方位,更带着毒气腥风,要置人于死地!  

这时!  

点苍老人须发怒张,狂暴劲风像是能吹散摩鹰高崖山巅的云雾。  

他拔剑时一声苍茫剑鸣,铮响骤起,压过群蛇吐信!  

寻常高手拔剑,剑鸣之后,便是剑光。  

可奇怪的是.  

点苍老人拔剑之后,竟然看不到他手中长剑在何处。  

取而代之的,乃是一点红芒!  

红芒如火,胜过了老人脸上的火红之色,在周身盘旋照耀。  

瓢泼大雨天,云贵生秋意。  

可此时温家厅堂中无有半点寒凉,在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感受到一股灼热火浪。  

就像在待在一堆篝火边,忽然有一阵大风吹来,将篝火全部刮到脸上一般!  

蛇,乃是鹰的猎物。  

那火红光芒在空中扑朔,如一头捕猎的苍鹰从空中俯冲!  

这等森森灼烈的剑势扑面而来,让周围的蓑衣人突然窒息,跟着大惊失色!  

“呲!!”  

暗红色的血液朝四方溅射。  

九条毒蛇被红芒掠过在一瞬间尸首分离,从空中坠地。  

这些毒蛇尸体,全都在剑削处腾发青烟,散着如铁锈般腥味,还有几分半生不熟的皮肉炙烤焦糊味。  

人比蛇要聪明。  

那九个布毒阵之人瞧剑势猛烈,各怀守势,准备依阵僵持。  

他们的速度及不上点苍老人,就只能沦为猎物。  

红芒追至,四个稍慢一拍的蓑衣人顷刻发出惨叫!  

这四人一死,阵法立刻被破解。  

其余五人惊慌失措,再按蛇杖中的机括,黑色的毒水喷涌而出。  

“轰!”  

一具中剑同伴的尸体被巨力带飞,挡住毒水,其后一道身影飘忽飞掠,冲到另外五人近前。  

别无他法,这五人使出浑身解数,将蛇杖戳向点苍老人。  

点苍武学中的飘忽之意,在商素风苍鹰之势下展露已极,他身法之灵动,委实不是这五记蛇杖能捕捉的。  

蛇杖从翻飞的衣袖残影中掠过,五名蓑衣人看到红芒出现在眼前时,胸前迸发大片血光!  

中剑那一刻,他们发出一声惨嚎。  

这结结实实的一剑,看似无影无形,眼睛无法捕捉,身体却感受得清清楚楚。  

那一剑砍在身上,所过之处,血液像是被烧得沸腾。  

这定然是他们此生所见识到的最恐怖的一剑!  

“砰砰砰”  

面带惊恐的尸体连续倒地,与那些毒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