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祖师(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又看向那些靠后站的衡山真传,再看站起身的青衣剑神。  

心中又酸楚得很。  

不知不觉,衡山派已这样强盛。  

嵩山太保们各都皱眉,情况与他们想象中很不一样。  

衡山派的家底,怎么一下这样厚实?  

左盟主微微眯眼看向黄钟公,此人竟然与方证交好,岂可小觑。  

他望了望莫大先生,又瞧了瞧鲁连荣,再看向赵荣心中生出无限恶意。  

方证大师道:“难道左盟主方才所言的音律高手,便是黄老先生?”  

黄钟公笑道:“在下身份尴尬,故而刘贤弟有难言之隐。我们因广陵散结交,曲调相合,一见如故,这才引起一些误会。”  

“原来如此。”  

方证大师朗声对正道各派人士道:“老衲可以担保,这位黄老先生绝不是奸邪之人。”  

在场众人没想到形势转变如此迅速。  

少林神僧都站台说话,哪还能有什么误会。  

赵荣朝着左冷禅问道:“左盟主可还有高见?”  

左冷禅落了面子,却并不在乎,转头对刘正风笑道:  

“江湖上恩恩怨怨,无有休止,能全身而退,这是难得美事。”  

“刘师弟莫要耽误了金盆洗手的好时辰。”  

刘正风看向赵荣,心中满是感动欣慰。  

他环顾四周一眼,双手伸入盆内。  

这一洗,洗掉了江湖身。  

从此身心皆隐,追寻志趣。  

刘府外嘭啪嘭啪的声音爆竹声再次响起,五岳中的好朋友,曲江二友、夏老拳师等,也一个个起身恭喜。  

其余人也一个个拱手道贺。  

这一次金盆洗手,是他全然没有想象过的风光。  

“大师哥,师弟.”  

刘三爷轻喊一声。  

莫大先生与鲁连荣都不搭理他,拱手也只是做个样子。  

二人同仇敌忾,眼神都凝在刘三爷眼睛上。  

莫大先生:没有阿荣,你洗手?恐怕我的潇湘夜雨都没你的下场悲。  

鲁连荣:洗什么手?就会惹麻烦。  

两人嫌弃的眼神刘正风都读懂了,他歉意一笑。  

又来到赵荣身边。  

“师叔,恭喜!”  

刘正风颇为忧心道:“这里交给你了。”  

赵荣点了点头,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刘正风才将场子让出来,刘府的气氛整个就变了!  

正道各派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主厅中央的青衣少年身上。  

此刻这些人身上的气势,绝不是方才能够比拟的。  

天下正道高人群英荟萃,问剑潇湘剑神,也可能是他们的成名之战!  

奔走江湖,图名者大有人在。  

一个人,不敢上衡山。可趁大势,众人都有这个胆量。  

“听闻潇湘剑神对阴阳剑谱不屑一顾,轻视天下武人,扬言论剑天下。”  

费彬鼠须上扬:“如今群豪当面,剑神敢拔剑论剑吗?”  

众人不远千里汇聚在此,绝对不是三两句话就能打发的。  

主厅内,赵荣神色平静: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我从未说过那般狂妄之言,这一点,请诸位朋友知悉。”  

他的话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费彬正要挑衅,忽然又听他说道:  

“不过.”  

“诸位奔着论剑而来,我却也无惧。”  

“小人的中伤之言虽利,但吾剑也未尝不利。”  

他话罢双眉一飞,一记眼神如刀,扎得费彬不敢接话。  

“好!”  

起码有数百人同时叫好,各都兴奋难耐。  

没想到他如此干脆地接招,这气魄让一干江湖汉子心生佩服。  

毕竟,这可是面对正道各大派!  

“噔噔噔!!”  

主厅外那中央大院内,最中间的十六席顷刻之间被撤到一边。  

左盟主还没开口,矮道人就已经站起来了。  

“潇湘剑神的魄力真是要得,看来是觉得能敌得过天下英雄,我在川西从未遇到过你这等人物。”  

余沧海又道:“青城弟子学艺不精,却也想领教剑神高招。”  

谁都知道青城弟子众多,这明显是要打车轮战。  

普通的青城弟子,又有什么资格与剑神论剑?  

起这个坏头,余沧海其心可诛。  

衡山派的人就要站起来,却被赵荣一个手势制止。  

“今日是刘师叔金盆洗手的好日子,本不该动刀兵。”  

“余观主要动刀兵冲撞,若是败了,就请把冲撞喜庆的兵刃留在此地。”  

“若你没有意见,就叫青城弟子与我论剑吧。”  

周围人顿时露出玩味之色。  

余沧海第一个跳出来,青城弟子岂不是一个个都要丢剑空手回去,这可真是奇耻大辱。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人杰!”余沧海大喊一声。  

罗人杰乃是青城第四秀,听了师父的话,迈着小小的步子轻盈走出。  

赵荣一看他这样就知道怎么一回事了。  

“青城四秀,一起上吧。”  

余沧海听了赵荣的话,朝另外三名弟子使了一个眼色。  

蹭蹭蹭!  

三道身影从人群中跃出。  

正道各派之人都露出一丝异色,青城四秀只是余沧海的弟子,但他们身法竟然极快。  

一时间,没人敢小看这四人。  

几乎在青城四秀显露的一瞬间,左冷禅的余光便扫在了余沧海身上。  

他的眸光,深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