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论剑天下(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起什么样的风浪实在难说。  

全子举等人极为担忧,可瞧见自家小祖师云淡风轻,他们也莫名镇定下来。  

赵荣微微一笑:“我还要闭关,若有重要消息再来告诉我。”  

“是!”  

赵荣看着他们离开,心中将事情回味几遍。  

端阳节魔教北上黑木崖,如今任大教主又出山了,加上莲弟防守,东方不败南下几率非常小。  

这帮人只要不凑在一起,那就不算恶事。  

赵荣又回到崖洞之中,执笔整理那些潦草感悟。  

本派《镇岳诀》中正平和,钩稽心境,所以多有衡山弟子在高山流水、风云月露中找寻,以此陶冶情操,去欲沉心。  

如今窥见阴阳造化,赵荣修改功录得心应手。  

五行之中,肝属木,心属火。  

他将中正平和的运功法门修改路径,巧妙沟通穴窍过心肝经络,以心火烧肝木来回锻炼,进而大增心欲,叫真气中多出刚猛阳气。  

此阳灼灼在内,本门弟子修炼思路不变,还是陶冶情操,去欲沉心。  

心越静之人,内力便越精纯,越能修到高深境界。  

只此一变,在镇岳诀的基础上,便推进了一大步!  

衡山镇岳诀,也变成了《镇心诀》。  

镇岳诀契合衡山曲艺之道,而镇心诀则是往前延伸,大大提高上限。  

不过,对于心境的考究,自然更为严苛。  

赵荣瞧着改好的内功不由欣慰。  

衡山老祖师的东西不用丢,两全其美啊。  

将这门能对衡山派造福深远的内功收好,赵荣又钻研起另外一门内功。  

他借鉴了洗髓经与易筋经,再结合两部寒功,以自身对人体阴阳的理解创出来的法门,唤作《明玉真经》。  

这门神功练起来,不仅真气绵绵,可能还有冰玉凝体,青春常驻之效。  

岳掌门的紫霞神功不到大成便能驻颜有术,赵荣这门神功可比紫霞功强得多了。  

然此功极其难练,只是最初步的至阴寒功就要拦住许多人。  

明玉真经中的“明”,取自阴阳。  

因此寒功之后,更是需要体悟阴阳造化至理,这才能沿着他的路子往下走。  

至阴寒功在这门内功中只能算小门槛,就像是衡山剑法中“形”的那部分,后面的阴阳造化,则是衡山剑法中极为深奥的“势”。  

只不过.  

小祖师这门神功,创衡山派的老祖师看了也要傻眼。  

可在赵荣看来,这功夫并不算走到极致。  

因为阴阳造化的至理,还不算领悟完全。  

“不行啊”  

天山崖洞,赵荣微皱眉头。  

“这功夫就是我以后传下去,恐怕也没人能练成。”  

他想到一些练这功夫的法子,又摇了摇头。  

就像七十二峰叠翠与回风落雁剑,中间要加上一些快剑台阶。  

“得降低难度才行。”  

接下来闭关的日子中,赵荣一边打磨内功,一边分解法门,又在这分分合合的过程中,不断感悟武学至理。  

他以洗髓经为基结合至阴寒功创出《阴神诀》。  

又以易筋经为基,融合阴阳造化法门,改造经络行功轨迹搬动至阳之气创出《阳神功》。  

相比于《明玉真经》,这两部内功就要容易不少。  

但也只是相对而言。  

赵荣这一身所学依赖超高悟性,未来能否有人继承他的衣钵,实在难以料定。  

至于一身剑术,他要得空再去整理,为本派留下一部剑经。  

下到剑招,上到剑气。  

崖洞中,赵荣想到深处,又微微一笑。  

他环顾天山崖洞,似乎感受到前人烙印。  

“后人能否领会强求不得,只能看其造化了。”  

“当年老祖师留下千剑纵横势之时,恐怕也是如我这般想的吧。”  

这一刻,天山之上。  

衡山派老祖师与小祖师,似乎隔着数百年来了一次短暂交流。  

一位是建派之祖,一位是大兴之祖。  

留下功法时,都会对后人怎么继承衣钵浮想联翩。  

旁人练自己留下来的功法,不知有何变数,稍稍一想,也别有趣味。  

四月初夏,生机勃发。  

桃花李花随着春风飘零无踪,黄莺儿见到落花残,独自啼唱,声声不休,却留不住春天。  

细雨濛濛,轻烟漠漠,将江湖上掀起的尘烟稍稍压下。  

华山玉女峰上。  

岳掌门与宁女侠领着令狐冲岳灵珊陆大有等一众弟子正在下山。  

“我们早走几日,赶在端阳前到衡阳。”  

“最近这江湖事,多半是嵩山派挑起来的。”  

陆猴儿听了师父师娘的话不由有些担忧:  

“赵师兄要论剑天下,岂不是耗也被耗死?若是真气耗尽,恐怕嵩山派又要想什么恶招出来。”  

宁女侠道:  

“除了敌人,那也有朋友。旁人中计,我们几家却不会中计。”  

“你们定闲师伯、天门师伯都传信来了,我泰山、华山、恒山三派,一定会站在衡山派这边。”  

岳不群也点头,他看了看留守玉女峰的弟子,又朝思过崖方向看了一眼。  

心中安心异常。  

又对门下弟子叮嘱:“这次衡阳风云汇聚,必然来一大批江湖高人。”  

“各派长辈都在,你们要注意行止,不可胡乱放肆,莫要落了我华山派的名头。”  

“是,师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