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仙三(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新入门的弟子没有老弟子练叠翠剑法的经验,我要从中筛选出与衡山剑法有缘之人,回风落雁剑之下的叠翠与快剑剑路皆重其形。”  

“得形者练剑便快。”  

“如此才易跟得上老弟子的步伐。”  

莫大先生稍有顾虑,衡山派招收弟子从来不是这个思路。  

没熟人介绍,尤其是根脚不清楚的弟子一般都不会收。  

似赵荣这等生于衡阳,从小在赵家坞中长大的少年,便算根脚清明。  

衡山派核心门人,大多都是衡州府人士。  

择优而取,固然有好处,却也有隐患。  

莫大先生脑海中闪过许多顾虑,又想到师父、师祖,师叔祖等人活着时对他的诸多叮嘱。  

作为一派掌门,该如何守护底蕴。  

那些思虑于心中滚荡,到了嘴边又变成:“好,此事交给为师。”  

罢了罢了他到底是个洒脱随性之人,既然衡山派日新月异,何必成为小掌门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心怀叵测之人,怎能静心学到本派精髓。  

“多谢师父!”  

“恁当真是五岳剑派最英明神武之人!”  

听师父答应得如此干脆,赵荣颇为惊喜,跟着便在老掌门耳边说了一堆夸张的奉承之词。  

商素风败走龙泉第十八日。  

龙泉三大山庄庄主前来拜山,现在距离年关还远得很,但他们却献上了一批远超年关时的厚重大礼。  

百炼兵刃、多年份药材、金银器皿,古旧曲谱十大车的宝物,哪怕三大山庄颇有家资,这次也是肉疼,实打实地拿出了诚意。  

赵荣兑现当日承诺,  

舒家二小姐舒月秀进入衡山派,成为外门弟子。  

独孤卿的儿子独孤熙痴迷于衡山剑法,独孤庄主下了狠心,让他拜入衡山派。  

丘家这边,丘广军让自己的儿子丘蒙亭拜入山门。  

又多这层关系,铸剑山庄与衡山派愈发亲密。  

他们也得到好处,  

一来自家子女能学到更高深的武学,二来衡山派的势力范围,铸剑山庄的生意会更好做。  

只吉安府一地,曾为难铸剑山庄的势力现在都不敢造次。  

赵荣亲自接待三位庄主。  

可龙泉事务繁杂,三位庄主待了两天便匆匆回返。  

赵荣派人将他们一路送到城北驿站,面子给足了。  

类似这种朝衡山派靠拢的优质势力,赵荣只嫌少,不嫌多。  

三大山庄的供给,便足够多培养数十名弟子。  

“大师兄就在里间,”  

“请!”  

全子举带着一名三十出头的女子进入鹿关阁。  

会外客自然选这间雅静之室。  

“赵少侠!”  

女子没去瞧周遭素雅的琴笛,但见赵荣后,赶忙快步上前拱招呼,话语带着一丝激动。  

这女子带着一柄花架剑,颇有英姿。  

赵荣心下疑惑,对她毫无印象。  

起身拱手,示意她坐下。  

“阁下是?”  

女子拱手自报家门,“在下宗瑛琦,永州白水人士,赵少侠没见过我,但我丈夫曾有幸在长瑞镖局与少侠有过脸面之缘。”  

永州白水长瑞镖局赵荣神思敏捷,脑海浮现一个携带铜骨铁羽扇,长得文质彬彬的男人。  

“你丈夫可是公孙深度?”  

“正是!”宗瑛琦顿生惊喜,“没想到赵少侠还能记得!”  

赵荣笑了一下,顺势问道:“两位是崆峒派弟子?”  

“只是与崆峒派有渊源,”宗瑛琦面露追忆,“我与我丈夫同拜一师,他老人家曾是神拳门弟子,我的剑法与我丈夫的扇法都是师父传授。”  

神拳门也是崆峒派一支,更是花架门的前身。  

崆峒派的武功五花八门,花架剑适合女子使用,桃花扇也是女子扇法,于是她丈夫就改练铜骨铁羽扇。  

这么一说,赵荣就确定宗瑛琦的身份,疑虑消了大半。  

“为何尊夫不来会友,却劳你奔波。”  

“他在南昌府被漠北双雄这两个恶人打伤,险丢性命,目下养伤永州,没法登门拜会。”  

宗瑛琦说话间掏出一封信,隐晦道,“我丈夫说,此信只能交由赵少侠看。”  

“旁人若问,此信提也不能提。”  

公孙深度在镖局见过衡山内部不合,有此交代才算正常。  

赵荣告谢一声,将信接过。  

信封上一字没写,揭开掏出里间信纸,细细一看.  

不觉间,手上微微用力。  

“公孙兄从哪里得知这些消息的?”  

宗瑛琦猜到他会这样问,立时道,“饶州附近的几个马帮已经被魔教控制,我丈夫本做的就是马队生意,认识里面的人。”  

“一次饮酒后,听几个养马的吐露这些。”  

“我们从一西域商人手上购得一匹好马,准备转卖给洛阳王家。”  

“这是一匹大宛名驹,听说王家家主准备在明年送给他外孙作礼物。”  

赵荣闻言不由一怔,捏信纸的手都松了半分力气。  

大宛名驹?  

“洛阳王家,可是金刀无敌王元霸?”  

宗瑛琦道:“正是。”  

“王老英雄的夫人在洛阳重金求马,我丈夫听到后,便购得这匹大宛名驹,但洛阳还没去成,就被漠北双雄给盯上了。”  

龙长旭能搞到透骨龙,也是借着公孙深度的路子。  

这大宛名驹.  

岂不是王元霸的老婆送给林平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