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第一亲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荣闻声不由一怔。  

而后惊讶地仰起头,对上一双浑浊却有神的双目。  

老人收敛笑容,清矍的脸上泛出期许之色,可没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莫大是认真的!  

他心跳瞬时快了数拍...  

愿意愿意,赵荣心里一万个愿意。  

拜师莫大绝对是进入衡山派最正确的选择,也是极其适合他的。  

衡山派数莫大先生剑法最高,麻烦最少,也是一位极有智慧的长者。  

听闻莫大很多年没收过徒弟,门下内外门弟子加起来不超过五十个,留在门内的更是少之又少。  

虽是掌门,又是衡山第一高手,却神出鬼没,游于方外,少管门内之事。  

这才导致掌门一系的整体实力被刘三爷一系压上一头。  

可派系力量需要在乎吗?  

都被人家渗透完了。  

总之是五岳吊车尾那一档,对飚岳先生夫妻店。  

嵩山的蚂蚁看了都要笑两声。  

赵荣内心腹诽。  

现在,他只有一个顾虑。  

“前辈,那刘...”  

开口想提刘三爷与自己之间的猫腻,话没过半截,莫大竖起一只手来打断了他。  

“我师弟那边你无需挂意,你们素未谋面,更没拜师,谈何礼数?他对你虽然上心,派向大年出来调查你。”  

“但是,”  

“你越是出类拔萃,他越是郁郁累累、踟躇不前,那卢世来都替他师父着急了,每次只问得一个年关期限,分明是极好的苗子,怎么还不收进门墙呢?”  

莫大半带奚落,“只因心中有鬼,害怕耽误连累你。又不舍良才,纠结痛苦,看得我好笑至极。”  

“若是我师父从棺材里爬出来,准要抽他两巴掌才解气。”  

莫大毫不给面的哼斗,又讥笑两声,恨其不争。  

老人家火气上来,赵荣只哦一下不多吱声,殃及池鱼就不好了。  

莫大目光转过来后,又极速变脸露出亲切笑容。  

“老夫十余年没收弟子,前段时间不知从哪传出,莫大新收的年轻弟子在潭水上斗海沙帮匪徒,稀奇稀奇,竟连我自己都不知道。”  

东窗事发,赵荣尬笑一声,又连续咳嗽,做出一副极为虚弱的样子。  

莫大笑望着他,满眼欣赏。  

“若旁人问起,你便说老夫对你有救命之恩,要你拜师,你无从违背。”  

“刘师弟那里我去走一趟,想必他是极为高兴的,他自知刘府不是你的好归宿。”  

“如何,好孩子要拜我为师吗?”  

方方面面全被莫大考虑完了。  

赵荣心中感动,谁都情愿被关注重视,作为衡山派掌门,莫大先生对他这样一位少年给足了尊重。  

拜这样一位宽厚睿智的长者为师,他当然心甘情愿。  

赵荣毫不犹豫,纳头便拜。  

“师父!”  

莫大先生哈哈一笑,捋着银白胡须,满脸快意,欣然承受赵荣三记响头,知他有伤,忙将他扶坐到竹叶厚实的地方。  

“好徒儿,往后你就是为师的亲传弟子。”  

“等回了衡阳,为师便发令召集门下弟子回山,让他们认识认识伱。”  

“一切都听师父的。”  

赵荣心下大定,又无比激动,感觉自己有了依靠。  

至少在衡州府这片,他的江湖地位绝对是直上青云,不可同日而语。  

这可是“亲传弟子”,而非内门弟子!  

老卢说过,掌门一系,早年有亲传弟子但是夭折了,从此再无亲传。  

赵荣摇身一变成了唯一亲传。  

莫大之下,他即是掌门一脉第一人,自然顺理成章成为第一顺位门派继承人。  

掌门亲传若再升一格,那便是掌门大师兄,锁死下一代掌门身份。  

在衡山派第十四代,五岳当代第二代弟子中,他的辈次与令狐冲相当,那位华山二五仔,年纪很大的劳德诺以后见了他,都得尊称一声赵师兄。  

没办法...  

莫大是掌门,他这亲传弟子的辈分无关乎年纪,跟着水涨船高。  

拜刘三爷那边他需要从小开始做。  

现在直接做大做强。  

赵荣内心喜悦,辈分大点自然乐意。  

“瞧你气息不稳,又和那嵩山弟子对了一掌,现在定然不好受。”  

“没错。”  

“那些人掌力浑厚,内涵燥热之气,稍有不慎便冲入经脉,灼烧肺腑。”赵荣描述个大概,又说,“他们的掌法是一個路数,有强有弱,不知具体是哪一套武功。”  

莫大盘坐下来,把胡琴搁置一边,显是准备为他运功疗伤。  

“阴在内,阳在外,那是嵩山大阴阳手。”  

莫大随口答道:“但小辈们没练到家,如是他们的师父乐厚出手,双掌一阴一阳,那才叫难对付。”  

“这些嵩山弟子出掌招法平平无奇,技巧不多,正巧你也是直来直去,只拼个内力斗狠劲,他们只凭掌法对上你定是吃亏的,可若碰见高手,你这直来直去的莽撞法子,恐怕连人的衣袖都难碰到。”  

“还有剑法...着实辣人眼球。”莫大发笑,“这哪像是五岳弟子。”  

“我基础剑法都没练到一个月呢。”赵荣叫苦。  

“莫急莫急...”  

“剑法自有为师,等回了衡阳,我带你上五神峰练剑。”  

“又是石灰、又是飞针、又是砍竹子,真是花样百出。你的打斗天赋与我衡山变戏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