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九鼎出世(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然不在乎那些流言,届时还请诸位相助,若能成功护卫九鼎,送还三垣,或可助力大将军,早日安定天下。”  

四人闻言,相互对对眼神。  

其实他们四个本来是奉旨追杀仙贼刘小六的,谁知冷不丁的,被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剑仙杀的丧胆,于是一路逃回关内,正不知道如何复命。  

这次听说什么天材地宝出世,过来碰个运气,撞撞仙缘来着,哪儿知道还真给他们碰上好运气,远远的就认出了鼎鼎大名的严平原,便一路跟过来,打算抢了人回去立功赎罪的。  

现在既然人已经找到了,事情已成了一大半,谁想对方居然还有艮州鼎的线索。若能顺道再寻回九鼎,岂不是就立下盖世功劳,封侯拜将,指日可待,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于是迅速交换意见,纷纷点头拜道,  

“平原守公忠体国,劳苦功高,一片赤忱,我等定当护卫左右,但凭驱持。”  

“多谢诸位义士相助。”  

“唉,紫薇倾颓天数终,无谋犬彘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众人扭头看去,却见梁上躺着一人在哼哼唧唧。  

“什么人!”“平原守小心!”  

那四个供奉赶紧一个把平原守护在核心。  

梁上人翘着二郎腿道,  

“严平原,就是八万头猪,三天三夜都抓不完。你家大将军把八万大军,一个白天就送光了。要我说简直猪狗不如,你还要把艮州鼎送去给他?猪都要摇头啊。”  

众武士如临大敌,那峻儿定睛一看,倒一点也不害怕,稽首道,  

“麻姑山外门弟子严峻,拜见前辈。”  

梁上人呵呵笑,  

“麻姑山下手还蛮快的,不愧儒道双修,拉拢起世家子来是挺占便宜的,你师父是谁?”  

严峻道,  

“家师自号青螺居士。”  

“哦哟,蔡老大亲自教你,很下血本嘛!”  

那梁上人一听,翻身坐起来,  

“看来麻姑山对艮州志在必得!这你还不劝劝你爹,莫坏了师门的谋划哦!”  

严文忠一见那人是半道半丐打扮,又听儿子和他如此说话,哪里还不知道是玄门中人,也是见礼道,  

“这位真人大概也是来劝在下割据自立的。我严家世受皇恩,绝无此心,大可不必再劝了。”  

那梁上人摇头道,  

“我还真不是冲你来的。不过你再这样倔下去,死期也快到了。”  

严文忠淡然一笑,  

“多谢提醒,我们兄弟起兵之时,心里早已有数了。”  

既然人家视死如归,那乞丐似的老道也不多废唇舌,自己凑到篝火边,捞了一碗药膳吃。  

其他武士自然不敢冒犯这种高人。倒是严峻笑眯眯凑上去道,  

“真人一定是山里的高人,能占会算才能拦住我们。  

不过既然吃了我家一碗汤,也得占个凶吉,了此因果不是。”  

那丐道也笑,  

“我方才不都明明白白告诉你们了么,你们杀劫到了,现在这条道,再一意孤行,走下去必死。  

神仙下凡都救不了你们,更何况大将军那头猪,我劝你们还是早做打算,另寻庇护为妙哦。”  

现场倒也没人和他争辩大将军是不是头猪,可能是忌惮山人的厉害,也可能这本就是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不过严峻倒是个心思活络的,从袖子里掏出个梨子来,擦了擦送过去,  

“这梨子路上得的,父亲嫌凉,我又嫌甜,不如献给前辈解渴润喉。”  

丐道呵呵笑,  

“你不用打点我,我又不是冲着你家来的。他们才是。”  

众人一愣,扭头望去,只见不知何时庙外又站了一男一女,两个修士,正挡住门口。  

这男女修士衣着鲜亮,宝光缠身,依偎在一道,如胶似漆,分明是对道侣。  

六扇门捕快们交换了一番眼色,于是一人上前道,  

“不知两位真仙有何贵干。”  

那男女不应不答,只在门口站着,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傍若无人。  

严峻的脸色冷下来,从怀里摸出张剑符捏在掌心。  

丐道看了他一眼,接过那个梨子,  

“小子,看在你一个梨子的份上,我劝你那三角猫功夫还是不要献丑。  

等会儿不闻不问不动,或许还有一条生路,否则只怕犯在劫里,兵解杀生哦。”  

严峻正要开口,严文忠道,  

“峻儿,真人说的对,你已拜入玄门,出家修真,山里人不会为难你的。你先走。”  

“呵呵呵哈哈哈!山里人不为难,我们神教中人可不放过他!”  

忽然天际血线一闪,红光骤亮,天穹仿佛披上一重晚霞。  

堵住门口的一对伉俪道侣冷冷抬起脸,齐齐斜目扫向天际,眼眸里杀机毕露。  

那丐道也啃着梨,蹲在地上不动。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便见一人从血云中现身,身披红袍,身着乌甲,手执一双铁槊,“嘎嘎”大笑,  

“严文忠!今日你在劫难逃!你严家父子的头颅!我王三铁收下了!”  

“什么!竟惹是他!”“阴山十八骑!王三铁!”“你不是坎国大将么!怎么投靠魔教了!”“大家小心!这是武神!”  

到底是六扇门的捕快,记人名最厉害,人家一开口就记得了。  

王三铁一见有人知道自己大名,乐得嘎嘎大笑,  

“嘎嘎!真是屁话!神教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