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此借口得权力(4/6)
伍离开了临汾县,真进入到了昌宁县之后,李隆基所看到的景物马上就变了,最直观的就是,一条宽阔的大路,一直延伸着向前,点下头,对李瑀问道:
“可是为了接我过来,专门修的?”
“不是,这条路要么也准备修,只不过您过来了,我就先修上,这里可以同临汾县,那边又有一条汾水河,修路方便运输。”
李瑀很诚实地回答。
李隆基知道,其实还是因为自己,可毕竟这条路是先修后修的问题,于是问道:“可是打乱了你在昌宁县的布置?”
“没,一点也没打乱,等再向前走,您就知道了,这边会建一个柳竹加工的工坊,从临汾县过来的东西就能够更快地加工好,并能让临汾找不到零工的人多一个做活的地方。”
李瑀继续回着话。
“如此就好,既然小宝给你出了主意,就得按照那办法把事情做稳妥了。”李隆基满意地说道。
“是,侄儿一定好好做。”李瑀恭敬地应声。
毕老头也在这一刻凑过来,把刚才张说提的事情对着李隆基说了一遍。
李隆基扭头看张小宝和王鹃。
张小宝叹了口气,本来想歇歇,这下又有问题了。
“陛下,此事臣和王鹃早已考虑过,就怕他们不用我们的钱,用了更好,到时候我们规定,只有我们的钱才可以买我们的东西,如果我们的东西比他们的好,他们就会把他们那里的货物运到这边来卖。
吐蕃才多大点,根本形成不了什么冲击,甚至是他们在没有钱的时候,我们可以卖给他们国债,让他们用资源换也行,用土地租赁的形式也行,反就是我大唐的钱币一定要在周围的国家流行起来。
让他们除了大唐的钱,别的地方的钱都不用,连自己国家都没有钱币,一个国家的钱币如果被另一个国家给控制了,陛下您说会有什么后果?”
张小宝实在想不明白,这个时候的人难道在此方面还是没有任何的见地?
“明白,后果就是,两个国家用一样的钱,我们这边不给他们钱了,他们平时生活就会麻烦。”这次说话的不是李隆基,而是李瑀。
王鹃也开口道:“什么不给他们钱?是我们这边多多印出来钱去他们那边买东西,把他们的东西都买来,然后我们这边再向他们那里高价卖东西,这下明白了没有?尤其是国债方面。
只要我们这边的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他们快,那么我们承受金融浮动的能力就更强,哪怕同时贬值,那么他们国家的损失也就更大,他们买我们的国债越多,赔的就越多,到时候我们用好技术生产出来的东西高价卖给他们,这就是一种掠夺。”
李瑀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琢磨了一下,又问道:“那如果他们也有自己的钱怎么办?我们难道要和他们交换钱?”
“当然,一定要交换。”张小宝说道。
“那他们到时候也随便印钱怎么办?”李瑀再问。
“那就是原来他们五个铜钱的钱,换我们一个铜钱的钱,他们印多的便是十个铜钱的钱,换我们一个铜钱的钱,这么说能不能懂?他们真要是敢那么做,那他们就算完了,其实就算不能那做也完了,只要让我和鹃鹃把钱庄开起来,无论他们怎么做都不行。”
张小宝非常期待着那个时候的到来,他就可以发挥出他自己的本事了,不用再像现在这样克制再克制,不对大唐动手。
李隆基也听着呢,听到张小宝这样说,问道:“小宝,你是说一旦你们开起了钱庄,做出了纸币或者是差不多的东西,你就能对周围的国家动手?能有什么效果?”
王鹃给回道:“能让一个国家彻底地垮掉,让其民无民心,让其军无士气。”
“这么厉害?”李瑀惊讶起来。
“好好,一定要快点把钱庄开起了,朕就等着那一天了,到时候再发兵去打。”李隆基相信了张小宝和王鹃的话。
王鹃又说道:“陛下,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你派兵去打了,而是要防守,对方一定会打过来的,这是转移内部矛盾的方法,战争,他们不打就真的完了,打还有一搏之机,只要守住了,不用太长时间,两年,他们就完了。
如果那个时候小宝再使点手段,或许用不上两年,一年便可让他们分裂,到时候不必出兵,用经济手段就能够把地方给占下来。”
“不错,到时候向他们买地就可以,他们的人没有了地,就要离开自己的国家,跑到别的国家来,我们派人去整顿下,以后就是大唐的百姓了。”张小宝接着说道。
李隆基愣了一下,看向张小宝的时候突然就觉得头一次认识张小宝一样,还真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这才是真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经济手段竟然如此厉害。
毕老头也是擦擦汗,转身回去跟张说说去了。
一见到等待中的张说,毕老头就直接说道:“张大人操心了,小宝和鹃鹃的本事不是我等可以揣度的,我等说担心的事情,是小宝和鹃鹃的撒手锏。”
队伍继续行进,周围的景色越来越好,但李隆基已经没有了观赏景色的心思,心中想的全是张小宝和王鹃说的话。
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占领更多的土地,可大唐经过了前期时候的战争,不可能继续去打了,人不够啊,不然他也不会修养生息。
但是,要能像张小宝和王鹃说的那样,最后不用派兵,只通过经济手段就能占领的话,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越是这样想,李隆基的心情就越是难以平静下来,等着天渐渐黑了的时候,周围点起了火把,再也忍不住
“可是为了接我过来,专门修的?”
“不是,这条路要么也准备修,只不过您过来了,我就先修上,这里可以同临汾县,那边又有一条汾水河,修路方便运输。”
李瑀很诚实地回答。
李隆基知道,其实还是因为自己,可毕竟这条路是先修后修的问题,于是问道:“可是打乱了你在昌宁县的布置?”
“没,一点也没打乱,等再向前走,您就知道了,这边会建一个柳竹加工的工坊,从临汾县过来的东西就能够更快地加工好,并能让临汾找不到零工的人多一个做活的地方。”
李瑀继续回着话。
“如此就好,既然小宝给你出了主意,就得按照那办法把事情做稳妥了。”李隆基满意地说道。
“是,侄儿一定好好做。”李瑀恭敬地应声。
毕老头也在这一刻凑过来,把刚才张说提的事情对着李隆基说了一遍。
李隆基扭头看张小宝和王鹃。
张小宝叹了口气,本来想歇歇,这下又有问题了。
“陛下,此事臣和王鹃早已考虑过,就怕他们不用我们的钱,用了更好,到时候我们规定,只有我们的钱才可以买我们的东西,如果我们的东西比他们的好,他们就会把他们那里的货物运到这边来卖。
吐蕃才多大点,根本形成不了什么冲击,甚至是他们在没有钱的时候,我们可以卖给他们国债,让他们用资源换也行,用土地租赁的形式也行,反就是我大唐的钱币一定要在周围的国家流行起来。
让他们除了大唐的钱,别的地方的钱都不用,连自己国家都没有钱币,一个国家的钱币如果被另一个国家给控制了,陛下您说会有什么后果?”
张小宝实在想不明白,这个时候的人难道在此方面还是没有任何的见地?
“明白,后果就是,两个国家用一样的钱,我们这边不给他们钱了,他们平时生活就会麻烦。”这次说话的不是李隆基,而是李瑀。
王鹃也开口道:“什么不给他们钱?是我们这边多多印出来钱去他们那边买东西,把他们的东西都买来,然后我们这边再向他们那里高价卖东西,这下明白了没有?尤其是国债方面。
只要我们这边的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他们快,那么我们承受金融浮动的能力就更强,哪怕同时贬值,那么他们国家的损失也就更大,他们买我们的国债越多,赔的就越多,到时候我们用好技术生产出来的东西高价卖给他们,这就是一种掠夺。”
李瑀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琢磨了一下,又问道:“那如果他们也有自己的钱怎么办?我们难道要和他们交换钱?”
“当然,一定要交换。”张小宝说道。
“那他们到时候也随便印钱怎么办?”李瑀再问。
“那就是原来他们五个铜钱的钱,换我们一个铜钱的钱,他们印多的便是十个铜钱的钱,换我们一个铜钱的钱,这么说能不能懂?他们真要是敢那么做,那他们就算完了,其实就算不能那做也完了,只要让我和鹃鹃把钱庄开起来,无论他们怎么做都不行。”
张小宝非常期待着那个时候的到来,他就可以发挥出他自己的本事了,不用再像现在这样克制再克制,不对大唐动手。
李隆基也听着呢,听到张小宝这样说,问道:“小宝,你是说一旦你们开起了钱庄,做出了纸币或者是差不多的东西,你就能对周围的国家动手?能有什么效果?”
王鹃给回道:“能让一个国家彻底地垮掉,让其民无民心,让其军无士气。”
“这么厉害?”李瑀惊讶起来。
“好好,一定要快点把钱庄开起了,朕就等着那一天了,到时候再发兵去打。”李隆基相信了张小宝和王鹃的话。
王鹃又说道:“陛下,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你派兵去打了,而是要防守,对方一定会打过来的,这是转移内部矛盾的方法,战争,他们不打就真的完了,打还有一搏之机,只要守住了,不用太长时间,两年,他们就完了。
如果那个时候小宝再使点手段,或许用不上两年,一年便可让他们分裂,到时候不必出兵,用经济手段就能够把地方给占下来。”
“不错,到时候向他们买地就可以,他们的人没有了地,就要离开自己的国家,跑到别的国家来,我们派人去整顿下,以后就是大唐的百姓了。”张小宝接着说道。
李隆基愣了一下,看向张小宝的时候突然就觉得头一次认识张小宝一样,还真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这才是真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经济手段竟然如此厉害。
毕老头也是擦擦汗,转身回去跟张说说去了。
一见到等待中的张说,毕老头就直接说道:“张大人操心了,小宝和鹃鹃的本事不是我等可以揣度的,我等说担心的事情,是小宝和鹃鹃的撒手锏。”
队伍继续行进,周围的景色越来越好,但李隆基已经没有了观赏景色的心思,心中想的全是张小宝和王鹃说的话。
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占领更多的土地,可大唐经过了前期时候的战争,不可能继续去打了,人不够啊,不然他也不会修养生息。
但是,要能像张小宝和王鹃说的那样,最后不用派兵,只通过经济手段就能占领的话,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越是这样想,李隆基的心情就越是难以平静下来,等着天渐渐黑了的时候,周围点起了火把,再也忍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