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货币也有货币价(4/6)
些。”
“没有要求?怪了,怎么可能没要求?瑀儿,还的时候不要多还,小宝和鹃鹃的话还能信?我这边都在找人商量他二人是不是要算计一番呢,要牢记,就算眼前没看出他们所图,也不代表他们以后没打算。
恩,就是这样,说不定他们在帮你的时候已经在布局了,千万不可小窥,不然被卖了还傻乎乎的帮人家数钱呢。”
李隆基才不相信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真的没有任何的图谋,已经吃过不少亏了,丰州那对于别人来说不愿意去,对张王两家来说是好地方的地方是怎么给出去的?还不是小看了张小宝和王鹃,转了一圈给转进去的。
越是这样想,李隆基就越发地笃定,张小宝两个人把主意打到了这么远的昌宁县,只是还没看出来而已。
对,不能让他们得逞,等着他们在褒信县秋收后准备升迁时,说什么也不能把他们派到这里,慈州不给他们留位置。
李隆基心中有了决定,其实他不是要估计害张小宝和王鹃,就是觉得和两个人做这种游戏很好玩,你越是想要干什么,就越不让你干,看看你们还有什么本事没用出来。
李隆基心中想的没说出来,但会察言观色,并且非常了解他的高力士却能猜出他是怎么想的,在旁边提醒道:
“陛下,或许小宝和鹃鹃是让您如此考虑,才让瑀公子过来说,并且迎接您,计中计啊,就像他们当初说是在剑南道那边要个牧场,却非训练人能够扛住寒冷,目标指向河北道那边寒冷之地一样。
结果商议来商议去,把丰州给他们了,他们马上就组织人手在那边经营起来,不可不防。”
高力士这回不得不为李隆基着想了,不是他不愿意向着自己的干儿子,是再向着的话,李隆基就更输了,总输也不行。
李隆基听了高力士的话一愣,点头道:“对,不能再上当,麻烦,此事先不提,瑀儿,好你过来,问问你,此地如今有了农贸市场,还不用交税,你觉得是好还是坏?”
“这里?小宝和鹃鹃让人做的?好啊,自然是好,小宝和鹃鹃可不会去坑害百姓。”李瑀顺着李隆基目光看着的地方看去,知道是张小宝和王鹃做的,马上就说好,他们两个做的还能不好?
“瑀儿莫非是没想过,如百姓在此地做买卖不交税,县中又怎能有钱?”李隆基又问。
李瑀懂了,原来是为这个事情考虑,换成以前自己还真的想不明白,可如今昌宁县就有很多的商人免税,初看上去县中收入少了,结果却是比以前多。
“侄儿觉得这不是大事儿,昌宁县中也有不少免税的商人,比起临汾县来说免去的更多,但侄儿所在的昌宁县的收入不仅没少,反而是翻了十倍还多。
昌宁县中是这样,商人过来,要在本地招工干活,那是要给工钱的,有了工钱,百姓就想着过更好的日子,在县中买东西,平时吃不起肉的,也有闲钱买肉回去做,吃用的东西多,商人就要运来更多的东西。
这部分就不是免税,此临汾县也是如此,往日因离县城远,来往不便,又耽误做工,百姓宁肯让地***产的东西自己用不完烂掉,也不会过来卖,现在卖了,日子就好过起来,需要的东西更多,这样一来,临汾县的税收只能更好,而不会低。
这种做法是放弃一个环节的税收,用此来换得百姓不浪费资源,增加物流,从而带动消费,从另外的环节中增加税收。”
这翻话都是李瑀自己总结出来的,张小宝给他的计划中,每一步为了让他能够更灵活,都给解释了一番,看的多了,自然就养成了从这个角度考虑的习惯。
李隆基高兴起来,对李瑀表扬道:“不错,瑀儿没少学,以后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便是经济手段的重要,已往很多人看不起商人,可如今是商人多了,才能让物流的速度加快,从而得到更多的税。
好,以后要时常与小宝和鹃鹃通信,多学多问,等你把昌宁管好了,再安排你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侄儿知道。”李瑀点头应下。
此时不知道自己两个人被人家给盯上的张小宝和王鹃一边做饭一边解答着小虫的问题。
小虫能在厨房见到张小宝和王鹃不容易,换了一身衣服,还让人强制给洗了个澡,手指甲全给收拾了一遍,嘴也让人给掰开看看有没有假牙,万一他带毒进来怎么办。
被人给折腾一番,小虫被放了进来,就算这样,厨房的门口还站着个人盯着他,这都是因为张小宝和王鹃最近做出来的饭菜不让人试毒了,拿过去两个人也跟着李隆基一起吃。
要中毒,大家一起中,谁都跑不了,所以不用担心张小宝和王鹃下毒,来个外人就不同了。
“小公子,李大人已经按照您说的去让人种柳树和竹子,并且收购别处的草以及今天秋收后的秆子,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小虫非常老实地站在那里,不敢往锅前面凑,张小宝的计划在种完树之后就没了,他不得不问问后继地发展。
张小宝和王鹃天天做饭,都做烦了,今天准备来个省事儿的,先把红烧肉做出来,然后加茄子、大葱、萝卜等东西来个乱炖,可惜没有青椒和西红柿,也没有土豆,只能用别的东西来代替。
向锅中打进去一棵白菜,看看火,张小宝停下来在围裙上擦擦手,对小虫说道:“以后的事情那就简单了,县中的百姓就那么多,有地的人在空闲的时候会找点零活干。
挖土和挖矿都要人手,编织东西也需要人手,那保证不
“没有要求?怪了,怎么可能没要求?瑀儿,还的时候不要多还,小宝和鹃鹃的话还能信?我这边都在找人商量他二人是不是要算计一番呢,要牢记,就算眼前没看出他们所图,也不代表他们以后没打算。
恩,就是这样,说不定他们在帮你的时候已经在布局了,千万不可小窥,不然被卖了还傻乎乎的帮人家数钱呢。”
李隆基才不相信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真的没有任何的图谋,已经吃过不少亏了,丰州那对于别人来说不愿意去,对张王两家来说是好地方的地方是怎么给出去的?还不是小看了张小宝和王鹃,转了一圈给转进去的。
越是这样想,李隆基就越发地笃定,张小宝两个人把主意打到了这么远的昌宁县,只是还没看出来而已。
对,不能让他们得逞,等着他们在褒信县秋收后准备升迁时,说什么也不能把他们派到这里,慈州不给他们留位置。
李隆基心中有了决定,其实他不是要估计害张小宝和王鹃,就是觉得和两个人做这种游戏很好玩,你越是想要干什么,就越不让你干,看看你们还有什么本事没用出来。
李隆基心中想的没说出来,但会察言观色,并且非常了解他的高力士却能猜出他是怎么想的,在旁边提醒道:
“陛下,或许小宝和鹃鹃是让您如此考虑,才让瑀公子过来说,并且迎接您,计中计啊,就像他们当初说是在剑南道那边要个牧场,却非训练人能够扛住寒冷,目标指向河北道那边寒冷之地一样。
结果商议来商议去,把丰州给他们了,他们马上就组织人手在那边经营起来,不可不防。”
高力士这回不得不为李隆基着想了,不是他不愿意向着自己的干儿子,是再向着的话,李隆基就更输了,总输也不行。
李隆基听了高力士的话一愣,点头道:“对,不能再上当,麻烦,此事先不提,瑀儿,好你过来,问问你,此地如今有了农贸市场,还不用交税,你觉得是好还是坏?”
“这里?小宝和鹃鹃让人做的?好啊,自然是好,小宝和鹃鹃可不会去坑害百姓。”李瑀顺着李隆基目光看着的地方看去,知道是张小宝和王鹃做的,马上就说好,他们两个做的还能不好?
“瑀儿莫非是没想过,如百姓在此地做买卖不交税,县中又怎能有钱?”李隆基又问。
李瑀懂了,原来是为这个事情考虑,换成以前自己还真的想不明白,可如今昌宁县就有很多的商人免税,初看上去县中收入少了,结果却是比以前多。
“侄儿觉得这不是大事儿,昌宁县中也有不少免税的商人,比起临汾县来说免去的更多,但侄儿所在的昌宁县的收入不仅没少,反而是翻了十倍还多。
昌宁县中是这样,商人过来,要在本地招工干活,那是要给工钱的,有了工钱,百姓就想着过更好的日子,在县中买东西,平时吃不起肉的,也有闲钱买肉回去做,吃用的东西多,商人就要运来更多的东西。
这部分就不是免税,此临汾县也是如此,往日因离县城远,来往不便,又耽误做工,百姓宁肯让地***产的东西自己用不完烂掉,也不会过来卖,现在卖了,日子就好过起来,需要的东西更多,这样一来,临汾县的税收只能更好,而不会低。
这种做法是放弃一个环节的税收,用此来换得百姓不浪费资源,增加物流,从而带动消费,从另外的环节中增加税收。”
这翻话都是李瑀自己总结出来的,张小宝给他的计划中,每一步为了让他能够更灵活,都给解释了一番,看的多了,自然就养成了从这个角度考虑的习惯。
李隆基高兴起来,对李瑀表扬道:“不错,瑀儿没少学,以后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便是经济手段的重要,已往很多人看不起商人,可如今是商人多了,才能让物流的速度加快,从而得到更多的税。
好,以后要时常与小宝和鹃鹃通信,多学多问,等你把昌宁管好了,再安排你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侄儿知道。”李瑀点头应下。
此时不知道自己两个人被人家给盯上的张小宝和王鹃一边做饭一边解答着小虫的问题。
小虫能在厨房见到张小宝和王鹃不容易,换了一身衣服,还让人强制给洗了个澡,手指甲全给收拾了一遍,嘴也让人给掰开看看有没有假牙,万一他带毒进来怎么办。
被人给折腾一番,小虫被放了进来,就算这样,厨房的门口还站着个人盯着他,这都是因为张小宝和王鹃最近做出来的饭菜不让人试毒了,拿过去两个人也跟着李隆基一起吃。
要中毒,大家一起中,谁都跑不了,所以不用担心张小宝和王鹃下毒,来个外人就不同了。
“小公子,李大人已经按照您说的去让人种柳树和竹子,并且收购别处的草以及今天秋收后的秆子,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小虫非常老实地站在那里,不敢往锅前面凑,张小宝的计划在种完树之后就没了,他不得不问问后继地发展。
张小宝和王鹃天天做饭,都做烦了,今天准备来个省事儿的,先把红烧肉做出来,然后加茄子、大葱、萝卜等东西来个乱炖,可惜没有青椒和西红柿,也没有土豆,只能用别的东西来代替。
向锅中打进去一棵白菜,看看火,张小宝停下来在围裙上擦擦手,对小虫说道:“以后的事情那就简单了,县中的百姓就那么多,有地的人在空闲的时候会找点零活干。
挖土和挖矿都要人手,编织东西也需要人手,那保证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