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六章 山高水远共一求(5/7)
。但小贝他们是我们的弟弟妹妹。
昨天得到电报,我们没马上告诉陛下,一晚上我和鹃鹃把物资筹集好了,到早上起来结果还是无法进行电报通讯,小贝他们必然在等着哥哥姐姐出手,每让他们多等一秒钟,我和鹃鹃就多心疼一秒钟。”
张小宝语气沉重地说道。
王鹃跟着道:“所以我和小宝把一切安排好了,就穿着官服到朝堂,我们要求朝廷下正规行政命令,紧急驰援我们的弟弟妹妹,而不是穿休闲服装那种商议,现在,有谁反对和质疑吗?”
群臣集体禁声,哪怕是一直站在张王两家对立面的户部尚书王晙也不敢反对。
他们知道小宝和鹃鹃现在是认真的,谁敢站出来提出问题,谁就是张王两家一辈子的仇人,与平日里的朝堂争执不一样。
他们更明白的是小宝、鹃鹃穿官服而尽私情,有人反对他们一定会用辞官来应对,陛下怎么办?
王晙考虑了一下,还是说话了:“陛下,臣以为张小贝、王小远等大唐巡查使人员此刻正面临严峻的考验,说句不合规矩的话,他们还是孩子,救援百姓的所有压力不应该完全放到他们身上,臣恳请陛下下旨。”
“臣附议!”文武百官很默契的同时开口。
李隆基欣慰了,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臣,平时有争斗无所谓,关键的时候要统一思想,不能窝里斗,在大唐百姓受灾时,大家的心是齐的,小家伙们在奋斗,大人们也不能落后。
遂说道:“王卿说的好。”
“但有所助,愿效死力,财政方面绝对没问题。”王晙看着张忠说道。
此时他是真的没有私心,他还记得当初得罪了张忠,人家把福利停了,后来因为儿媳妇怀了孩子,人家又把福利补上,而且专门为孩子定制的福利,比之前的花消更大。人家就是告诉自己,孩子的事情与大人的政见无关,让宝宝远离龌龊。
那么现在王晙也知道,必须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要是还想利用小贝他们打击张王两家,结果如何不敢去想,但德行上就先有失。
“钱的事情是小问题,小宝、鹃鹃,你们说打算怎样去把东西运到地方?要出动鹰群?”李隆基不关心钱,关心的是用最快速度把东西送去过的办法。
张小宝看一眼父亲,而后回答:“来不及的,鹰群一直在丰州,那里适合训练鹰隼,能出动的只有飞机,水云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已经出去锁定小贝他们的位置,一会儿能回来,然后就得大唐的空军出动了。”
张小宝的话音一落,众人终于知道为什么两个人上朝了,原来是为了出动空军。
空军是由他俩主导产生的,甚至关键的设计也是他俩出的,第一架飞机起飞,接着有了小型的风洞,到如今已经有四十一架在服役,飞行员有三百六十六人。能很好完成任务的仅有三十五人。
想来小宝和鹃鹃打算出动这三十五人。
“能行?”李隆基心中没底,天气太恶劣。
“能行,从京城起飞,我们有十六架飞机能飞到地方,并且投送完东西再飞回来,一架次能投五百公斤的东西。麻烦的地方不在于起飞和降落,京城的机场很干燥,麻烦在于能见度低,这需要水云一家做好导航。”
张小宝说道。
李隆基诧异:“不是三十五架?”
“只有十六架是运输机,准确地说是人工轰炸机,其他的飞机飞不过去,哦,是能飞过去,但飞不回来。”张小宝介绍。
李隆基想想,发现当初是说过运输机飞的远,接着又问:“当初怎么不都造运输机?”
“因为运输机不好作教练机,明年开春就会有很多新飞机了。从现在开始运送油料,一批次八千公斤,一天送两次,遇到雪大就停。”张小宝心里比李隆基还着急。
现在大唐的人看到飞机就已经觉得很神奇,张小宝和王鹃却非常明白现在的飞机多差劲。飞行距离短,航速低,飞行高度低,载重量小,要是换成他们那时,一架飞机就够了,只要机场没雪,航行环境那算是问题么?根本不需要用眼睛观察地面。
但技术达不到,只能忍,习惯了半个小时,国内任何地方受灾必然有物资空投到达的他们,如何适应面前这种节奏?
兵部尚书萧嵩叹口气,问:“危险性很大?”
“大,不是一般的大,可必须要去,别瞧着仅仅是送点东西给小贝他们,我们要按照战时的规定去执行。若那地方不是小贝,是大量的敌军,我空军出不出动?如果有需要,可以让其他飞机起飞,有去无回。
今天一个是想让大家允许飞机起飞,另一个是大家各个部门写一份通讯稿子,尽量来宣传此次的行动,把我大唐的空军完美地展现在百姓面前。”
张小宝宣传的目的说出来。
李隆基及群臣无人觉得不应该,确实需要让百姓知道大唐的力量有多强。以后能够给其他受灾被困的人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比如说某个出海打渔的渔民,被风浪吹到一个岛子上,换成以前自己和家人只能等待一个死亡的事情和消息,甚至家人连消息也得不到,唯有靠猜测。
那么有了飞机的救灾宣传,渔民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与体能,他知道家人发现他没回去会报官,接着有救援的船只出来,同时也会有飞机起飞巡查海面,他保持了心态与体能,可以多活很长时间。
还有在草原迷失了道路,一个地区被洪水围困,有个飞机在他们头顶盘旋而后飞走,他们就知道会有更多的飞机出现。
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尤其重要,在
昨天得到电报,我们没马上告诉陛下,一晚上我和鹃鹃把物资筹集好了,到早上起来结果还是无法进行电报通讯,小贝他们必然在等着哥哥姐姐出手,每让他们多等一秒钟,我和鹃鹃就多心疼一秒钟。”
张小宝语气沉重地说道。
王鹃跟着道:“所以我和小宝把一切安排好了,就穿着官服到朝堂,我们要求朝廷下正规行政命令,紧急驰援我们的弟弟妹妹,而不是穿休闲服装那种商议,现在,有谁反对和质疑吗?”
群臣集体禁声,哪怕是一直站在张王两家对立面的户部尚书王晙也不敢反对。
他们知道小宝和鹃鹃现在是认真的,谁敢站出来提出问题,谁就是张王两家一辈子的仇人,与平日里的朝堂争执不一样。
他们更明白的是小宝、鹃鹃穿官服而尽私情,有人反对他们一定会用辞官来应对,陛下怎么办?
王晙考虑了一下,还是说话了:“陛下,臣以为张小贝、王小远等大唐巡查使人员此刻正面临严峻的考验,说句不合规矩的话,他们还是孩子,救援百姓的所有压力不应该完全放到他们身上,臣恳请陛下下旨。”
“臣附议!”文武百官很默契的同时开口。
李隆基欣慰了,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臣,平时有争斗无所谓,关键的时候要统一思想,不能窝里斗,在大唐百姓受灾时,大家的心是齐的,小家伙们在奋斗,大人们也不能落后。
遂说道:“王卿说的好。”
“但有所助,愿效死力,财政方面绝对没问题。”王晙看着张忠说道。
此时他是真的没有私心,他还记得当初得罪了张忠,人家把福利停了,后来因为儿媳妇怀了孩子,人家又把福利补上,而且专门为孩子定制的福利,比之前的花消更大。人家就是告诉自己,孩子的事情与大人的政见无关,让宝宝远离龌龊。
那么现在王晙也知道,必须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要是还想利用小贝他们打击张王两家,结果如何不敢去想,但德行上就先有失。
“钱的事情是小问题,小宝、鹃鹃,你们说打算怎样去把东西运到地方?要出动鹰群?”李隆基不关心钱,关心的是用最快速度把东西送去过的办法。
张小宝看一眼父亲,而后回答:“来不及的,鹰群一直在丰州,那里适合训练鹰隼,能出动的只有飞机,水云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已经出去锁定小贝他们的位置,一会儿能回来,然后就得大唐的空军出动了。”
张小宝的话音一落,众人终于知道为什么两个人上朝了,原来是为了出动空军。
空军是由他俩主导产生的,甚至关键的设计也是他俩出的,第一架飞机起飞,接着有了小型的风洞,到如今已经有四十一架在服役,飞行员有三百六十六人。能很好完成任务的仅有三十五人。
想来小宝和鹃鹃打算出动这三十五人。
“能行?”李隆基心中没底,天气太恶劣。
“能行,从京城起飞,我们有十六架飞机能飞到地方,并且投送完东西再飞回来,一架次能投五百公斤的东西。麻烦的地方不在于起飞和降落,京城的机场很干燥,麻烦在于能见度低,这需要水云一家做好导航。”
张小宝说道。
李隆基诧异:“不是三十五架?”
“只有十六架是运输机,准确地说是人工轰炸机,其他的飞机飞不过去,哦,是能飞过去,但飞不回来。”张小宝介绍。
李隆基想想,发现当初是说过运输机飞的远,接着又问:“当初怎么不都造运输机?”
“因为运输机不好作教练机,明年开春就会有很多新飞机了。从现在开始运送油料,一批次八千公斤,一天送两次,遇到雪大就停。”张小宝心里比李隆基还着急。
现在大唐的人看到飞机就已经觉得很神奇,张小宝和王鹃却非常明白现在的飞机多差劲。飞行距离短,航速低,飞行高度低,载重量小,要是换成他们那时,一架飞机就够了,只要机场没雪,航行环境那算是问题么?根本不需要用眼睛观察地面。
但技术达不到,只能忍,习惯了半个小时,国内任何地方受灾必然有物资空投到达的他们,如何适应面前这种节奏?
兵部尚书萧嵩叹口气,问:“危险性很大?”
“大,不是一般的大,可必须要去,别瞧着仅仅是送点东西给小贝他们,我们要按照战时的规定去执行。若那地方不是小贝,是大量的敌军,我空军出不出动?如果有需要,可以让其他飞机起飞,有去无回。
今天一个是想让大家允许飞机起飞,另一个是大家各个部门写一份通讯稿子,尽量来宣传此次的行动,把我大唐的空军完美地展现在百姓面前。”
张小宝宣传的目的说出来。
李隆基及群臣无人觉得不应该,确实需要让百姓知道大唐的力量有多强。以后能够给其他受灾被困的人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比如说某个出海打渔的渔民,被风浪吹到一个岛子上,换成以前自己和家人只能等待一个死亡的事情和消息,甚至家人连消息也得不到,唯有靠猜测。
那么有了飞机的救灾宣传,渔民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与体能,他知道家人发现他没回去会报官,接着有救援的船只出来,同时也会有飞机起飞巡查海面,他保持了心态与体能,可以多活很长时间。
还有在草原迷失了道路,一个地区被洪水围困,有个飞机在他们头顶盘旋而后飞走,他们就知道会有更多的飞机出现。
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尤其重要,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