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取得香江身份证(3/4)
喜一目了然:
“七仔,真是七仔啊,哈哈,可算把你们给盼来了。”
林三七看着眼前两个热情的五叔六叔,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就怕自己一家不在香江,结果这老五老六也把三栋小楼当成自己的财产了,跟小洋楼里的几个叔叔一样,并不欢迎他的到来,那就尴尬了。
“五叔好,六叔好,好久不见,我也差点认不出你们来了,呵呵。”
林三七心想,我压根就不认识你们,不过幸好大家基因一样,长相类似,也能辩论出来。
五叔六叔一人拉着林三七的手,快速拉到了屋里,然后压低声音焦急问道:
“七仔,你们是不是在国内遇到什么麻烦了?你阿爸阿妈呢?还有你大哥和二哥一家呢?都顺利到香江了吗?”
林红参和林玄参还是挺担心的,这年头来香江又不是坐飞机,轻轻松松到达。
现在来香江都是要游海偷渡的,想想那一半的死亡率,两人真怕大哥一家出现点什么意外。
林三七看到两位叔叔焦急的表情不似作伪,心里也微微有些感动,终归还是有亲情在的。
“五叔六叔,你们放心,这次只有我一个人来香江,我爸妈和哥嫂们并没有过来,而且他们在内地也挺好的,就凭我爸的聪明劲儿,没吃什么苦。”
林红参一听大哥没来心里还有些小失望:
“啊,大哥没来呀,唉,好好,没来就是好消息,说明你们一家平安,这是好事…”
老五林红参今年35岁,老六林玄参今年32岁,林奶奶生了六子二女,做为最小的两个兄弟,两人相差老大差不多20多岁了。
对比一下,林苦参的大儿子林甘草今年也才31岁,几乎跟两个叔叔是同龄人。
这也就是老林大夫曾经说过的,这五弟六弟是他从小一手带大的,从小跟在身边学医,当半个儿子看待,值得信赖。
老六这时候嘿嘿一笑:
“七仔,你小子一个人跑到香江来,比你两个哥哥聪明,内地有什么好的?我们在老家吃不饱穿不暖。你看到香江后,我们可以天天吃肉,每天不重样,太幸福了。”
能吃饱饭,就是这个时代内地人眼里的幸福。
“五叔六叔,我这次过来不是定居的,是来办一些私事的,办完事情我还是要回去的,这香江岭南堂呀,还得靠你们撑着。”
“啊,你还要回去?回去干啥呀?”
林三七拉着两个小叔叔坐了一下,这才解释道:
“在国内我们还有一些事情没做完,而且我们全家现在9口人,还有我未过门的媳妇,这么一大家子人想从首都跑到香江,不容易,得好好计划一番。
你们心里有个数,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应该会在65年过来,到时全家都来。如果爷爷奶奶肯离开故土,我也会把他们带来。”
两个小叔叔都默默点点头,逃港并不是一个愉快的话题,尤其想让家里两位老人过来更是难如登天。
“那七仔,你这次来香江想做什么事情啊?如果不急的话,我们先给你盘盘账,你也好回去跟你阿爸有个交待。”
林三七有点奇怪:“盘什么账?”
林红参这时候解释道:
“当年你爸买下这三栋楼房后,委托你爸的好友古先生代为出租,这10年的租金古先生都转交给我们了。我们用这笔租金开了这家中医馆,所以账目要跟你交待一下,你抄一份给你爸过目。”
林三七心想,果然是两个老实人,这种糊涂账最难算,他俩居然要主动清盘。
再想想花都小洋楼里的几个叔叔,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一母同胞,做人差距这么大。
林三七摇摇头:“五叔六叔,这账我就不查了,我又不是长子,这可不管我啥事,呵呵。等过几年你们自己跟我爸交割吧。”
林三七用行动表达了对五叔六叔的信任。
林红参和林玄参心中无鬼,自然也无所谓林三七查不查账了,反正他们除了日常开销并没有贪走一分钱。
“对了七仔,你这次过来有什么事情?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噢,其实事情也很简单,就是我想在香江申请两只药物的专利。”
“药物专利申请?”
对于传统中医出身的五叔六叔,两人对于这个专利这两个字完全是陌生的,或者说1960年,整个国家对于专利都是陌生的。
哪怕到了2023年,似乎国内对于专利,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仍然没有重视。
哪家公司发明个什么小产品,自家还没全国铺货,义乌小商量市场已经到处在销售了,打官司都打不赢那种。
“七仔,专利是什么?至于让你冒着风险千里迢迢跑到香江来申请?国内不能申请吗?”
林三七哭笑不得,只能进一步解释道:
“打个比方,我们家岭南堂发明了一只药物,这个秘方就是专利。只要我申请了专利,就能得到全世界的承认,只有我们家能生产,别人哪怕拿到了配方也不允许生产。
目前国内还没有专利保护,所以我只能跑到香江来申请,香江申请专利成功就可以得到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承认。到时我们卖卖专利授权就能赚到大笔大笔的钱。”
这么一解释,五叔六叔就懂了,这时候林红参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七仔,你想要申请香江专利,这里面有个
“七仔,真是七仔啊,哈哈,可算把你们给盼来了。”
林三七看着眼前两个热情的五叔六叔,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就怕自己一家不在香江,结果这老五老六也把三栋小楼当成自己的财产了,跟小洋楼里的几个叔叔一样,并不欢迎他的到来,那就尴尬了。
“五叔好,六叔好,好久不见,我也差点认不出你们来了,呵呵。”
林三七心想,我压根就不认识你们,不过幸好大家基因一样,长相类似,也能辩论出来。
五叔六叔一人拉着林三七的手,快速拉到了屋里,然后压低声音焦急问道:
“七仔,你们是不是在国内遇到什么麻烦了?你阿爸阿妈呢?还有你大哥和二哥一家呢?都顺利到香江了吗?”
林红参和林玄参还是挺担心的,这年头来香江又不是坐飞机,轻轻松松到达。
现在来香江都是要游海偷渡的,想想那一半的死亡率,两人真怕大哥一家出现点什么意外。
林三七看到两位叔叔焦急的表情不似作伪,心里也微微有些感动,终归还是有亲情在的。
“五叔六叔,你们放心,这次只有我一个人来香江,我爸妈和哥嫂们并没有过来,而且他们在内地也挺好的,就凭我爸的聪明劲儿,没吃什么苦。”
林红参一听大哥没来心里还有些小失望:
“啊,大哥没来呀,唉,好好,没来就是好消息,说明你们一家平安,这是好事…”
老五林红参今年35岁,老六林玄参今年32岁,林奶奶生了六子二女,做为最小的两个兄弟,两人相差老大差不多20多岁了。
对比一下,林苦参的大儿子林甘草今年也才31岁,几乎跟两个叔叔是同龄人。
这也就是老林大夫曾经说过的,这五弟六弟是他从小一手带大的,从小跟在身边学医,当半个儿子看待,值得信赖。
老六这时候嘿嘿一笑:
“七仔,你小子一个人跑到香江来,比你两个哥哥聪明,内地有什么好的?我们在老家吃不饱穿不暖。你看到香江后,我们可以天天吃肉,每天不重样,太幸福了。”
能吃饱饭,就是这个时代内地人眼里的幸福。
“五叔六叔,我这次过来不是定居的,是来办一些私事的,办完事情我还是要回去的,这香江岭南堂呀,还得靠你们撑着。”
“啊,你还要回去?回去干啥呀?”
林三七拉着两个小叔叔坐了一下,这才解释道:
“在国内我们还有一些事情没做完,而且我们全家现在9口人,还有我未过门的媳妇,这么一大家子人想从首都跑到香江,不容易,得好好计划一番。
你们心里有个数,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应该会在65年过来,到时全家都来。如果爷爷奶奶肯离开故土,我也会把他们带来。”
两个小叔叔都默默点点头,逃港并不是一个愉快的话题,尤其想让家里两位老人过来更是难如登天。
“那七仔,你这次来香江想做什么事情啊?如果不急的话,我们先给你盘盘账,你也好回去跟你阿爸有个交待。”
林三七有点奇怪:“盘什么账?”
林红参这时候解释道:
“当年你爸买下这三栋楼房后,委托你爸的好友古先生代为出租,这10年的租金古先生都转交给我们了。我们用这笔租金开了这家中医馆,所以账目要跟你交待一下,你抄一份给你爸过目。”
林三七心想,果然是两个老实人,这种糊涂账最难算,他俩居然要主动清盘。
再想想花都小洋楼里的几个叔叔,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一母同胞,做人差距这么大。
林三七摇摇头:“五叔六叔,这账我就不查了,我又不是长子,这可不管我啥事,呵呵。等过几年你们自己跟我爸交割吧。”
林三七用行动表达了对五叔六叔的信任。
林红参和林玄参心中无鬼,自然也无所谓林三七查不查账了,反正他们除了日常开销并没有贪走一分钱。
“对了七仔,你这次过来有什么事情?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噢,其实事情也很简单,就是我想在香江申请两只药物的专利。”
“药物专利申请?”
对于传统中医出身的五叔六叔,两人对于这个专利这两个字完全是陌生的,或者说1960年,整个国家对于专利都是陌生的。
哪怕到了2023年,似乎国内对于专利,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仍然没有重视。
哪家公司发明个什么小产品,自家还没全国铺货,义乌小商量市场已经到处在销售了,打官司都打不赢那种。
“七仔,专利是什么?至于让你冒着风险千里迢迢跑到香江来申请?国内不能申请吗?”
林三七哭笑不得,只能进一步解释道:
“打个比方,我们家岭南堂发明了一只药物,这个秘方就是专利。只要我申请了专利,就能得到全世界的承认,只有我们家能生产,别人哪怕拿到了配方也不允许生产。
目前国内还没有专利保护,所以我只能跑到香江来申请,香江申请专利成功就可以得到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承认。到时我们卖卖专利授权就能赚到大笔大笔的钱。”
这么一解释,五叔六叔就懂了,这时候林红参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七仔,你想要申请香江专利,这里面有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