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买药送回2023年(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三七第一次“流量变现”,用一袋大米换到了300块现金,还有院长的关照,这生意简直是赚麻了。  

乐得林三七又一股脑儿跑到了宽街中医院。  

傅木香这时候已经吃完了午饭,正在中药房跟同事聊天,看到自家小叔子又跑来了。  

“大嫂,麻烦你个事儿,我要取几副中药。”  

“七仔,你这大中午跑来跑去也不嫌热?”  

傅木香关心了几句,拿过药方一看,这时候是两张纸了,笔迹不一样。  

林三七笑呵呵说道:  

“大嫂,我也是受人之托,这两个药方各来7贴药,多少钱?”  

傅木香其实满肚子问号,觉得这小叔子才刚回家,咋能认识那么多人?还马上有人托他办事儿?  

但傅木香有传统女性的优良品德,不该问的不问,也不多嘴,于是指点了一下:  

“七仔,你先拿着这两张药方,去门诊5号间找你大哥抄一遍,外院的药方必须要本院医生处方才能开药。”  

医院毕竟不是药铺,肯定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林三七拿着药方找到了在诊室里睡午觉的便宜大哥。  

林甘草拿过药方一看,马上就认识了药方的来历:  

“这一张是八珍汤改良,加了两味名贵中药,疗效肯定好,就是太贵了。这第二张嘛,应该是人参养荣汤,去掉两味药增加五味药,从疗效上看稍微差一些,但差得也不多,但价格便宜一半以上。”  

林三七心想,看来这扫地僧还真有两把刷子,不是大路货。  

“那大哥,你帮我抄两张方子,这方子我是给朋友带的。”  

林甘草也不多问,拿起软毫笔刷刷刷就抄下了两张方子,并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林三七又一溜烟跑到了划价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劈里啪啦一打算盘,第一张药方要160元,第二张药方只要57元,价格差的不是一半,而是三分之二。  

半小时后,林三七拎着两提中药,又一溜烟跑了。  

下午林家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家里也不人。  

林三七到家后,意念一动,通过系统空间又穿回了2023年。  

2023年的林家还没有吃晚饭呢,林木森一直等在儿子的房间里,听到浴室门开了马上迎了上去。  

“儿子,回来了?这,这是那边的中药?”  

中草药包装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化,都是用黄色的牛皮纸,再用麻绳一扎,一包包的中药材跟就糖葫芦一样一包包叠起来捆成一提,辩识度非常高。  

“是啊老豆,这是在59年的首都中医院购买的,药材绝对是最正宗的,这下阿妈吃药问题不愁了。”  

林木森也有点激动,妻子的病情,每年的药费都是他的一块心病,这下能解决了怎么能不开心。  

“好好好,这59年的药材疗效绝对是现在的要好几倍,咦,你买了两份吗?”  

林三七解释道:  

“这一份药材是你给我的药方,那边的医生说这是八珍汤改良方,这7贴药一共花了160元。这一份药材是我偶尔碰到的一位扫地老大爷帮我改良过的,去掉了麝香和红花。  

后来另外一个医生说这个药方叫人参养荣汤,疗效和八珍汤差不多,但价格能便宜三分之二,只要50多块钱。我想既然咱们要试,那这两张药方都试试看,所以都买回来了。”  

林木森有点惊呆了:  

“不是吧,那边中医院扫地的老人家都有这本事?”  

林三七摇摇头:  

林木森嘱咐几句突然问道:  

“对了,这两贴药加起来要200多块钱,我网上查了,59年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3、40元的工资,你刚穿过去哪来的这么多钱呀?是那边的父母给的?”  

林三七听了就苦笑:  

“那边的父母挺大方,我刚穿过去就给三個儿子分了家,我也分到了5根大金条,还有1000块现金,可惜那边的阿妈说我还没成家,钱和黄金都她替我保管着,所以我身上连1分钱都没有。  

这不是我之前带了一袋大米过去,本来想改善改善那边小家的伙食,后来我把这袋大米卖给了中医院的院长,人家死活要塞给我300块钱,这药钱就是这里来的。”  

林木森听了满心不解:  

“不对不对,我看网上的资料,59的大米也就一角、两角钱一斤,你咋能卖出去3元一斤?这是天价了,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十来斤大米?你物价算错了吧?”  

林三七听了无语地反驳道:  

“啊呀老豆,  

你知道那边现在吃什么吗?给你瞧瞧。”  

说完,林三七掏出两个褐色的窝窝头来:  

“来,老豆,伱尝尝,这就是59年的主食,据说是用玉米芯子连同玉米粒一起打磨的棒子面做的,光这颜色看起来就没食欲,吃起来拉嗓子,口感很差。”  

林木森拿过窝窝头左看右看了一会儿,又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咀嚼起来,好半天才悠悠说道:  

“的确是难吃,连玉米芯都磨成粉渗进去了,能有什么营养林三七也跟着叹了口气:  

“老豆,能吃上这窝窝头已经算那边林家条件好了。我中午去给院长送礼,首都中医院的院长呀,级别老高的干部,家里也是吃窝窝头,小菜就是一些咸菜,一点肉都没看到,太惨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