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电力供应成难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如果学校停电了,那早撒丫子跑了。  

“好,大家的学习劲头让我感动,停电的责任在我,我忘了给大伙儿保障电力供应了。要不这样,今天大家就将就一下,用蜡烛,明天我就去购置新的发动机。”  

李育杰和白如莉两人挺机灵,马上就搬来了蜡烛,然后一根根发了下去。  

慢慢的,教室里开始亮了起来。  

但林三七发现不是每人一根蜡烛,而是两个同桌拼一根蜡烛,一个个就差把脸凑到书本前面了。  

林三七有些不解:“嗳,同学,不是给你们分蜡烛了吗?”  

一个男同学笑道:“林专员,蜡烛多宝贵啊,我们想节省一下,两人拼拼也可以看书了。”  

蜡烛,宝贵?  

多么小众的几个词语。  

林三七心里叹了一口气,在六十年代,蜡烛是挺宝贵的,一般的农民和小市民家里甚至都买不起。  

哪怕买得起的也舍不得点,一到晚上基本都是摸黑行动。  

想到这里,林三七又想到了六十年代的电力供应。  

不要说边疆地区的宝安县了,哪怕是首都四九城,电力供应也仅限于主城区的一小部分,比如东城和西城。  

至于地方上的供电,主要还是以供应工厂为主,居民用电很少。  

不敢想像,解放都10多年了,全国大多数老百姓还没有见过电灯,而这个时期米国那边都在普及空调了。  

“还是太落后啊,没有电,工业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啊。”  

随后林三七又想起了工业园建设,到时用电才是真正考验的时刻。  

他已经打听过,按原本的历史,宝安县要到1965年,才在县内建成第一座35千伏乌石岩变电站。  

一直等到1979年,宝安撤县建市,当时电网仅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和一条输电线路。  

这点可怜的电力供应,完全无比支撑起一个工业园区,所以新建自己的电厂就成了当务之急。  

因为林三七提供了全国煤炭分布图和具体参数,所以林三七在煤炭工业部那里可是座上嘉宾,再加上他跟铁道部有合作,运输煤炭就解决了。  

那么兴建一座热电厂就成为了非常可行的一个办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