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两万件古董到手(1/2)
林三七拿手机再一搜,这幅《春天》没有报价,但却被认为是最值钱的几幅油画之一。
同样参考的是这个画家另一幅油画,拍卖价是9000万欧元。
林三七心里有底了,西洋画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华国古董更值钱的,更适合去国外拍卖。
从厕所出来,神清气爽的林三七又回到了展厅里。
“陶经理,现在你们文物商店一共有多少幅油画?”
“我们统计有264幅,很多我们都堆在仓库里,西洋油画的销量并不是太好,我们也不作重点推荐。”
林三七心想,油画的价值肯定高的,谁知道这两百多幅油画里面还有没有世界名画出现?
可惜欣赏这些油画的人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
现在能到国内来访问的外宾都是那些亚非拉的穷国,要么是黑黑的,要么是黄黄的,反正都是一群要支援的饿死鬼。
这批外国人不但没钱,更没欣赏眼光,都是造反出身的泥腿子,懂个P的艺术价值?
就跟菲律兵某个总统夫人,这女人就知道买衣服买包包,鞋子一买就是几千双。
再就是买吃的,金华火腿一买就是两千条,也不怕撑死。
让这样的暴发户女人来买油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你要说来买宝石人家可能还有兴趣。
所以花都文物商店的油画卖得出去才怪。
也幸亏没人识货,没卖出去,这不都便宜了他林某人,都是天意啊。
随后,陶经理又带着林三七和一行人在从一楼开始参观,一直参观到了三楼,最后又到仓库区去转了一圈。
橱柜里在卖的古董还好,仓库里面的古董就比较惨了。
南方多雨、潮湿,再加上虫鼠较多,不少古董受损严重。
尤其是油画,在没有恒温恒湿保存下,有些油画滩开来都发霉了,也不知道修复需要多少钱了。
看得林三七这个心疼啊,这可都是他的宝贝啊。
对,就是林三七的古董,谁有意见?
最后回到了会客厅里,陶经理这才惴惴不安地问道:
“林专员,不知道您看中了哪些古董?我们这边可以马上安排打包发货。”
林三七心想老头你想屁吃呢,自己都被香江医生骂蝗虫了,自然是通通都要,片草不留。
但林三七有些吃不准花都方面的态度,于是看向了场中的文物局杨局长:
“杨局长,上级的通知您应该收到了吧?”
杨局长微笑道:“收到了,我明白林专员的意思,我们花都文物总店,包括下面几家分店所有古董您都可以自由选取,我们不设限制。”
林三七心想那我就不客气了,狮子大开口了:
“陶经理,这样,我想把所有古董全部打包带走,一件不剩。”
陶经理直接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脸都涨得通红。
之前他们还在打趣,说如果这位林专员要所有古董给还是不给,想不到一语成谶,这家伙还真是个绝地户啊。
“林,林专员,这不合适吧?我们几家门店两万多件文物,您全要了,您有这么多地方保管吗?你这,这…”
林三七能理解这位经理的心态,换了自己也崩溃。
毕竟自己拿走这么多古董并没有掏钱,他们文物商店一点好处都没有,是人都会心疼的。
可是他林某人更需要这些古董卖钱啊,他要新建一个工业区,所需要的资金那是海量的。
“陶经理,这个这个,我要这些古董也有我的用处,你放心,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我要做一些为国利民的事情,我需要大笔的金钱。”
杨局长眼珠子一转,知道这件事情他阻止不了。
但所谓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有些条件也不是不能讲。
“林专员,以后你也要在我们东广地方工作,我们大家都是同事了。这个这个,这些古董都是我们东广省的同志辛辛苦苦收集来的,都是我们的心肝宝贝啊。”
林三七心想收集还辛苦?原主人同意了吗?
不过他也听出味来了,意思是他林三七以后要在东广地盘上工作,事情不要做绝,要跟地方搞好关系,免得以后成为孤家寡人。
林三七也上道,笑呵呵问道:
“杨局长,既然我们以后都是同事了,有什么要求你就提,我能办到的肯定办。”
杨局长一听林三七上道,心里也挺满意的,于是搓着手道:
“这个这个,你这次运回来的机床2000台,可是分配到我们东广省只有50台,这个这个,数量太少了些,东三省、天津、沪海那可都是几百台拿走的。”
林三七心想,东广省几十年后成为了国内经济第一大省,一个省就可以抵一个国家。
但是在1962年,东广省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工业是很少的,并不发达。
这个年代,工业实力最强的是东三省,辽宁一省就可以吊打所有兄弟省市,除了沪海是老大哥外,辽宁就是老二哥地位。
所以这次分机床,东北和沪海占了很大的便宜,天津其次,至少比首都还多。
杨局长还在打感情牌:
“林专员你也是我们东广人,咱们东广人搞来的机床,结果咱们东广才落了50台?这不是欺负人嘛。这个这个,林专员,我想…嘿嘿…”
林三七懂了,要机床。
不过他也不反感,反而对这种为家乡建设
同样参考的是这个画家另一幅油画,拍卖价是9000万欧元。
林三七心里有底了,西洋画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华国古董更值钱的,更适合去国外拍卖。
从厕所出来,神清气爽的林三七又回到了展厅里。
“陶经理,现在你们文物商店一共有多少幅油画?”
“我们统计有264幅,很多我们都堆在仓库里,西洋油画的销量并不是太好,我们也不作重点推荐。”
林三七心想,油画的价值肯定高的,谁知道这两百多幅油画里面还有没有世界名画出现?
可惜欣赏这些油画的人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
现在能到国内来访问的外宾都是那些亚非拉的穷国,要么是黑黑的,要么是黄黄的,反正都是一群要支援的饿死鬼。
这批外国人不但没钱,更没欣赏眼光,都是造反出身的泥腿子,懂个P的艺术价值?
就跟菲律兵某个总统夫人,这女人就知道买衣服买包包,鞋子一买就是几千双。
再就是买吃的,金华火腿一买就是两千条,也不怕撑死。
让这样的暴发户女人来买油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你要说来买宝石人家可能还有兴趣。
所以花都文物商店的油画卖得出去才怪。
也幸亏没人识货,没卖出去,这不都便宜了他林某人,都是天意啊。
随后,陶经理又带着林三七和一行人在从一楼开始参观,一直参观到了三楼,最后又到仓库区去转了一圈。
橱柜里在卖的古董还好,仓库里面的古董就比较惨了。
南方多雨、潮湿,再加上虫鼠较多,不少古董受损严重。
尤其是油画,在没有恒温恒湿保存下,有些油画滩开来都发霉了,也不知道修复需要多少钱了。
看得林三七这个心疼啊,这可都是他的宝贝啊。
对,就是林三七的古董,谁有意见?
最后回到了会客厅里,陶经理这才惴惴不安地问道:
“林专员,不知道您看中了哪些古董?我们这边可以马上安排打包发货。”
林三七心想老头你想屁吃呢,自己都被香江医生骂蝗虫了,自然是通通都要,片草不留。
但林三七有些吃不准花都方面的态度,于是看向了场中的文物局杨局长:
“杨局长,上级的通知您应该收到了吧?”
杨局长微笑道:“收到了,我明白林专员的意思,我们花都文物总店,包括下面几家分店所有古董您都可以自由选取,我们不设限制。”
林三七心想那我就不客气了,狮子大开口了:
“陶经理,这样,我想把所有古董全部打包带走,一件不剩。”
陶经理直接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脸都涨得通红。
之前他们还在打趣,说如果这位林专员要所有古董给还是不给,想不到一语成谶,这家伙还真是个绝地户啊。
“林,林专员,这不合适吧?我们几家门店两万多件文物,您全要了,您有这么多地方保管吗?你这,这…”
林三七能理解这位经理的心态,换了自己也崩溃。
毕竟自己拿走这么多古董并没有掏钱,他们文物商店一点好处都没有,是人都会心疼的。
可是他林某人更需要这些古董卖钱啊,他要新建一个工业区,所需要的资金那是海量的。
“陶经理,这个这个,我要这些古董也有我的用处,你放心,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我要做一些为国利民的事情,我需要大笔的金钱。”
杨局长眼珠子一转,知道这件事情他阻止不了。
但所谓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有些条件也不是不能讲。
“林专员,以后你也要在我们东广地方工作,我们大家都是同事了。这个这个,这些古董都是我们东广省的同志辛辛苦苦收集来的,都是我们的心肝宝贝啊。”
林三七心想收集还辛苦?原主人同意了吗?
不过他也听出味来了,意思是他林三七以后要在东广地盘上工作,事情不要做绝,要跟地方搞好关系,免得以后成为孤家寡人。
林三七也上道,笑呵呵问道:
“杨局长,既然我们以后都是同事了,有什么要求你就提,我能办到的肯定办。”
杨局长一听林三七上道,心里也挺满意的,于是搓着手道:
“这个这个,你这次运回来的机床2000台,可是分配到我们东广省只有50台,这个这个,数量太少了些,东三省、天津、沪海那可都是几百台拿走的。”
林三七心想,东广省几十年后成为了国内经济第一大省,一个省就可以抵一个国家。
但是在1962年,东广省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工业是很少的,并不发达。
这个年代,工业实力最强的是东三省,辽宁一省就可以吊打所有兄弟省市,除了沪海是老大哥外,辽宁就是老二哥地位。
所以这次分机床,东北和沪海占了很大的便宜,天津其次,至少比首都还多。
杨局长还在打感情牌:
“林专员你也是我们东广人,咱们东广人搞来的机床,结果咱们东广才落了50台?这不是欺负人嘛。这个这个,林专员,我想…嘿嘿…”
林三七懂了,要机床。
不过他也不反感,反而对这种为家乡建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