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黑尾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套剑法为师见过…”半山老人颔首微笑,“太安国无花公子的无花剑法。那日他本是来杀你…  

“没想到却被你得了他的剑谱!只是,你若想学剑的话…怕是弄岔了。  

“因为,为师并不懂剑法。”  

“什么?师父,您这样的绝世高手竟然不懂剑法,这合适吗…”萧南忙将树枝扔掉,面露苦色,“师父,那您擅长什么,徒儿我改还不成吗…”  

“为师擅长的,你目前恐怕学不会。”半山老人轻轻摇头,“不过你全凭自己揣摩修行,纵然悟性超绝,也难得真意。  

“缺陷更是十分明显。你招数固然精妙,但若细看下去,只得其理,难展其意,日后必然越练越难,直至无路可走。”  

“竟然如此…难怪我时常觉得练的不对,却一直找不出来,还请师父教我!”  

萧南面色大变,沉思之下,隐隐察觉到自己的诸多不足,不禁冷汗直冒。  

“你修习十二祖拳,根基稳固,而剑法尽得其妙,虽有隐患,却没有真正步入歧路。”  

半山老人见他终于放下骄躁,虚心求教,顿时满意的点点头。  

“此事倒也简单。”  

他向前方空地略一招手,便见泥土簌簌颤抖,缓缓上升,化作一具泥质小人,与萧南一般身高。  

“你捡起树枝,用全力攻向为师的泥偶!”  

“化腐朽为神奇,师父,您真厉害!”萧南惊叹不已,拾起树枝便是一招无花剑法攻过去。  

“师父,那您可得小心了!若打坏了泥偶,您可不许生气!”  

泥偶仿佛拥有灵性一般,见他剑法袭来,忽然肩膀一沉,伸出手指点向他的剑法破绽之处。  

这破绽隐蔽至极,连萧南自己都不曾发现。  

他连忙撤剑变招,撩向泥偶的腰腹。  

泥偶不为所动,反而踏步向前,一拳捣向萧南的必救之处。  

萧南面色微变,急忙再次变招。  

这番一来一往,萧南与泥偶迅速交手数十招。  

泥偶招数之精妙,世所罕见,每每令萧南匆忙变招,措手不及。  

只是在这般压力之下,萧南的一处处疏漏、破绽被挑出,不由令自己的剑法逐渐完善,修复诸多缺陷,进步神速。  

很快,千招过去,萧南累得满头大汗。  

这一番斗智斗勇,宛如在与一位势均力敌的高手对决,对于脑力、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未几,他终于瞅准机会,一剑将泥偶戳成碎土散落。  

“师父,我赢了!”  

他大喊一声,回头却见月光如故,人影全无,山中冷风嗖嗖。  

便宜师父早已不见了踪影。  

只有一侧地面写着几个大字:“每隔三日,来此一次。”  

“这师父…当的真是不负责任!”萧南郁闷的坐倒在地,撑着身子盘坐调息,恢复体力。  

盏茶时间过后,萧南挥舞两下树枝,只觉全身似洗了个热水澡一般舒坦,气血凝实,缓缓流淌。  

淬体四层的境界愈发稳固了。  

走出火烧之地,他轻身提气,直奔竹院。寂静的杂草丛里忽然射出一条黑线,瞬间欺近自己的面门。  

“妖兽?”  

他心中惊诧。妖兽一向远离南离部落,避免被族中高手屠戮,没想到今日竟然在部落不远处冒出来一只。  

他思索之间,妖蛇已经扑近面门,仅有三寸距离。  

一道臂影一闪而过,并指作剑,点在蛇身七寸。  

凶险的毒蛇全身一颤,摔落在地,翻滚挣扎两下,便没了声息。  

臂影收回,才发现是萧南的右手。这一式右指灭蛇,快如闪电,远非普通淬体境界可以比拟。  

可惜,半山老人并没有看见这一幕,否则必定惊讶得张目结舌。  

方才萧南演示十二祖拳和无花剑法时,用的乃是左手。  

半山老人只当他是左撇子,没有点破。  

没想到右手才是他真正的杀手锏!  

这只妖蛇仅是最低级的妖体境界,与萧南修为相当。  

妖兽的境界与巫道类似,根据妖兽表现不同,分为妖体境、妖元境、妖灵境,对应修巫的淬体境、炼巫境、炼蛊境。  

妖体境的妖兽没有半分灵智,纯靠本能生存,也只比寻常的野兽略胜半筹,懂得炼化妖气修行。  

“黑尾蛇,一品妖兽。”  

萧南快速翻阅传承殿中的妖兽图谱,定格在一条青皮黑尾的毒蛇身上。  

妖兽的资质与灵蛊一样,分为一至九品,代表它们的晋级潜力。  

一品妖兽,代表它在成熟期,如果没有特殊际遇,所能达到的极限就是妖体境界圆满。  

“可惜我不会处理妖兽尸体,只能浪费掉了!”萧南没有狩猎处理妖兽尸体的经验,担心蛇身有毒,不敢拨弄,“看来得抽空去狩猎队学习一下。”  

他越过黑尾蛇,小心翼翼的向竹院行去,提防再次遇到袭击。  

他转身之时,却没有发现,黑尾蛇的尾部化作一缕黑烟,落入他的影子里消失不见。  

下山的路很快,萧南悄悄潜入屋内。  

小白歪着脑袋睡在浴火古卷上,小嘴开合,留着口水,倒与人类相像。  

可是他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飘过一幅幅画面,俱是自己重生以来的点点滴滴,宛如生在梦中。  

萧酒一去不返,生死不知;  

各方势力觊觎萧氏竹院,搜寻不知名的秘宝;  

自己侥幸获得本命灵蛊,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