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县委书记召开分析会(1/2)
镇长打断了他的话,说:“你别耍滑头,你要不想负责计生工作也容易,我主持边陲镇的工作,马上就调整你的工作,让你再回总公司。如果,我当了镇委书记,马上提你当副书记。”
看来,镇长来真的了,真枪实弹跟高书记干了。
——我跟你摆明态度吧!纪检对高书记的处理是有失公允的,不说别的,就是那么处理上调款,就有贪污之嫌。他说,把钱都奖励给大家了,谁能证明呢?每一次都全部奖励给大家吗?如果,他那么公正,为什么不透明?至少,也应该让我知道吧?连我这个镇长都瞒着,能公正吗?
——自己人心服吗?肯定不心服,肯定会喊冤,当然,他是罪有应得,他冤是因为与他一起同流合污,甚至主使他的人却逍遥法外。虽然,我们不能确定他的所作所为是高书记指使,的确,那家伙也瞒着高书记调了一些钱中饱私囊,但是,装修款,高书记会不知道吗?装修不是一天两天,那么长时间,高书记就没过问?就不知道那些钱是从总公司挪用的?如果,他们不是反目吵起来,高书记会掏腰包填补自己的装修款吗?
——只要我们能证明高书记曾默许自己人挪用公款装修,再加上上调款的违规超作,完全可以说明他有贪污嫌疑,许多事,不一定要真凭实据,只要有这个嫌疑就难服众,而且,自己人是他一手提拔的,进去了,他也要负一定的责任,这一大堆屎尿堆起来,你认为,他还能当这个镇委书记吗?他还能在边陲镇呆下去吗?
张建中觉得非常非常有道理,但是,自己人闹得那么会儿,谁又不觉得高书记快完蛋了呢?
结果怎么样?
你镇长势力比自己人强大,但与高书记比,还显得弱吧?你说,你在纪检有人,但高书记与纪检书记也有交情,两者比较,傻瓜也不会跟你前仆后继瞎起哄!
然而,你又不能拒绝他。
万一,他还真赢呢?
就算败下阵来,明显你张建中不合拍,他只是一镇长,也可以让你穿小脚穿到过瘾。边陲镇的书记镇长都针对你,你的日子更难捱了。
“我可不敢去见纪检领导。”张建中想,镇长最多也就是在幕后扯木偶线,你那么咄咄*人,我张建中也不能总被受你牵制,b着硬把他往前台推,“最好,你能陪我一起去。”
“我陪你去怎么行?我陪你去纪检领导还不以为是我指使你。你主动自觉,才更能引起他们的重视。”
果然,击中要害了。
张建中摇头说:“这不仅仅是反映高书记的问题,还否定了工作组。给水缸我做胆,我也不敢啊!你不是纪检有人吗?你是不是约他出来谈?这样或许效果会更好。”
“这不成了私事了?”
“工作以外的时间,向纪检反映情况,也应该是公事吧!”
“不行,不行,肯定不行。”
等的就是这话,想左右我张建中?也太小看我了吧!
“要不写匿名信。”
“匿名信不行,他们可以不理。”
“多写几封呢?县委书记也寄一封。”
写没写你怎么知道?寄没寄你怎么知道?像向工作组汇报那样,我什么都应承你,有没和盘托出,你根本就不知道。
“可以,这样可以,纪检书记一封,组织部长一封,副县长寄一封,县委书记一封。”
你纪检书记想隐瞒也无法隐瞒,你不管,副县长不管,组织部长会管,县委书记会管。
“一定要写得真实,必要的细节也要写进去,这样才更可信。”
“你放心。”
张建中这才松了一口气,镇长一句话又让他心慌了。
“写完给我看看。”
弄巧成拙。
不仅看,镇长还要他复写几份,交给他亲自寄出。那时候,打印还没那么方便,一则超作打印机的人也信不过,二则打印的文字也招眼。
“他们要查字迹,还不一下子就查到我了?”
“我找人抄几份。”
“还是我来想办法吧!”
张建中可不敢让镇长找人抄,如果,他少抄一份,把你那封也寄出去,几个领导一对,就露馅了,而且,副县长、县委书记有可能认得你的笔迹。
先是县委书记打电话给纪检书记,再是组织部长打电话给县委书记,因为考虑再三,不知怎么跟纪检书记谈这事,就公事公办,先向县委书记汇报,于是,县委书记便召开了一个分析会。
副县长一直沉默着,因为分管边陲镇,分析会便也通知他参加。
“你没接到匿名信吗?”县委书记问副县长。
副县长忙说:“接到了。”
不说没接到不行,上面提到的问题挺尖锐,如果,你没接到,就有可能是写信的人不信任你,担心你维护高书记。
他又解释,说:“这是一封匿名信,所以,我没当回事。”
不把匿名信当回事也正常。
县委书记说:“问题是,我们都收到了,除了红旗县,市里有没有寄呢?”
如果,市里也知道,就会向你了解情况,所以,县委书记不得不重视,不得不马上掌握第一手材料。
“从我们几个收信人这一情况分析,写匿名信的人,对政府各部门非常熟悉。”
李主任也参加了分析会,他粗粗地看一遍,说:“从信里的语气可以看出,这人有写机关文章的基础。”
知道镇长要看这封匿名信,张建中已经刻意写得语气幼稚些了,但镇长左改右改,又充满了官腔。
组织部长说:“从内容分析,这是知情人,对情况相当了解。”
张建中发挥想像,描写了向工作组汇报
看来,镇长来真的了,真枪实弹跟高书记干了。
——我跟你摆明态度吧!纪检对高书记的处理是有失公允的,不说别的,就是那么处理上调款,就有贪污之嫌。他说,把钱都奖励给大家了,谁能证明呢?每一次都全部奖励给大家吗?如果,他那么公正,为什么不透明?至少,也应该让我知道吧?连我这个镇长都瞒着,能公正吗?
——自己人心服吗?肯定不心服,肯定会喊冤,当然,他是罪有应得,他冤是因为与他一起同流合污,甚至主使他的人却逍遥法外。虽然,我们不能确定他的所作所为是高书记指使,的确,那家伙也瞒着高书记调了一些钱中饱私囊,但是,装修款,高书记会不知道吗?装修不是一天两天,那么长时间,高书记就没过问?就不知道那些钱是从总公司挪用的?如果,他们不是反目吵起来,高书记会掏腰包填补自己的装修款吗?
——只要我们能证明高书记曾默许自己人挪用公款装修,再加上上调款的违规超作,完全可以说明他有贪污嫌疑,许多事,不一定要真凭实据,只要有这个嫌疑就难服众,而且,自己人是他一手提拔的,进去了,他也要负一定的责任,这一大堆屎尿堆起来,你认为,他还能当这个镇委书记吗?他还能在边陲镇呆下去吗?
张建中觉得非常非常有道理,但是,自己人闹得那么会儿,谁又不觉得高书记快完蛋了呢?
结果怎么样?
你镇长势力比自己人强大,但与高书记比,还显得弱吧?你说,你在纪检有人,但高书记与纪检书记也有交情,两者比较,傻瓜也不会跟你前仆后继瞎起哄!
然而,你又不能拒绝他。
万一,他还真赢呢?
就算败下阵来,明显你张建中不合拍,他只是一镇长,也可以让你穿小脚穿到过瘾。边陲镇的书记镇长都针对你,你的日子更难捱了。
“我可不敢去见纪检领导。”张建中想,镇长最多也就是在幕后扯木偶线,你那么咄咄*人,我张建中也不能总被受你牵制,b着硬把他往前台推,“最好,你能陪我一起去。”
“我陪你去怎么行?我陪你去纪检领导还不以为是我指使你。你主动自觉,才更能引起他们的重视。”
果然,击中要害了。
张建中摇头说:“这不仅仅是反映高书记的问题,还否定了工作组。给水缸我做胆,我也不敢啊!你不是纪检有人吗?你是不是约他出来谈?这样或许效果会更好。”
“这不成了私事了?”
“工作以外的时间,向纪检反映情况,也应该是公事吧!”
“不行,不行,肯定不行。”
等的就是这话,想左右我张建中?也太小看我了吧!
“要不写匿名信。”
“匿名信不行,他们可以不理。”
“多写几封呢?县委书记也寄一封。”
写没写你怎么知道?寄没寄你怎么知道?像向工作组汇报那样,我什么都应承你,有没和盘托出,你根本就不知道。
“可以,这样可以,纪检书记一封,组织部长一封,副县长寄一封,县委书记一封。”
你纪检书记想隐瞒也无法隐瞒,你不管,副县长不管,组织部长会管,县委书记会管。
“一定要写得真实,必要的细节也要写进去,这样才更可信。”
“你放心。”
张建中这才松了一口气,镇长一句话又让他心慌了。
“写完给我看看。”
弄巧成拙。
不仅看,镇长还要他复写几份,交给他亲自寄出。那时候,打印还没那么方便,一则超作打印机的人也信不过,二则打印的文字也招眼。
“他们要查字迹,还不一下子就查到我了?”
“我找人抄几份。”
“还是我来想办法吧!”
张建中可不敢让镇长找人抄,如果,他少抄一份,把你那封也寄出去,几个领导一对,就露馅了,而且,副县长、县委书记有可能认得你的笔迹。
先是县委书记打电话给纪检书记,再是组织部长打电话给县委书记,因为考虑再三,不知怎么跟纪检书记谈这事,就公事公办,先向县委书记汇报,于是,县委书记便召开了一个分析会。
副县长一直沉默着,因为分管边陲镇,分析会便也通知他参加。
“你没接到匿名信吗?”县委书记问副县长。
副县长忙说:“接到了。”
不说没接到不行,上面提到的问题挺尖锐,如果,你没接到,就有可能是写信的人不信任你,担心你维护高书记。
他又解释,说:“这是一封匿名信,所以,我没当回事。”
不把匿名信当回事也正常。
县委书记说:“问题是,我们都收到了,除了红旗县,市里有没有寄呢?”
如果,市里也知道,就会向你了解情况,所以,县委书记不得不重视,不得不马上掌握第一手材料。
“从我们几个收信人这一情况分析,写匿名信的人,对政府各部门非常熟悉。”
李主任也参加了分析会,他粗粗地看一遍,说:“从信里的语气可以看出,这人有写机关文章的基础。”
知道镇长要看这封匿名信,张建中已经刻意写得语气幼稚些了,但镇长左改右改,又充满了官腔。
组织部长说:“从内容分析,这是知情人,对情况相当了解。”
张建中发挥想像,描写了向工作组汇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