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纪检有我的人(1/2)
下午,倒把明谈完话出来,在镇政府兜了一圈,便走进张建中的办公室。张建中一阵紧张,悄声说,你来干什么?倒把明说,我谈完话了。正因为你谈完话,才不应该到他这来,你这不是通风报信吗?
他为什么通风报信?是不是你们心里有鬼?
倒把明刚把门关上,又被计生主任推开了。她没跟倒把明打招呼,只是把一份文件递给张建中,要他签字。
张建中说:“我先看看。”
“高书记已经看过了。”
张建中不露声色地说:“你呈给他批吧!”
“先要你批。”
“何必那么麻烦?直接由书记批就行了。”张建中把那份文件推到她面前,对倒把明说,“坐吧!”
这会儿,他倒想通了,大家都知道,倒把明是他弄到总公司的,他到镇政府来一趟路也挺远的,来看看他张建中也是人之常情。县里人找他谈总公司的事,他过来通通气也是很正常。
“你最近在村里干什么?”
倒把明有点莫名其妙,但还是随口说:“也没什么可干的。”
“你还是回来跑海鲜吧!”
“总公司就给那点报酬,还不如呆在家里少吃一顿,多睡一觉。”
“你这辈子就这么过?”
“先看看吧!”
张建中在没话找话说,故意把计生主任晾在一边。
计生主任也不服软,说:“我只好把你的话告诉高书记了。”
张建中装没听见,问:“没说真话吧?我听人说,你想自己搞。”
倒把明见计生主任脸色很难看,多少猜到点什么了,顺着他的话题往下说:“你听谁说的,都是些胡言乱语。”
“你以为,我在水浸村没有人吗?你的事,不会有人告诉我吗?”
“娟姐说的?”
“支书说的行不行?文书说的行不行?水浸村的干部,哪一个跟我不熟?”
倒把明便“嘿嘿”笑,说:“我是有这么说过,但也就是说说,我哪有那本钱。”
计生主任很无趣,但还是不买张建中的帐,手一扯,拿回办公桌上的文件就出去了。张建中送了她一句,把门关上。话音未落,那门就“嘭”的一声,关上了。
倒把明说:“她有什么可嚣张的?”
张建中说:“由得她,懒得跟这种人计较。”
计生主任从张建中办公室出来,就直奔高书记办公室去告状。她说,张建中不同意,不签名。高书记没说张建中却责怪她:“你怎么可以这样?怎么说,他也是分管计生的领导,你跟他搞得那么僵,对工作没好处,对你自己也没好处。”
她才不在乎前面那个没好处,但后面那个没好处却像钉子似的把她钉住了。
高书记太懂得这种人的心态了,都这年纪了,那么卖命图什么?但他可没想要给你点什么,又让她干事,刺激张建中,又理所当然不给予她好处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她的不足,让她意识到不是你高书记不帮你,是你本身还存在问题。
你的工作没得说,你对我高书记的忠心也没得说,但是,张建中是你的顶头上司,你对他怎么样?我提拔你总得走走程序征求他的意见,他反对,我也不得不有所顾虑啊!
“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平级之间的关系,下级与上级的关系都必须处理好。”
计生主任说:“我和其他人的关系都不错。”
“最关键的人却没处理好。”
“是的,是的。”计生主任便很懊恼。
“本来,下一次班子领导会议,我是想在会上摆摆你的情况,现在看来,时机还不成熟。”
言下之意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张建中见计生主任扭扭捏捏地走进自己办公室,主动向他认错,惊讶得好一会说不出话,心里想她一定是受了高书记的教导,否则,转变不会那么快。他哪能想到这其中的奥妙,只是按自己的思路想,自做多情地认为,这是高书记拐着弯儿向你投出的橄榄枝?
很有可能。
他高书记一屁股屎尿,自己人未必能把他怎么样,但你张建中借此机会挺身而出,他可说也说不清了,所以,他不得不稳住你。
这么想,张建中便很有些兴奋,想你怎么就没想到要把握这个机会?
真是做贼心虚!
首先反倒担心自己了,担心倒把明在工作组面前说漏嘴给自己添麻烦了。他想,如果,再利用镇长那股力量,高书记跟自己人还不一起滚蛋?
这天,程副书记也找镇长谈了话。镇长一点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说,自己人是高书记带到边陲镇的,如果,不是忍无可忍,绝对不会发生这么大的冲突。他又隐晦地说,我听到这样的传言,这阵,自己人一直在帮高书记搞装修,会不会是因为这个事,发生了什么利益冲突?
这可是很技巧地给工作组点明了调查的突破口。
程副书记便询问情况,于是,镇长又说购买新房的事,自然,便提到在边陲镇建宿舍楼的方案,谈班子一班人对这事的看法。
一天调查下来,程副书记向纪检书记汇报,说边陲镇班子一班班人对高书记意见非常大。纪检书记说:“平时,边陲镇平静如水,工作组一下去问题怎么这么多?为什么?有两种可能,一种的确有问题,一种有人想利用这个机会。你一定要冷静,一定要识别真假!”
他稳稳地把握大方向。
“你要抓住重点,记住这次下去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楚高书记和自己人的问题,不要钻进漩涡里,不要被一些言论左右,如果,发现新问题,回来再汇报。”
程副书记一下子清爽了,书记与镇长明争
他为什么通风报信?是不是你们心里有鬼?
倒把明刚把门关上,又被计生主任推开了。她没跟倒把明打招呼,只是把一份文件递给张建中,要他签字。
张建中说:“我先看看。”
“高书记已经看过了。”
张建中不露声色地说:“你呈给他批吧!”
“先要你批。”
“何必那么麻烦?直接由书记批就行了。”张建中把那份文件推到她面前,对倒把明说,“坐吧!”
这会儿,他倒想通了,大家都知道,倒把明是他弄到总公司的,他到镇政府来一趟路也挺远的,来看看他张建中也是人之常情。县里人找他谈总公司的事,他过来通通气也是很正常。
“你最近在村里干什么?”
倒把明有点莫名其妙,但还是随口说:“也没什么可干的。”
“你还是回来跑海鲜吧!”
“总公司就给那点报酬,还不如呆在家里少吃一顿,多睡一觉。”
“你这辈子就这么过?”
“先看看吧!”
张建中在没话找话说,故意把计生主任晾在一边。
计生主任也不服软,说:“我只好把你的话告诉高书记了。”
张建中装没听见,问:“没说真话吧?我听人说,你想自己搞。”
倒把明见计生主任脸色很难看,多少猜到点什么了,顺着他的话题往下说:“你听谁说的,都是些胡言乱语。”
“你以为,我在水浸村没有人吗?你的事,不会有人告诉我吗?”
“娟姐说的?”
“支书说的行不行?文书说的行不行?水浸村的干部,哪一个跟我不熟?”
倒把明便“嘿嘿”笑,说:“我是有这么说过,但也就是说说,我哪有那本钱。”
计生主任很无趣,但还是不买张建中的帐,手一扯,拿回办公桌上的文件就出去了。张建中送了她一句,把门关上。话音未落,那门就“嘭”的一声,关上了。
倒把明说:“她有什么可嚣张的?”
张建中说:“由得她,懒得跟这种人计较。”
计生主任从张建中办公室出来,就直奔高书记办公室去告状。她说,张建中不同意,不签名。高书记没说张建中却责怪她:“你怎么可以这样?怎么说,他也是分管计生的领导,你跟他搞得那么僵,对工作没好处,对你自己也没好处。”
她才不在乎前面那个没好处,但后面那个没好处却像钉子似的把她钉住了。
高书记太懂得这种人的心态了,都这年纪了,那么卖命图什么?但他可没想要给你点什么,又让她干事,刺激张建中,又理所当然不给予她好处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她的不足,让她意识到不是你高书记不帮你,是你本身还存在问题。
你的工作没得说,你对我高书记的忠心也没得说,但是,张建中是你的顶头上司,你对他怎么样?我提拔你总得走走程序征求他的意见,他反对,我也不得不有所顾虑啊!
“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平级之间的关系,下级与上级的关系都必须处理好。”
计生主任说:“我和其他人的关系都不错。”
“最关键的人却没处理好。”
“是的,是的。”计生主任便很懊恼。
“本来,下一次班子领导会议,我是想在会上摆摆你的情况,现在看来,时机还不成熟。”
言下之意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张建中见计生主任扭扭捏捏地走进自己办公室,主动向他认错,惊讶得好一会说不出话,心里想她一定是受了高书记的教导,否则,转变不会那么快。他哪能想到这其中的奥妙,只是按自己的思路想,自做多情地认为,这是高书记拐着弯儿向你投出的橄榄枝?
很有可能。
他高书记一屁股屎尿,自己人未必能把他怎么样,但你张建中借此机会挺身而出,他可说也说不清了,所以,他不得不稳住你。
这么想,张建中便很有些兴奋,想你怎么就没想到要把握这个机会?
真是做贼心虚!
首先反倒担心自己了,担心倒把明在工作组面前说漏嘴给自己添麻烦了。他想,如果,再利用镇长那股力量,高书记跟自己人还不一起滚蛋?
这天,程副书记也找镇长谈了话。镇长一点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说,自己人是高书记带到边陲镇的,如果,不是忍无可忍,绝对不会发生这么大的冲突。他又隐晦地说,我听到这样的传言,这阵,自己人一直在帮高书记搞装修,会不会是因为这个事,发生了什么利益冲突?
这可是很技巧地给工作组点明了调查的突破口。
程副书记便询问情况,于是,镇长又说购买新房的事,自然,便提到在边陲镇建宿舍楼的方案,谈班子一班人对这事的看法。
一天调查下来,程副书记向纪检书记汇报,说边陲镇班子一班班人对高书记意见非常大。纪检书记说:“平时,边陲镇平静如水,工作组一下去问题怎么这么多?为什么?有两种可能,一种的确有问题,一种有人想利用这个机会。你一定要冷静,一定要识别真假!”
他稳稳地把握大方向。
“你要抓住重点,记住这次下去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楚高书记和自己人的问题,不要钻进漩涡里,不要被一些言论左右,如果,发现新问题,回来再汇报。”
程副书记一下子清爽了,书记与镇长明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