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拘灵化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后,土地公便先回神域将摄取的怨煞炼化。  

接下来几天,灵青先是将自己的注释整理成一册,又和土地公、虎妖三人合力不断的整改。  

灵青识文断字,且有寒窗苦读十余年的经历,最有学问,能够理解经文大义。  

且有德鲁伊传承,同样是感悟天地自然,对于那上卷的根本法领悟最深。  

土地公本身作为神灵,虽识字不多、经义不通。  

但到底钻研多年,再加上本身有为神的经验,抓住一点灵光便精研细琢,所得最精。  

而那虎妖虽蒙昧无知,但却最先得到两卷古卷,研读最久。  

且胆大妄为,得了只鳞片爪就敢修炼,收获最杂。  

集三人之力一同梳理经文,以修炼安全、通俗易懂为根本,力求还原经文奥义。  

经历多番整疏之后,灵青先是将徐市的注释完整的抄录下来,整理成一册,以为正本。  

后又将三人整理的版本同样整理一册,以为副本。  

至于那兽皮古卷上的神文都看不懂,也没办法抄录下来,作为原本,不计其中。  

鉴于这神法神文看不懂,注释也没有为其取名,所以灵青等人打算为它取个名字。  

这卷经文上卷讲的是如何将天地权柄聚于一器。  

天地运行之理可视作天地神机,也可谓之为灵。  

拘天地之神机化作权柄之法,谓之拘灵。  

下卷三法为用,其中以化神法最繁。  

所以灵青和土地公商议之后,为其取名为拘灵化神法。  

由于那虎妖虽然同样参与了经文梳整,但大多参与的是那化神法。  

且凶性未改,所以灵青和土地公并未传它根本拘灵之法,而是允诺当它洗清自身罪孽之后,为它谋个神职。  

到时候或可成就神灵,不用转世投胎,受那轮回之苦。  

至于那兽皮原本,上卷之前土地公已经送给了灵青,现在得到下卷也同样予了灵青。  

所以,这整理好的正副两册经文就留给了土地公。  

至于灵青嘛,他打开自身的面板看了看。  

“拘灵化神法等级:未入门品质:史诗收束掌控山川河岳权柄、熔铸神权于一身之法。  

注:人物拥有法门原本,当人物获得相关语言,解读成功后可将本技能品质晋升为神话。”  

相比于之前,技能已经完整了,只不过其品质已经固定到史诗级了。  

原先在括号内的神话消失了,这是将神文原本剔除的关系。  

这也就意味着就算徐市的注释,也同样没有完整的注解出神文的本义。  

不过灵青并不着急,他手中拥有着神文原本,又马上要去崂山拜师了。  

到时候在崂山上清宫查找一下这种文字。  

就算在这个世界找不到线索,也可以到其他的时光碎片中去找。  

指不定就能到神文通用的时代,学得这种文字呢。  

况且他现在连徐市的注释都没看懂,凭着他们整理的副本只能将其升级到高级。  

再往上升级就需要读懂正本才可以了。  

这一法门虽然相比于德鲁伊传承要显得简略、单薄了一些。  

但其中的立意绝对不输于德鲁伊传承的任何一道。  

甚至灵青猜测,若他能完全解读出神文原本的话,其价值甚至可以比拟整个德鲁伊传承。  

或可超越也说不定。  

当然,这仅仅是他的猜测,相比于现在不解其意的神文,或者尚需钻研苦学的拘灵化神法来说。  

将所有传承心印与心灵的德鲁伊传承对他现在来说,其作用要更大些。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整理自身的情况将其化作面板的能力。  

不仅仅是让他能够更直观的了解自身的信息,更让他有种开挂的感觉。  

这对于平凡惯了的灵青来说,可以使他信心倍增,自信自己不输于人,让自己更加的有变强的动力。  

清晨,灵青理了理衣衫,整理了一下身后的书箱,将腰间多出的虎皮囊系紧。  

握紧手中木杖,向土地公告别道:“能够结识公公,真是三生有幸。  

今日一别,小生欲到那崂山求仙学道。  

若是成了,你我日后自有相见之时,若是不成,小生返回之时再来看望公公。”  

“能够得遇先生也是老朽之幸,盼望先生得偿所愿,拜入仙门。”  

土地公也拱手送道:“先生一路珍重。”  

“公公保重。”  

灵青说完之后,转身迎着朝阳向庙山行去。  

那为祸庙山周遭的虎妖、虎群已然伏诛,就连猛兽也多被虎群吃了个干净,此时山中甚是太平。  

他自然也就不用再绕远路了。  

土地公看着灵青的背影消失在眼前,转身回到土地庙中。  

至于村中百姓他也并不担心。  

等虎妖伏诛的消息传开之后,难舍故土的村民们自会回来的。  

灵青一路向东,翻山越岭、穿林涉水,凭着德鲁伊的能力直线前行。  

阻拦一般人的密林荆棘对他来说完全构不成阻碍,反而还能成为助力。  

到了中午,他在一处山岗前停下,找了个青石坐下。  

从腰间将那虎皮囊解下,从中掏出干粮和清水,就着路上采的野果当做午饭。  

这虎皮囊是土地公利用虎妖的胃囊炼制而成,外面裹了一层普通虎皮。  

那虎妖自从丢了一份古卷之后,就不敢将剩下的那卷随意安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