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副本结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没有信息提示,但灵青自然而然的就明白,当使用这股能量使用森林和地元素法术时,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当一切平复下来后,灵青活动活动了筋骨,适应了一下升级后的感觉。  

虽然属性并没有增加,但他仍旧感觉自己的身体相比之前强壮了不少。  

他心念一动,打开面板:  

“姓名:灵青职业:德鲁伊Lv2  

自然原力:105/105  

生命值:100%  

个人属性:  

力量:10;敏捷:10;体质:10;智力:11;感知:14;魅力:10  

职业经验:1450  

状态:健康技能:  

知识—自然、道教对于某一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  

能够使用医术知识辨别、治疗一些简单的伤痛和疾病。  

配方:却鬼丸、解毒散(精品);麻黄汤、银翘散、白虎汤等(普通)。  

通用技能:  

五禽戏(详情展开↓)  

道门八大神咒—残道士日常功课中用来涤除心中罪孽,卫护心神,请召神明护持,开经演道所用,是学道修道入门必修必会之咒。  

〔净心神咒〕:经常念诵此咒能够祛除杂念,安宁心神,并有保魂护魄的作用。  

等级:普通特性:在感悟道理时获得微量(10%)加成,受到心灵攻击时获得微量(10%)心灵防御加成。  

〔净口神咒〕:经常念诵此咒令口齿喉舌心思之元神,消口中之罪业,涤口中之秽气。  

等级:普通特性:在念咒、吟唱时获得微量(10%)加成。  

〔净身神咒〕:经常念诵此咒能够排三毒,滤浊气,消除身业,拥护身形,保卫道体,使人身体清静。  

等级:普通特性:在学习、修炼肉身类功法时获得微量(10%)加成。  

〔净天地神咒〕:经常念诵此咒能够扫荡厌秽、消除邪气,使所咒之地正气充沛,祛病长生。  

等级:普通特性:消除所咒之地凶邪晦秽之气,汇聚微量(10%)正能量。  

〔金光神咒〕:念诵此咒能够帮助修炼,有驱除魔障,护身辟邪,凝神固魄之效。  

等级:普通特性:修炼功法效果微量(10%)提升,同时肉身防御力获得微量(10%)加成。  

〔玄蕴咒〕:经常念诵此咒能够扶正心念,理解经文中蕴含的玄妙义理。  

等级:普通特性:诵读、学习神秘知识时能够获得微量(10%)灵感加成。  

〔安土地神咒〕:念诵此咒可以通告十方土地,借其之力,防护坛场,并与之结缘。  

等级:普通特性:能够增加当前地方土地微量(10%)亲和力。  

〔祝香神咒〕:念诵此咒可以借香传达真意,感召灵光,得其庇佑,以达妙道。  

等级:普通特性:在以所咒之香举行仪式时,成功率和沟通效果获得微量(10%)加成。  

注:因只有念诵经文之法,尚缺神符、修法和手诀,因此等级无法提升。  

职业技能:  

自然之心、野性认同、元素感知(详情展开↓)  

德鲁伊能以正常速度在带刺植物、茂密树丛或类似的地形中行走,而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注,如果上述地形是由魔法造成以阻碍移动,仍会影响德鲁伊。  

野性变身作为一个德鲁伊,你拥有将野兽的原始能量引导到你的物理形态之中,并化身为一头野兽的能力。  

法术书:自然之书(详情展开↓)”  

猛然刷出来的大片信息让灵青一愣,仔细梳理的一番,发现除了升级时获得的两个职业技能外。  

变化最大的就是在副本内获得的知识—道教、医疗技能和八大神咒了,还有就是升级之后仍旧剩下不少的通用经验了。  

医疗技能暂且不说,治病疗伤只用,估计在使用治疗类的法术时也能够获得一些加成。  

已经完全领悟的八大神咒由于缺少信息无法升级,但却开启了关于道教的知识技能。  

同时对于修炼所需的各个方面的加成倒是挺全面的。  

无论是心性、悟性、身体、环境等,简直是将所有基础修行所涉及的方面都顾及到了。  

一套神咒下来,加持的效果简直比自然之书都要全面。  

不过两者的效果是可以互相叠加的,况且日后当灵青找来更珍贵的材料时还可以将法术书进行升级。  

来来回回的看了几遍,灵青心满意足的散去眼前的面板信息。  

现在文喜道长交代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八大神咒无法提升,而五禽戏的升级也急不得。  

虽然已经获得了野性变身的能力,但由于没有选择野性之道,任何变身都需要灵青对于某种动物有了基础的了解后。  

不断的进行尝试后,才能变身成相应的动物形态。  

比如,想要变身为五禽戏中的虎形,必须要对老虎的生活习性、行动方式等有一定的了解。  

最好能够共同生活一段时间。  

所以这也得需要不少的时间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观察,等完全习得其形态变身后才能继续提升五禽戏的等级。  

接下来灵青每天早晚都会和田勇等人诵经、练武做早晚课,之后交流各自的心得。  

在此期间也会向他们请教一些战斗经验,毕竟他所学的五禽戏更多的是用来提升身体素质的,战斗打法几乎为零。  

其余时间他都在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