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鬼打鬼(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0军带来了二十四门意大利炮。可以编组两个山炮营。  

这样一来,182师就有两个山炮营,183师有一个。总共三个。  

相对于其他国军来说,算是很强的火力了。  

大量的81毫米迫击炮,杀伤力也是很强的。  

唯一的弱点,就是运输能力。  

没有大卡车。  

无法大量运输炮弹。  

只能沿着长江展开。利用船运。  

不知不觉的,张庸走了日寇的路,让日寇无路可走。  

日寇需要沿着长江进攻,利用长江进行后勤补充。恰好,张庸也需要这样做。  

于是…  

双方的军队主力,都沿着长江摆开。  

日寇方面有六个师团。  

国军方面也有六个军。  

一个师团对标一个军。刚刚好。  

“专员!”  

吴克仁来见张庸。  

目前战事比较平稳。日寇按兵不动。  

但是,这都是假象。  

东条英机上台了,肯定会继续进攻的。  

狂热的日寇军国主义战车,在彻底灭亡之前,是会继续疯狂的。  

双方都在养精蓄锐。  

但是日寇的效率明显更高,速度更快。  

单纯是在补充新兵方面,日寇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就补充到位。  

比如说之前的第六师团,伤亡那么惨重,也在一个月之内补充完毕。第五师团、第十师团也是如此。  

第五师团在遭受那么惨重的毁灭性打击以后,才几个月,就能参与进攻广州。可见其回复能力之强。  

而国军…  

效率就差远了。  

新兵补充数量远远不够。  

武器装备的补充更慢。或者根本没得补。  

此消彼长。  

敌我双方差距会越来越大。  

一旦东条英机集中到了足够的力量,就会继续进攻。  

所以…  

短暂的平静,孕育着疯狂的暴风雨啊!  

“吴军长!”  

“在。”  

“棉衣到位没有?”  

“到了八千件。还差两万件。”  

“和汉口联系。那边缝制好,这边立刻接收。”  

“明白。”  

汉口的缝纫机已经踩到冒烟了。但是棉衣供应依然不够。  

这还是在张庸有足够的钱财,足够的资源,足够的人手的情况系。供应能力依然堪忧。  

可想而知,其他的国军,尤其是杂牌部队,供应会有多难。  

指望拥有一套像样的棉衣,不可能。  

很多都是在单衣里面塞点棉花、棉絮之类的就算是棉衣了。  

甚至很多部队连单衣军装都无法提供。  

而日寇方面,则是拥有一年四季的军装。哪怕是基层士兵,棉衣质量也是相当好的。  

现在67军还有很多官兵,穿的是日寇的棉衣,简单改造一下。  

红党需要依靠缴获。有时候,国军也需要缴获。尤其是棉衣、军鞋、雨披等等。  

只能说,真的很难很难。  

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单纯依靠手工,生产能力太差。  

所谓的民国黄金十年,不知道哪个果粉的脸长那么大。  

如果是放在后世,光一个义乌,就能满足几百万军队的轻装用品供应。可能还有多余的。  

而一个唐山的瞒报钢铁产量,足够生产几百万军队的武器装备。  

生产力就是战斗力。这是历史的证明。  

但是光头从来就没有重视过自己生产。  

“报告!”  

有骑兵通讯员赶来。  

送来了第五战区的一份通报。  

是给张庸本人的。  

倒也不是太要紧。  

是关于47师的处置方案。需要张庸签名。  

因为47师可能和姓汪的有牵连,所以,统帅部下令,将其解散。撤销番号。  

拿笔签名。  

撤销番号。挺好的。  

那些滥竽充数的部队,最好都撤销。  

又或者是换上强有力的指挥官。比如说167师什么的。  

之前,那个47师师长孙鼎元,就曾经叛逃过。说明这支部队一直都是有问题的。  

后来调派过去的师长,好像也没什么起色。  

然而,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晚上,又有秘密通报。  

就是这个47师,前线直接投敌了。投奔日寇去了。  

事发第三战区。  

成建制部队整体投敌。算是第一遭。  

“丢脸!”  

“无耻!”  

众人都是纷纷斥责。  

一个师的部队,成建制投敌,确实是开先例了。  

以前可能也有人投降。那都是个别的。但是这一次,47师的影响实在太坏了。  

张庸沉默。  

这才仅仅是开始。  

以后还会有更多国军成建制投降。  

随着姓汪的投降日寇,出面组建汪伪政府,伪军会越来越多。  

波谲云诡。  

大浪淘沙。  

历史的长河浪花翻滚…  

甚至还有人在1945年8月14日投降日寇…  

只能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他张庸是普通人。管不到那么多。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足够。  

守住汉口。  

拖垮日寇。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等到世界格局大改变。  

足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