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督战(3/4)
对方是汤恩伯派来的。
在骑兵的引领下,张庸很快来到20军团指挥部。
军团,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基本和集团军平级吧。在老蒋那里,20军团就是第20集团军。
远远的,张庸就看到了很多的大佬。
其中不少人,都是上过历史教科书插图的。都是抗日英雄。
所有人的领章,都是两颗金色三角星。
没有三颗星的。也没有谁是一颗星的。
只能说,国军的军衔,真的很乱套。中将遍地走。多如牛毛。
反而是他张庸穿着中山装,没有军衔,显得很特殊。加上过分年轻的脸颊,让人经常产生错觉。
“张专员…”
“汤总司令…”
“孙总司令…”
“庞军长…”
“张军长…”
其实,熟人不少。只有孙连仲是陌生人。
一番礼貌而必要的寒暄以后,众人进入会议室。张庸直接坐在了主位。
左边第一位是汤恩伯。右边第一位是孙震。
没啥谦虚的。他张庸是来督战的。不是来谦卑恭让的。
谦卑恭让无法杀死日寇。但是他张庸可以。他还能让日寇谦卑恭让。
安静。
“请张专员训示。”
“训示说不上。但我也不会藏着掖着。”
张庸的开场白,同样简单。
直接拿出一堆的信笺。都是他提前写好的书面命令。
按照各个不同的番号,都写好了。级别最低是军。每个军都有。都是认认真真写的。
“这是我给你们的书面命令。关于撤退的。”
“如果有谁觉得,自己部队伤亡很大,无法继续打下去了,可以拿着我的命令撤退。”
“一切责任,都由我张庸承担。白纸黑字,都是我张庸的责任!”
张庸平静的说着。
站起来。将命令发给每个人。
像是老师给考生发试卷一样。保证每个人都有。
沉默。
没有人说话。
包括汤恩伯在内。都是默默看命令。
命令其实很简单,就那么几十个字。一分钟就能反复琢磨十几遍。
“你们撤退以后,我安排生力军顶上。”
“在兖州那边,还有四个军没有战斗任务,随时可以投入战场。”
“委座给我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内,必须解决临城、峄县战事。”
张庸缓缓的说道。獠牙逐渐露出。
他从来不是善茬。
以前不是。
现在不是。
将来当然也不是。
得罪人的事,他做了无数,不在乎继续做。
收住话头。
目光横扫。
忽然提高语调,声如炸雷,“说白就是一句话!能打的就打!不能打的就滚!我不要废物!”
重重一拍桌子!
你们都是大佬!但是又如何?
三天之内,无法解决战事,那就全部滚蛋!回家吃奶去!
所有人都是正襟危坐。继续沉默。
都是大佬。当然不会轻易的被镇住。但是,他们也已经明白张庸的决心。
这是真正的督战。
让你体面的撤退。
给你选择的机会。
如果你选择撤退,当然没事。
但是,如果你选择留下来,然后又没有进展的话…
那就是自己找死!
“汤恩伯!”
“到!”
“你先表态!撤,还是留!”
“我!”
“我给你三十秒时间考虑。犹豫的话就是撤!腾出战场,我安排生力军顶上!”
“不,我不撤!我打!我继续打!”
“你决定继续打?”
“是。”
“既然决定继续打,那就要签军令状!你负责临城!三天之内,拿不下临城,自己向委座请罪!”
“是!”
汤恩伯如释重负。
他还以为张庸是要当场执行军法呢。
还好,还好,原来是向委座请罪。至少还有一条活路。最多撤职…
等等!
等等!
自己在胡思乱想什么?
张庸都来了,自己还在担心被撤职?真是疯了…
张庸这么会打仗,怎么可能战败?
“我签!”
汤恩伯沉声说道。
张庸点点头。拿出一份军令状。
都准备好了。但是只有一份。就是给汤恩伯的。
在所有部队里面,20军团的战斗力是最强的。必须让汤恩伯下决心硬磕。
为什么优势在我指明他张庸来20军团督战?因为优势在我自己也清楚。战斗的关键就在汤恩伯。
必须让汤恩伯豁出去,才能真正调动其他部队的积极性。
但是,优势在我又不想出面做恶人。于是,只能是他张庸来做。反正他张庸也习惯了。
汤恩伯咬咬牙。拿出钢笔。在军令状上面签名。
张庸随后将军令状收回。
然后沉默。
“没有我们的?”孙连仲忽然问道。
“没有。”张庸回答。
“为什么?”
“我不给你们压力。”
“这…”
其他众人都是面面相觑。
隐约间,都是感觉到了一丝丝特殊的意味。
怎么说呢?看起来,似乎是被张庸“宽待”了。但是,细品,似乎是被张庸鄙视了?
看不起?
觉得他们无法担当大用?
或者说,是觉得他们都会选
在骑兵的引领下,张庸很快来到20军团指挥部。
军团,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基本和集团军平级吧。在老蒋那里,20军团就是第20集团军。
远远的,张庸就看到了很多的大佬。
其中不少人,都是上过历史教科书插图的。都是抗日英雄。
所有人的领章,都是两颗金色三角星。
没有三颗星的。也没有谁是一颗星的。
只能说,国军的军衔,真的很乱套。中将遍地走。多如牛毛。
反而是他张庸穿着中山装,没有军衔,显得很特殊。加上过分年轻的脸颊,让人经常产生错觉。
“张专员…”
“汤总司令…”
“孙总司令…”
“庞军长…”
“张军长…”
其实,熟人不少。只有孙连仲是陌生人。
一番礼貌而必要的寒暄以后,众人进入会议室。张庸直接坐在了主位。
左边第一位是汤恩伯。右边第一位是孙震。
没啥谦虚的。他张庸是来督战的。不是来谦卑恭让的。
谦卑恭让无法杀死日寇。但是他张庸可以。他还能让日寇谦卑恭让。
安静。
“请张专员训示。”
“训示说不上。但我也不会藏着掖着。”
张庸的开场白,同样简单。
直接拿出一堆的信笺。都是他提前写好的书面命令。
按照各个不同的番号,都写好了。级别最低是军。每个军都有。都是认认真真写的。
“这是我给你们的书面命令。关于撤退的。”
“如果有谁觉得,自己部队伤亡很大,无法继续打下去了,可以拿着我的命令撤退。”
“一切责任,都由我张庸承担。白纸黑字,都是我张庸的责任!”
张庸平静的说着。
站起来。将命令发给每个人。
像是老师给考生发试卷一样。保证每个人都有。
沉默。
没有人说话。
包括汤恩伯在内。都是默默看命令。
命令其实很简单,就那么几十个字。一分钟就能反复琢磨十几遍。
“你们撤退以后,我安排生力军顶上。”
“在兖州那边,还有四个军没有战斗任务,随时可以投入战场。”
“委座给我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内,必须解决临城、峄县战事。”
张庸缓缓的说道。獠牙逐渐露出。
他从来不是善茬。
以前不是。
现在不是。
将来当然也不是。
得罪人的事,他做了无数,不在乎继续做。
收住话头。
目光横扫。
忽然提高语调,声如炸雷,“说白就是一句话!能打的就打!不能打的就滚!我不要废物!”
重重一拍桌子!
你们都是大佬!但是又如何?
三天之内,无法解决战事,那就全部滚蛋!回家吃奶去!
所有人都是正襟危坐。继续沉默。
都是大佬。当然不会轻易的被镇住。但是,他们也已经明白张庸的决心。
这是真正的督战。
让你体面的撤退。
给你选择的机会。
如果你选择撤退,当然没事。
但是,如果你选择留下来,然后又没有进展的话…
那就是自己找死!
“汤恩伯!”
“到!”
“你先表态!撤,还是留!”
“我!”
“我给你三十秒时间考虑。犹豫的话就是撤!腾出战场,我安排生力军顶上!”
“不,我不撤!我打!我继续打!”
“你决定继续打?”
“是。”
“既然决定继续打,那就要签军令状!你负责临城!三天之内,拿不下临城,自己向委座请罪!”
“是!”
汤恩伯如释重负。
他还以为张庸是要当场执行军法呢。
还好,还好,原来是向委座请罪。至少还有一条活路。最多撤职…
等等!
等等!
自己在胡思乱想什么?
张庸都来了,自己还在担心被撤职?真是疯了…
张庸这么会打仗,怎么可能战败?
“我签!”
汤恩伯沉声说道。
张庸点点头。拿出一份军令状。
都准备好了。但是只有一份。就是给汤恩伯的。
在所有部队里面,20军团的战斗力是最强的。必须让汤恩伯下决心硬磕。
为什么优势在我指明他张庸来20军团督战?因为优势在我自己也清楚。战斗的关键就在汤恩伯。
必须让汤恩伯豁出去,才能真正调动其他部队的积极性。
但是,优势在我又不想出面做恶人。于是,只能是他张庸来做。反正他张庸也习惯了。
汤恩伯咬咬牙。拿出钢笔。在军令状上面签名。
张庸随后将军令状收回。
然后沉默。
“没有我们的?”孙连仲忽然问道。
“没有。”张庸回答。
“为什么?”
“我不给你们压力。”
“这…”
其他众人都是面面相觑。
隐约间,都是感觉到了一丝丝特殊的意味。
怎么说呢?看起来,似乎是被张庸“宽待”了。但是,细品,似乎是被张庸鄙视了?
看不起?
觉得他们无法担当大用?
或者说,是觉得他们都会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